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初治宫颈癌及10例复发宫颈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分析P-gp、GST-π、Topo-Ⅱ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P-gp、GST-π、Topo-Ⅱ在正常宫颈、CIN、初治宫颈癌及复发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弱顺序依次为:复发宫颈癌〉初治宫颈癌〉CIN〉正常宫颈。②宫颈癌组织中存在3种耐药蛋白的共表达,P-gp与、GST-π、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GST-π与Topo-Ⅱ的表达无显著性相关(P〉0.05)。P-gp、GST-π与初治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TopoⅡ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鳞癌(P〈0.05)。④P-gp、GST-π、Topo-Ⅱ低表达者3年生存率优于高表达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II低表达者与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GST-π、Topo-Ⅱ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P-gp、GST-π、Topo-Ⅱ表达强度的增加不仅可为宫颈癌化疗用药提供参考,而且可作为宫颈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po—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NHL组织Topo—Ⅱ的表达,并将患者化疗后的疗效和生存资料与Topo—Ⅱ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po-Ⅱ在NHL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1.5%(32/52);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P〉0,05)。Topo—Ⅱ在高度恶性NHL中的表达为77.4%(24/31),在低度恶性NHL中的表达为38.1%(8/21),两者相比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po—Ⅱ在Ⅰ、Ⅱ期组与Ⅲ、Ⅲ期组的表达率分别为44.5%(13/29),82.6%(19/2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po-Ⅱ表达阴性组和表达阳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和44%,将两者生存曲线相比,Topo—Ⅱ表达阳性组具有较短的生存时间,P=0.05。结论:Topo-Ⅱ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和分期密切相关,分期晚者Topo-Ⅱ高表达。Topo—Ⅱ表达阳性者预后差。Topo—Ⅱ可作为判断NHL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3.
孙亚男  刘鸣  金德均  肖玉丽 《肿瘤》2008,28(1):40-43
目的:探讨TFPI-2基因的表达与声门上喉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PI-2在声门上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声门上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FPI-2在声门上喉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TFPI-2 mRNA和蛋白表达随声门上喉癌的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临床Ⅲ-Ⅳ期的表达低于临床Ⅰ-Ⅱ期(P〈0.05)。TFPI-2蛋白染色强度随声门上喉癌的侵袭程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降低(P〈0.05)。TFPI-2蛋白表达阴性组声门上喉癌患者较阳性组者预后差(P〈0.05)。结论:TFPI-2表达下调可能与声门上喉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声门上喉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72例NSCLC中Ezr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中Ezrin蛋白的表达率为61.1%(44/72),Ezrin高表达与患者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肿瘤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病理分级和吸烟等无明显相关。生存分析显示Ezrin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Ezrin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Ezrin表达可能与NSCLC转移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PTEN 表达与胃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中  王朝晖  李玲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2):2137-213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和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PTEN和MMP-2蛋白表达,并对随访的33例胃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选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缺失率为21.98%,其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负相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EN蛋白表达缺失的患者生存的相对危险度是PTEN表达阳性的0.273倍(P〈0.05);MMP-2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68.75%,其高表达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另外,根治手术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非根治术患者生存的相对危险度是根治术患者的1.104倍(P〈0.05)。结论:PTEN蛋白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TEN蛋白表达缺失的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和γ-连环素(γ-catenin,γ-ca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观察43例NSCLC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E-cad和γ-ca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43例NSCLC中,E-cad和γ-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8.1%和67.4%,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IU期组E-cad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TNMI、Ⅱ期组(P〈0.01);腺癌组织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γ-cat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cad和γ-cat异常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少于正常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16vs35个月,P〈0.01;20vs32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cad表达情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E-cad表达情况与γ-cat表达情况显著相关(r=0.416,P=0.007)。联合分析E-cad、γ-cat发现,E-cad和γ-cat两种蛋白均正常表达组与只有E-cad或γ-cat-种蛋白正常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P〈0.01)、生存期较长(中位生存时间,45vs20个月,P〈0.01)。结论:E-cad和γ-cat蛋白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联合检测两种蛋白有助于提高判断NSCL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分析的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中枢神经系统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结合多种临床因素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星形细胞瘤Topo-Ⅱα、Ki-67和PCNA的表达,并对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Topo-Ⅱα、Ki-67和PC-NA的表达阳性率在低度恶性组中为28.5%、21.4%和28.5%;在高度恶性组中为100%、100%和88.8%,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opo-Ⅱα组Χ^2=23.87,P〈0.01,Ki-67组Χ^2=18.16,P〈0.01,PCNA组Χ^2=13.41,P〈0.01);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恶性程度、肿瘤切除范围、KPS、肿瘤Topo-Ⅱα和PCNA对2年生存率有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术前患者KPS及Topo-Ⅱα的高表达是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Topo-Ⅱα、Ki-67和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相关,肿瘤的恶性程度、术前患者KPS及Topo-Ⅱα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可作为判断与预测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成为胃癌预后指标和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具有随访资料的103例胃癌标本中EGFR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0103例胃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2.7%(44/103),在胃正常组织中无表达;②EGFR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③EGFR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5.2个月,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OEGFR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②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为IMC—C225、ZD1839、OSI-774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胃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黎联  梅同华  周向东  张新高 《癌症》2009,28(1):76-81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本实验通过检测MMP-26蛋白在浸润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浸润前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6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2例NSCLC、14例非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26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6蛋白高表达率在正常肺组织中为0(0/10),在非典型增生巾为14.3%(2/14),在NSCLC中为59.7%(43/72)。MMP-2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高于在非典型增生及正常肺组织中(P〈0.01),在非典型增生中高于正常肺组织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6蛋白表达与NSCLC分期(P〈0.05)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分化无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MP-26表达和临床分期是有意义的NSCLC预后指标(P〈0.05)。MMP-26蛋白高表达的NSCL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log-rank=19.34、23.2,P〈0.001、0.001)。结论:MMP-26蛋白高表达与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NSCLC进展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GST-π、Topo-Ⅱ及CerbB-2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上述指标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与胃癌的Lauren的分型、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Topo-Ⅱ与肿瘤的Lauren分型关系密切(P〈0.05),与肿瘤的分化、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erbB-2、ki-67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而与胃癌的Lauren的分型、病理分级和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Topo-Ⅱ和GST-π以及检测CerbB-2、ki-67对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IF-1α、VEGF和pVHL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CCRCC中HIF-lα、VEGF和pVHL3种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2例获得随访,5年内共有12例死亡。HIF-1α和VEGF在55例CCR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100.0%,OT;RT4期组强表达率(72.7%、54.5%)显著高于pTl/pT2期组(29.5%、20.5%)(P〈0.05);高级别组(75.0%、41.7%)显著高于低级别组(27.9%、23.3%)(P〈0.05);两者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中位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O.05),且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P〈0.05)。pVHL阳性表达率为52.7%(29/5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lα均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HIF.10t和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共同强表达预示生存时间短,对临床早期十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c-erbB-2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7%,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组织学分级的比较中,高分化患者阳性率低,中低分化患者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低分化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8.6%,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c-erbB-2表达与nm23表达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表达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13.
