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迟发性运动障碍 (TD)是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的一种锥体外系副反应 ,以面部或肢体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点 ,睡眠时可消失 ,情绪紧张、激动时加重。笔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自 1 995年~ 1 999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缓解期患者 2 8例 ,全部病例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均在 4分以上 ,并排除其他器质性运动障碍。其中 45岁以下者 1 1例 ,45岁以上者 1 7例 ;男 1 6例 ,女 1 2例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1年~ 1 5年 ,TD出现时间 3个月~ 3年 ;口、舌、颊三处不自主运动者 2 …  相似文献   

2.
香砂六君子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流涎副作用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采用香砂六君子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流涎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人组标准:135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106例,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26例,其他精神病3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氯氮平、利醅酮、奋乃静、氟哌啶醇等,  相似文献   

3.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锥体外系副反应,药物治疗效果差。本文报告使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运动障碍 ( TD)是精神科病人长期服用经典类抗精神病药物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一种。其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 ( 0 .5 %~ 40 % ) [1] ,我院统计发生率为 1 .5 %。目前在国内外这一不良反应无特效方法治疗 ,我们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 8例 ,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全部为门诊病人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5 4岁 ,平均 37.2岁 ;病程 3~ 5 0个月 ,平均1 9.8个月。诊断符合精神病学的症状标准。2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确诊为迟发性运动障碍 ( TD)的病人 ,根据精神症状征求家属的…  相似文献   

5.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国 《中国针灸》2006,26(9):666-666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锥体外系副反应,药物治疗效果差。笔者应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该病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状况。方法:对40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一般资料、主要症状群、诊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起效时间、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均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陈建冲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04-1004
迟发性运动障碍 (TD)在精神科临床并非少见 ,它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一种持久而特殊的锥体外系综合征 ,其患病率为 9%~ 4 0 % [1 ] 。关于TD的治疗比较困难 ,以往曾有应用维生素E、多巴胺拮抗剂、GABA能药、拟胆碱能药等药物治疗的报道 ,但疗效都不肯定。笔者运用中药滋肾补肝熄风汤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均系我院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 ,符合DSM -Ⅲ -R诊断TD的有关标准 ,且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 (AIMS1- 7项 )在 2分以上 ,TD病程 >3月 ,排除原发性巴金森氏综合…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与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的迟发性锥体束外神经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机理尚不清楚。南非醉茄Withania somnifera Dunal(WS)在印度阿育吠陀医疗体系中用于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治疗神经变性类疾病。作者研究了该植物主要活性成分糖醉茄内酯类化合物(WSG)对氟哌啶醇诱导的 TD 动物模型的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生新汤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方法: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50例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同时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用益气活血生新汤治疗。结果:痊愈24例,占48%;显效14例,占28%;有效7例,占14%;无效5例,占10%。结论:益气活血生新汤旨在益气活血,祛瘀生新,通畅血脉,从而改善脑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使筋脉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解除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细胞的某些不良亲和力,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功能相对增高的趋势,从而达到治疗TD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焦黎明 《国医论坛》2012,27(4):19-19
闭经泌乳综合征是指停止哺乳后半年,仍长期持续溢乳,并伴有闭经;或非妊娠却见到乳房分泌乳汁样液体,并有闭经的一种妇科疾患.抗精神病药物是该病的常见病因,笔者自2000年5月-2010年5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泌乳综合征38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