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图书邮购     
《中医杂志》2014,(2):132
正●《李时珍医学全书》包括《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4种。现集成一册点校,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出版。每册192.00元。●《黄元御医学全书》清代黄元御撰,包括《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11种医著,均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著录者。以上11种黄氏医籍均予全书点校,简体横排印刷。每册103.00元。  相似文献   

2.
黄氏《玉楸药解》八卷,载药291种,论药多抒已见,其特点为:①贵阳贱阴,注重肝脾;②熟知药性,巧用剂型;③批判庸工,痛贬时弊。文章还指出了黄氏厚古非今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3.
图书邮购     
正《李时珍医学全书》包括《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4种。现集成一册点校,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出版。每册192.00元。●《黄元御医学全书》清代黄元御撰,包括《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四圣悬枢》《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11种医著,均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著录者。以上11种黄氏医籍均予全书点校,简体横排印刷。每册103.00元。  相似文献   

4.
全蝎辛、平,能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开宝本草》记载“疗诸风瘾疹”。《玉楸药解》记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辨证方加全蝎粉内服治疗皮肤疾病,收效甚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年代为纲,论述了《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文献述要及各种版本考究。周永年本未见,仍待搜求。书载之乾隆本均系讹传;作者搜求到的乾隆本,以《金匮悬解》申本、《伤寒说意》毕本最为珍善。道光本,张琦刊刻的《素灵微蕴》、《长沙药解》宛邻本;赵克宣、赵克宜昆仲校刻张琦《四圣心源》宛邻本之赵本堪称良善。咸丰本,有徐受衡刻于闽的《黄氏医书八种》,以其中《四圣悬枢》、《玉楸药解》、《伤寒悬解》最为精善。同治本,晚出之《黄氏医书三种》冯承熙刻本,《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最为精善。  相似文献   

6.
清、黄元御、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卒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尊歧伯、黄帝、越人、仲景为四圣。一生致力于经典著作的研究,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著《素灵微蕴》、《四圣悬枢》、《四圣心源》、《伤寒说意》、《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等书。“灵思妙悟,离披纷来,幽理之言,络绛奔会”,发素灵之微蕴,扶仲景之隐粵,见解独特,成一家之言,颇为后人所重。黄氏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  相似文献   

7.
黄元御乃清乾隆时期一代名医,声望颇隆,然后世对其争议亦颇多。史载文献未见其临证医案,仅在《素灵微蕴》卷三、卷四中有16则病案解,其行文类似医话,以《黄帝内经》之理谈病症分析与治疗,而疏于方药的记载。本文以书中两则病案为例,对其所涉的中气升降学说、病因辨证、治法机理、方药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引黄氏《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等书内容对医案中所涉药物分析为证,尽量更多展示黄元御临床医学思想,并尝试还原其中一则医案略去的方药并探讨。  相似文献   

8.
百家园     
重新认识肉桂“发汗解肌”作用由于《伤寒论》桂枝汤有“发汗”、“解肌”之功,且以桂枝为君并名方,故桂枝的发汗解肌作用,已为历代医家公允。但据考证,仲景方中所用的“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或粗枝之皮,即今之肉桂。因此,如果说《伤寒论》所用“桂枝”能够发汗解肌,那么现在所用的中药肉桂亦同具此功。鉴于这种观点与目前教科书的内容出入较大,故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肉桂发汗解肌之功由来己久。笔者曾考证,唐以前本草记载的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干或粗  相似文献   

9.
清代医家黄元御,善用浮萍为主药,治疗温病、瘟疫、麻疹,创立组方达十三方之多。黄氏《玉楸药解》指出:“浮萍,味辛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发表出汗,泄湿清风。”又说:“浮萍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瘾疹……消肌肤肿胀,止吐衄,长须发,洵善品也。”本文仅就其运用浮萍经验,作如下探讨。黄氏认为,“外感之邪,秋冬伤寒,春夏病温”,二者都属于时令性感冒。对于流行于春夏的温病,本  相似文献   

10.
苍术气味芳香,善行而不守,故有行气解郁之功。由于平胃散的广泛应用,苍术燥湿之功大著于世,而行气解郁之效即被疏忽。其实,历代医家早已认识到苍术有良好的行气解郁的作用,如《玉楸药解》曰:“苍术走而不守……泄水开郁,苍术独长”,《本草正义》谓:“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朱丹溪亦指出苍术“能总解诸郁”。郁证五脏皆有,但以肝郁多见,故笔者认为苍术不仅入脾胃经,而且还归肝经,既可燥湿醒脾,亦能行气解郁,随证配伍,则  相似文献   

