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吴洲 《淮海医药》2013,31(4):346-347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剂在减轻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70例(7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35眼),选用0.1%普拉洛芬滴眼剂点眼;对照组35例(35眼),选用0.1%氟米龙滴眼剂点眼。观察指标为眼部疼痛、充血、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结果观察组在减眼球钝挫伤后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方面等同于对照组。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一样能显著减轻眼球钝挫伤后眼前段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31眼)。观察组患者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对照组患者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 d后眼压和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变化,以及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综合症状以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后患者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安全、有效,可降低激素性高眼压的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京霞  邹秀兰  张楚  许炜 《中国药房》2015,(8):1103-1104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Ⅳ期的48例(80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分别给予普拉洛芬(A组40眼)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B组40眼)点术眼,术后3、7、14、28 d分别从自觉症状、干眼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A组患者于用药后3 d干眼症状开始好转,于用药后7 d干眼症状改善最为明显;B组患者干眼症状没有明显改善,部分干眼症状加重。结论:普拉洛芬不仅能很好的控制激光光凝带来的炎性反应,更能有效的缓解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4.
赵玉秋 《海峡药学》2016,(2):213-214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痛苦,分析和探讨术后炎症患者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的治疗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253例(279只眼)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治疗上采取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同时给予氟米龙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病者治疗后视力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症状总积分更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眼血-房水的损害,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和典必殊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炎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120例(156眼),将病例随机分入二组:术后普拉洛芬滴眼液和典必殊滴眼液联合用药组(A组)、术后单独滴用典必殊滴眼液组(B组)。手术方法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第1、3、7、14、30、90天观察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分;并观察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120眼)完成研究。术后3月矫正视力:试验组A组50例60眼:〈0.1者1只眼;0.1~0.4者8只眼;0.5以上者51只眼。对照组B组50例60眼:〈0.1者2只眼;0.1~0.4者9只眼;0.5以上者49只眼。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分术后各期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房水闪光术后3、7d内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房水闪光值低,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试验组A组眼压在术前、术后14d眼压15.1±3.1(9.0~21.0)mmHg和术后30d眼压13.4±3.0(7.0~20.2)mmH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任何1例眼压超过正常值。对照组B组在术前和术后14d眼压14.2±3.5(8.1~20.7)mmH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前和术后30d眼压18.1±5.7(12.6~23.5)mmHg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2例眼压超过正常值。结论术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和典必殊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的治疗效果较佳,是安全有效的,且不易发生高眼压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炎症治疗中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00例(384眼)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93眼)和对照组(191眼),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研究组予以典必殊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部症状积分、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视力、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中的应用效果,为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70例(196只眼)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5例(98只眼)。观察组在术后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期的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前房闪辉值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周的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4周的前房闪辉值、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聚乙二醇联合普拉洛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4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泪膜厚度、泪液分泌试验(St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炎症指标、国际标准眼表疾病指数(OSDI)、负性情绪和泪液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5.0%vs 75.0%,P> 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泪膜厚度、Stt、BUT高于对照组,FL、炎症指标、OSDI评分与负性情绪评分、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联合疗法有利于改善这些患者泪膜稳定性与眼液基础分泌量,促进其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常玉娇 《北方药学》2018,(6):122-123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炎症与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炎症现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患者,分别有54例、52例,共106例.按照1:1比例,将10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普拉洛芬滴眼液,n=53)与对照组(欧可芬滴眼液,n=53).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4d,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术后炎症与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治疗中,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唐溢文 《中国处方药》2023,(12):136-139
目的 探究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期间门诊诊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CF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28例/30例,93.33%)高于对照组(24例/30例,80.00%)(P <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BUT提升,CFS评分下降,且试验组的BUT高于对照组,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畏光、流泪、眼痒、异物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用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有利于维持其泪膜的稳定,改善患者眼部症状,且治疗后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4种糖皮质滴眼液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4种糖皮质滴眼液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95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分为A(复方新霉素多粘菌素滴眼液)、B(氟米龙滴眼液)、C(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组,4组患者都使用相同剂量的同种散瞳药与抗生素滴眼液作为辅助用药,各组结果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在平均疗程内,A、B、C、D组成本分别为42.10、45.40、73.80、80.00元;有效率分别为93.1%、94.0%、96.8%、90.6%;在有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下调各组药品成本价格10%,对最终结果无影响;B、C、D组药品价格需要分别下调6.83%、40.96%、49.04%,方可获得与A组相同的成本-效果比。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A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72.5%,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7.6±0.7)d短于对照组的(10.2±1.2)d,治疗费用(529.8±20.5)元高于对照组的(371.1±11.3)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相比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但治疗费用较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高,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济性,为临床提供有效、安全、经济的干眼症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的124例中、重度干眼症病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治疗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局部点眼治疗的同时,加以雾化治疗。以愈显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运用成本-效果法对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病例各62例。两组愈显率分别为56.45%、95.16%,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可得,以对照组为基准,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29,治疗组每获得1%总有效率,需多支付7.29元,远低于意愿支付阈值(两种治疗方案平均总成本为276.83元),提示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性更佳。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的成本效果相对于药品价格及治疗费用波动稳定。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雾化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20例干眼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0例,观察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泪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等指标差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充血评分、FL、BUT、SI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治疗2周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好。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老年长期干眼症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干眼症住院患者分为玻璃酸钠滴眼液( A组)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B组),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后,A、B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833.62元、799.6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33.62、888.44。结论:患者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治疗效果上及成本-效果比上均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临床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6.
张紫萍  邓英光  周枫 《中国药房》2014,(48):4591-4593
目的:比较氟康唑注射液和氟康唑滴眼液外用滴耳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成本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或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27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氟康唑注射液组88例,氟康唑滴眼液组190例,统计两组疗效及费用,并运用最小成本法进行分析。结果:氟康唑注射液组有效率为98.8%,氟康唑滴眼液组有效率为9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氟康唑注射液组治疗费用为(254.76±16.23)元,氟康唑滴眼液组治疗费用为(65.56±27.1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均较好,从经济学角度看,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成本较小,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口服液对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2015年2~12月门诊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共84例,双眼均患病者纳入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联合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总疗程为两周,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口服液联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高战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59+61-59,6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196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98眼),对照组69例(98眼),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组加用氟米龙滴眼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3%、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治愈率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依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通过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制备和临床疗效观察,评价其生产的可行性与确切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外眼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托百士滴眼液作为阳性药物进行对照试验,参照 Gwon观察项目和计分的得分形式给予评价。结果: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托百士滴眼液总有效率为92.7%和94.4%,相互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妥布霉素滴眼液制备工艺简单,疗效确切,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