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9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PDRS I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有效的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由糖尿病糖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代谢、神经化学、形态学、电生理及行为学等方面的改变,表现为推理能力缺失、记忆减退、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症状。本文主要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探索中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调控作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丰富与发展中药配伍理论,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1.25亿人的年龄在80岁以上。到2050年时,仅中国便将有几乎1.2亿80岁以上人口,而世界范围内这一年龄组的人数将达到4.34亿。人们寿命不断延长,不仅能给老年人及其家庭,而且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机会。寿命年数增加使得有机会从事新的活动,但同时也存在着并发慢性阻塞  相似文献   

4.
大黄改善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知功能减退作为临床症状,主要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和阿尔兹海默病(AD)范畴。中医对痴呆的病机认识,认为“脑消髓减”为疾病基础,“痰瘀阻络”为标,近年更发展痴呆的“毒损脑络”的病机。大黄具有“以通为补”的作用,并能通腑降浊、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能针对痴呆“脑消髓减、痰瘀阻络、毒损脑络”的病机,可以很好的运用于认知功能的改善。近年对大黄成分的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抗氧化作用较为突出,具有抗衰老作用,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同时,对大黄“荡涤肠胃”的作用研究显示,确有“推陈致新”的作用,减少体内肠源性内毒素的集聚,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认知功能是指人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即意识内容。而认知功能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或过渡状态,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可有其他认知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认知康复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任选8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认知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ADL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的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以及完成分类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的自发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AB的自发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AB的自发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认知功能锻炼。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0、30 d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认知功能锻炼对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电针疗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予原基础疾病的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药片口服治疗,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70.00%(35/50),优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头针组MMSE评分、HDS-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头针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针结合实时认知功能训练对A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对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刺前后SC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筛查196例SCD患者,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每组各36例,针刺组采用“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百会与神庭连接1对电极(2/100 Hz,1~5 mA),其余穴位手针治疗,20 min/次,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2周;假针组采用非穴位的非穿透性治疗,治疗时间和疗程同针刺组。采用综合Z分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主观认知下降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量表和功能活动问卷评价SCD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法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最终每组完成2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与假针组比较,治疗12周后,针刺组的综合Z分数和MOCA评分显著提高(P=0.045,P=0.007)。针刺治疗后变形菌门(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克雷伯氏菌)丰度降低(P<0.05),拟杆菌门(拟杆菌)和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UCG-014)丰度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罗氏菌属与综合Z分数和MOCA评分成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将评分≤2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认知康复护理,观察组予制定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护理以及手指操训练3个月,在15 d、1月、2月、3月分别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oCA得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等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语言、命名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对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认知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时间空间定向训练等,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国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必将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影响。因此,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向健康老龄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维持老年人有良好认知功能是促进其向健康老龄化发展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的改变被认为是自然发生的正常  相似文献   

14.
多动症儿童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动症儿童认知功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儿童的智商,采用颜文伟研制的“注意力检查仪”测试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对130名多动症儿童及130名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多动症组主要是父母学历低,教养不当,父亲内向性格多,剖腹产多,产科并发症多,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多,而正常组则较少。2.多动症儿童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3.注意力≥20分有87名(70%),表明肯定有注意缺陷。4.不同性别,走路早晚,不同分娩方式对儿童智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多动症儿童注意时间短暂,缺乏坚持性,容易受外界干扰,容易多动和冲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帕金森病合轻度认知功能损害(PD-MCI)患者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对帕金森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70例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治疗组35例在美多巴基础治疗上给予为期12周的天麻素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III)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测评,观察总分和各单个领域得分的变化。结果天麻素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明显改善(P<0.01),尤其在视空间与执行、语言流畅及延迟记忆等方面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UPDRSIII均有改善,但是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天麻素改善PD-MCI是有效和安全的,对运动功能影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从《黄帝内经》气、精、神学说,形神合一,五神脏理论出发,阐述认知功能以脏腑为用即认知功能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从阳气养神的认识、督为阳脉之海的调节作用等角度,论述督脉通过调节机体的阳气成为脏腑生理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枢纽;基于以上进一步提出,以"脏腑为用、督脉为枢"为初步思路来构建中医认知功能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1]。任何直接或间接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慢性损伤的因素均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认知障碍。多巴胺、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程度越高认知障碍程度越高[2],脑组织蛋白质异常聚集、异常修饰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霍奇金病等脑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疾病,能量耗竭、酸中毒、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毒性等也会引起慢性脑缺血性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可通过减少对脑血液的供应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开发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中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亦成为植物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不少进展。笔者以“认知功能”、“学习记忆”和“中药”或“植物药”为关键词组合,在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2000-2012年)进行检索,综合分析后,共获得相关文献258篇,在分析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中药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认知功能是机体认识及获取知识、对其进行学习记忆加工的过程。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较好模拟人类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是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和治疗作用的关键。故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可重复、死亡率低、评价指标简便的动物模型意义显著。本文就常用VCI动物模型建造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选择简便有效的动物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收集所有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并对纳入的研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7个研究共36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SCI患者的MMSE评分(MD)=5.42,95%CI=(3.16,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MD)=11.17,95%CI=(4.40,1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灸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针灸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针灸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共同治疗加用尼膜同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MMSE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评估时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尼膜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