11.
黄元御一生博学,治学讲究溯本求源,临证重视中气理论、扶阳抑阴,深明运气学说,用药有独到见解。黄氏著述,主论明确,阐释透彻,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尊古崇圣之特色至为鲜明,援经据典若符节之合,成为历代学家系统全面诠释四部经典第一人。黄氏重视中气理论的重要作用和《内经》"天人合一"的观点,以其独特的视角,阐析运气与人体发病的关系。黄元御明运气之理,以天人相应观,立法立方,切合临床。黄氏临证,尊经据典,结合实践,屡有创新。处方用药多尊仲景,做《长沙药解》四卷,取《伤寒》、《金匮》所载药物162种,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质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此药之方,是方论证,以印证其功用。黄元御治内伤杂病,首在调理脾胃,顾护中气,升清降浊,顾护四维。黄氏认为,瘟疫、温病同属热病,治疗绝不能同于伤寒。宗经典,创新方是黄元御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对于仲景未用之药,黄元御做《玉楸药解》,除个别药物引录《本经》之论及前人论述外,均系黄氏之心得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通报》2011,(4):14+36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七月七日是七夕,七夕佳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许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深深地浸润了祖国的中医药文化。配方治病防病七夕佳节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配方,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玉楸药解》谓其"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应的病机学说和证治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圣济总录》中胸痹心痛相关方剂,对搜集到的方剂和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核心药对、高频药别和高频药别组合。结果共收录方剂242首。《圣济总录》胸痹心痛方剂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肉桂、当归、干姜、甘草、木香、陈皮等;最常用的药对有肉桂-干姜、肉桂-当归、肉桂-人参、甘草-干姜、肉桂-甘草等;药别里出现频率前5位的有温阳药、理气药、补气药、补血药和活血化瘀药;主要的3组药别组合是温阳药-理气药、温阳药-补气药、温阳药-补血药。结论《圣济总录》中"阳微阴弦"是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其属本虚标实之证,治法强调标本兼治,以温阳通脉、疏通气机和补益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含肉桂成方制剂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和Excel(2010)软件,筛选含肉桂的成方制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含肉桂方剂的主治疾病、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组方配伍等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结果 筛选出含肉桂的方剂391首,涉及中药675味,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依次为肉桂、当归、甘草、地黄、茯苓;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组合依次为当归-肉桂、甘草-肉桂、肉桂-地黄、茯苓-肉桂、肉桂-木香。肉桂在不同药对中功效发挥方向不同,在不同疾病中使用规律各异。结论 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及《中国药典》中含肉桂的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之功效,肉桂常与补虚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配伍使用,其组方规律反映出肉桂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药物组合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浩如烟海的方剂中,常可看到“桂心”一药。众所周知,现今各类中医药教材及所有参考书籍中只有桂枝与肉桂二药,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小药店及所有医院的中药房亦只有桂枝与肉桂二药。也就是说,古方中的桂心,不是肉桂,就是桂枝。现不揣浅陋,初步探讨如下。 现代多数医药学家认为桂心即是肉桂 现代诸医药学家对桂心的认识虽然难以一概而论,但据有案可稽者推断,大多数认为桂心即是肉桂。如1977年版《中药大辞典》中就清清楚楚写明:“至于桂心,即肉桂加工过程中剪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1984年版亦谓:“肉桂为樟  相似文献   

16.
全蝎与蝎毒     
全蝎,又名淡全蝎、成全蝎、蝎尾、垒虫,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体。若单用尾,则称蝎尾(蝎梢),捕后晒干者名淡全蝎,加盐煮后晒干者名成全蝎。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平,有毒,入肝经,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本品辛平入肝,有较强的息风止痉作用,因其性平,寒热诸症均可选用,故为治疗惊风抽搐要药。本品解毒散结之功,又为外科常用之品。《玉楸药解》言其“穿筋透骨,  相似文献   

17.
梳理分析肉桂在《傅青主女科》中配伍特点及其剂量应用,总结出肉桂配伍破癥药,和阳通滞;配伍温里药,益火消阴;配伍补气补阳药,通阳化气;配伍补气血药,扶正通脉。归纳出肉桂在小剂量行气血散里寒,中剂量疏郁滞强营卫,大剂量补元阳消阴翳。  相似文献   

18.
《本草汇》曰:“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本草正》曰:“附子,……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本草汇言》亦云:“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越之火自熄矣。”虞抟亦指出:“附子……引温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不少方剂学专著中。也有某某方中,以“肉桂、附子引火归原”的字样。笔者认为,肉桂、附子虽能“引火归原”,但这种作用只能在复方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未有哪个方单用肉桂、附子就能“引火归原”,也就是说,用肉桂、附子“引火归原”离不开补肾阴药,这是由肾的生理、病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略述鹿角胶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 .elaphusL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称白胶。在《本草逢原》中称鹿胶 ,现称鹿角胶 ,味甘咸性温 ,入肝、肾两经 ,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 ,并可止血。临床上广泛用于肾虚及气虚寒诸证。[1]1 临床应用男子阳痿、滑精 ,女子宫冷不孕、崩漏、带下 :鹿角胶能补肾阳、益精血 ,《玉楸药解》云 :“温肝补肾、滋益精血。治阳痿精滑……”。以上诸证多属血肾肝虚不足之候 ,用本品可温肝肾益精血 ,则诸证自退。如男子阳痿不举 ,可配肉苁蓉、巴戟天…  相似文献   

20.
椐《本草纲目》、《得配本草释义》、《玉楸药解释义》记载:橄榄果实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解酒毒等。除橄榄果实外,橄榄的根(白榄根)、果核(橄榄核)、种仁(橄榄仁)亦供药用。近年来我县境内经常有服用橄榄树根煎水降血压而导致中毒性肝损伤的病例。为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现将我院收治的8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