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艳 《大家健康》2016,(6):103-104
目的:探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服血府逐瘀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血瘀逐瘀汤中药汤剂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结果:从中医症状积分上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瘀逐瘀汤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证候效果较单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对照组15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I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龙附牵正汤能显著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治疗组(针刺加中药贴敷法)、对照组(针刺法)各40例,每日治疗1次,7次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贴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克服针刺力单效低的缺点,又避免药物口服的毒副作用,更好地促进韧带修复。  相似文献   

5.
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2009年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抽取其中42例为治疗组,其余3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比单纯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0%,对照组愈显率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先矫形后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仪照射加闪罐法(TDP)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6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仪照射加闪罐法;对照组采用针刺后臀肌肌肉注射维生素B1(0.1g)、B12(0.5mg)注射混合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为76.5%,总效率94.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仪照射加闪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针刺加臀肌肌肉注射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并配合针刺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70例门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并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治疗;对照组选安宫黄体酮片口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结论:针药并用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乌骨通胶囊配合中药薰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给予金乌骨通胶囊配合中药薰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治愈率(65.1%)及总有效率(98.1%)均大于对照组(治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乌骨通胶囊配合中药薰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双氯芬酸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玉真散加味配合针刺面部穴位先后顺序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陈述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予以玉真散加味煎服,配合面部穴位有序针刺部位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牵正散,配合面部随机穴位针刺,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1.8%;95.9%,对照组分别为30.0%;65.0%,两组对照差异性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玉真散配合穴位有顺序针刺治疗面炎疗效满意,值得椎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针加中药、电针和辨证应用中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组及中药组,各40例,各组患者均辨证分型分为风寒袭络、风热灼络、风痰阻络、瘀血阻络4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电针组只用电针治疗;中药组只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电针组、中药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P〈0.005),治疗组与中药组比较(P〈0.001),电针组与中药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单纯用电针或中药治疗,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组,提示电针加中药治疗面神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中药正颜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7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正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 4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7. 50%,P 0. 05;治疗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正颜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面神经麻痹评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计麦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328-332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地仓、合谷等穴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本病7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陶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38-1640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经验穴、阿是穴、手三里穴、一间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即时止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即时止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的即时显效率73.3%,优于对照组的51.1%(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合局部取穴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有较好的即时止痛效果,且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颈夹脊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彭馨谊  蹇文渊 《西部医学》2011,23(7):1289-129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7%;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火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牵引点按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牵引点按法为主配合针刺、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2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点按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0~2003年面神经炎60例为治疗组,并随机抽取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西药、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组46.7%(P<0.05).结论西药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面神经炎优于西药加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贺新铭 《中外医疗》2011,30(32):110-110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经筋刺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8%,对照组愈显率为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刘军 《中外医疗》2010,29(11):132-132,134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8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配合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口服加静点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经分析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按摩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