肺神经内分泌癌FHIT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二步法非生物素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0例肺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质;并与组织学类型(P=0.006)、临床分期(P=0.003)、性别(P=0.031)、肿瘤大小(P=0.010)、淋巴结转移(P=0.000)以及预后(P=0.000)相关{与患者年龄(P=0.408)、大体类型无关,P=0.528;FHIT表达为肺神经内分泌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00。结论:FHIT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分子指标检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张洪珍  祝淑钗  段昕波  段哲萍  刘斌 《肿瘤》2007,27(2):139-141,15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IF-1α、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72%,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1=0.623,P〈0.001)。HIF-1α、survivin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表达均与病理类型、病变长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HIF-1α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放疗后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8%、10个月和81.3%、25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2%、6.0%、2.9%和81.3%、54.2%、7.9%,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曲线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IF—1α、survivin蛋白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HIF-1α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放射抗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VEGF—D)及其受体Flt-4(fms—like tyrosine kinase-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32例癌旁胰腺组织及13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D及Flt-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D及Flt-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P〈0.05)并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P〈0.05),胰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D及Flt-4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P〈0.05),VEGF-D阳性组和Flt-4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2、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VEGF-D及Flt-4可促进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并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ESCC)中p53和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已行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中p53和HER-2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p53及HER-2两者的相关性,及两者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比较p53和HER-2的表达水平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例ESCC组织中56例癌组织的p53表达阳性(54.90%)。其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长度、部位、临床TNM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呈现相关性(P〉0.05);22例患者癌组织HER-2表达阳性(21.57%),其阳性与组织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及临床TNM分期未见有相关性(P〉0.05)。HER-2与p53两者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343,P=0.01)。通过随访,HER-2表达阳性组生存时间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前者生存时间较后者短(37.37±1.75个月VS44.71±1.37个月,P〈0.05);p5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40.37±0.76个月VS44.11±1.15个月,P〉0.05)。结论:p53与HER-2蛋白在ESCC中均过表达,HER-2蛋白过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p53过表达与预后无相关性,两者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原发癌和配对淋巴结转移癌以及116例乳腺原发癌的FNmRNA表达量,比较30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的FNmRNA表达量,分析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淋巴结转移癌FNmRNA表达量低于原发癌(P〈0.05)。肿瘤〉5cm的FNmRNA表达量低于肿瘤≤5cm(P〈0.05),临床期的FNmRNA表达量低于Ⅰ期和Ⅱ期(P〈0.05),淋巴结4枚以上阳性FNmRNA表达量低于1~3枚阳性(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FNmRNA表达量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FNmRNA表达量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CA153表达无关:结论:FNmRNA表达量在临床早期及淋巴结转移早期上调.随着肿瘤的进展表达量下调。FN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中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 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56/72)、76.6%(95/124),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714,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XCR4的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CXCR4蛋白阳性表达纽的预后显著差于CXCR4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CXCR4阳性表达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侵袭转移潜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CXCR4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mRNA(CK-19mRNA)的表达与手术、化疗、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K-19mRNA的含量。选择20例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做为对照。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出CK-19mRNA。术前乳腺癌组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为30.0%(18/6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内及术后化疗1周期后CK-19mRNA阳性率分别降至25.0%(15/60)和13.3%(8/60)。Ⅲ期乳腺癌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Ⅱ期(P〈0.05),CK-19mRNA的表达与激素受体、HER2表达无关(P〉0.05)。有神经及脉管受侵或淋巴结转移者CK-19mRN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与无神经及脉管受侵或淋巴结转移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K-19mRNA的表达与神经及脉管受侵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无关。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微转移检出率将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量与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SCC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的蛋白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上皮钙粘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分级(P=0.024),浸润类型(P=0.009)。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3)及患者的生存年限(P=0.0146)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表达越低,病理分级越高,浸润类型越复杂,出现淋巴结转移同时患者生存时间越短。但是,上皮钙粘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分化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皮钙粘蛋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一种极其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和可靠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