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晓慧 《山东医药》2010,50(15):94-9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复方甘草酸酐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药熏蒸,1次/d,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60mg,1次/d。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60mg,1次/d。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00%、56.00%,P〈0.05;治愈时间分别为(10.20±4,20)、(28.50±6.62)d,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复方甘草酸酐静滴治疗扁平苔癣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显著优于对照组72.7%(P0.05);两组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SI评分(4.96±2.3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丸联合紫外线照射对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青黛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5.0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2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评分、TNF-α、IL-8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PASI评分、瘙痒评分、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12.00%)较对照组(35.42%)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结论复方青黛丸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及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自身情况的基线水平;采用国际指标PASI评分值评价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者治疗前自身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值(治疗组t=6.405,P0.05;对照组t=4.3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74.2%,χ~2=2.72,P0.05,对照组为71.4%,χ~2=3.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的NB-UVB对于寻常型银屑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避免常规疗法给病人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条件下,物理疗法NB-UVB照射可以和传统疗法(阿维A治疗)达到相近的临床疗效。结论 NB-UVB照射疗法可以降低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值,尤其在避免传统疗法引起的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条件下,对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颜敏 《山东医药》2011,51(22):90-91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皮损组织中ICAM-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ICAM-1水平和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结果观察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静止期银屑病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血清ICAM-1分别为(485.0±67.3)、(421.6±58.2)、(296.0±59.1)μg/m l,皮损组织ICAM-1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16 769.52±1 935.79)、(13 654.35±1 564.00)、(10 271.60±1 292.51)个/mm2。血清ICAM-1水平及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观察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高于静止期患者,进行期、静止期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均〈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CAM-1水平及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升高,且升高程度与银屑病临床分期有关。血清、皮损组织的ICAM-1可作为监测银屑病活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卫红  范团起 《山东医药》2009,49(22):86-87
目的观察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阿维A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环孢素A3mg/(kg·d)、阿维A0.5mg/(kg·d),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治疗4周;采用银屑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提高,PASI评分降低(P〈0.05),不良发生未增加;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低剂量环孢素A联合阿维A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肖敏  徐洪来  邓桂艳  利华  黄雷 《山东医药》2013,53(16):32-34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阿维A口服联合NB-UVB治疗,B组(38例)单独阿维A口服,C组(37例)单独NB-UVB照射,疗程均为8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各治疗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81.58%、75.68%,A组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A组出现口唇干燥、脱屑11例,皮肤干燥、瘙痒7例,轻度血脂升高2例,轻度ALT、AST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26%;B组分别为9、6、1、1例和44.74%;C组分别为8、7、0、0例和40.54%;各组不良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及常规疗法 藓苓平屑胶囊(治疗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周后通过银屑病皮肤损伤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治疗组PASI评分(1.80±0.84)明显低于治疗前(2.89±0.91)(P<0.01),治疗组血热型有效率(84.5%)和血虚型有效率(91.2%)均高于对照组的血热型(61.5%)和血虚型(68.6%)(P均<0.05).1 a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藓苓平屑胶囊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照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对照组不用依达拉奉,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两组基础用药相同: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片。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ESS、MBI评分分别为(73.8±15.9)分、(56.2±26.8)分;对照组ESS、MBI评分分别为(61.4±18.1)分、(47.1±28.9)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2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对照组各有1例脑梗死灶内少量出血,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原有肾病者使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10.
倪勇  王青川  王芳 《山东医药》2014,(34):86-87
目的观察银离子敷料敷贴联合维生素B1、B12创面注射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采用银离子敷料敷贴联合维生素B1、B12创面注射治疗以及传统切口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6、9 d换药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生成时间(3.0±0.5)d、切口愈合时间(10.0±0.8)d,对照组分别为(6.0±0.8)d、(16.0±1.0)d。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6、9 d换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5.0±0.4)分、(3.1±0.5)分、(2.0±0.4)分,对照组分别为(6.8±0.4)分、(5.2±0.6)分、(4.1±0.5)分。同一时点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银离子敷料敷贴联合维生素B1、B12创面注射治疗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干扰素α、泛昔洛韦和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应用干扰素α、泛昔洛韦和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干扰素α、泛昔洛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乙肝五项和HBVDNA,并在第16、20、24周分别检测HBVDNA水平以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为92.9%和87.5%(P〉0.05)差异无著意义;HBeAg阴转率为76.7%和56.3.%(P〈0.05);治疗16、20和24周BHVD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1),BHVDNA阴转率89.3%和59.4%(P〈0.01);两组间HBeAg和HBVDNA阴转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α、泛昔洛韦和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观察。观察组31例,应用薄芝糖肽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薄芝糖肽每日静点4ml,连用3周,休息1周,用2周期。对照组29例,单用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化疗用药方案大致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象变化、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等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CR+PR)在观察组为74.2%,对照组为6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常规(WBC、RBC、Hb、PLT)在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毒副作用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薄芝糖肽具有良好稳定化疗病人血常规,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片(欧开)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因混合痔而行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及手术前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欧开,2片/(次· 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0 d为一个疗程。记录两组手术后10 d肛门水肿、疼痛、渗血、分泌物及术后21 d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水肿评分(14.7±3.85)分、疼痛评分(16.21±3.15)分、渗血评分(8.78±2.45)分、分泌物评分(5.33±2.02)分,对照组分别为(17.5±3.07)、(18.53±2.93)、(10.35±2.65)、(6.57±1.36)分;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创面基本愈合55例、完全愈合35例,对照组分别为80、10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欧开可以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渗血、疼痛、分泌物等并发症,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老年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老年PV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维A治疗,观察组52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DQOL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干扰素(IFN-γ)、TGF-β1、ESM-1水平、不良反应、治疗后半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DQO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ES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1.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半年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46%,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加减联合NB-UVB治疗老年PV,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疾病的复发,安全可靠,且下调TGF-β1、ESM-1可能是两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d、14d分别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两组患儿NBNA评分情况比较,14d时治疗组≥35分患儿有28例,高于对照组的20例。结论丹参能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耐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4例GER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给予埃索美拉唑注射液(耐信)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应用14d后改为口服,40mg,每日2次,继续应用至28d;对照组57例,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洛赛克)4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应用14d后改为口服,40mg,每日2次,继续应用至28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变,28d时行电子胃镜检查,按症状积分下降值及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比较其症状控制及治疗有效率的区别。结果治疗组的GERD患者服药后1d、5d、7d、14d、28d症状积分分别为9.5±3.4、7.7±2.4、7.5±2.3、5.3±2.3、3.8±1.5;而对照组分别为11.5±3.6、8.8±2.3、8.6±2.0、6.1±2.2、4.9±1.6;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内镜显效率分别为73.68%和50.88%,总有效率为87.71%和70.18%,差异显著(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针剂可更迅速地减轻GERD患者的典型症状,提高内镜显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多塞平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塞平口服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瑞巴林口服。结果治疗第4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8.3%,而对照组为80.6%,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和第4周时,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持续睡眠情况均显著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更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嗜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多塞平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抗蒿甲醚的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刚果耐药恶性疟疾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青蒿琥酯。给药前和给药后每6 h涂厚、薄血片各1张,在第7d、14d和28d采血检查疟原虫,观察原虫转阴时间及28d复燃情况。结果在治疗7d后,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6.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分别为(24.25±2.78) h和(48.68±3.46,P〈0.05)h,血疟原虫清除时间分别为(29.38±3.56) h和(59.65±4.29) h,P〈0.01);联合组在治疗后血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青蒿琥酯联合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疗效优于青蒿琥酯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共病)给予心理干预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程度,HAMD〉17、HAMA〉14,定为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67例符合研究条件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口服;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口服,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并加服盐酸帕罗西汀片10-40mg/d口服。治疗8周后用HAMD、HAMA量表评分,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都控制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量表评分HAMA(11.4±1.9)分、HAMD(14.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A(19.0±1.8)分、HAMD(19.2±1.6)分(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和焦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何永丽  罗小珍  陈燕华 《内科》2013,8(4):455-45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烧伤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全程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dS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49.69±13.25)分和(49.67±14.27)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的(37.23±12.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0d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9.23±12.24)分,低于对照组的(47.84±1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结论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对无家属陪伴的患者,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