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肝癌标志物对肝癌高危人群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住院及体检中抽取1000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检组(300例)和对照组(700例)。联检组每半年检测1次血清AFP、AFU、GGT—Ⅱ、TSGF,阳性患者追加检测次数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照组则不定期检测上述肝癌标志物和定期电话随访。结果 联检组5年共检出早期肝癌4例,均为小肝癌。对照组5年发现肝癌8例,无1例早期肝癌病例。结论 应用AFP、APU、GGT—Ⅱ、TSGF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高危人群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脏局灶性病变,在尚不为过大时,多无任何症状,亦少特殊体征,即使严重如肝癌之类的病变亦是如此。这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几乎可以这么说:早期肝癌无症状,有症状的皆非早期肝癌。所以肝癌早期诊断的前提是在正常人中将那些貌似正常人的早期肝癌患者发现出来,即肝癌的早期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3.
叶胜龙 《肝脏》1997,2(1):35-37
小肝癌的诊断治疗是70年代以来肝癌临床研究的重大进展,我国小肝癌的治疗在数量和疗效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年大肝癌经综合治疗缩小后切除也取得可喜的进展,但小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是提高肝癌疗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实现肝癌很好控制、减轻肝癌负担的重要措施。其中,确定肝癌的高危人群和制定适合的肝癌筛查策略是实现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关键。肝癌风险评估模型是对肝癌的高危人群便捷和快速识别的重要手段。在肝癌风险分层评估的基础上,应用影像学技术、血清学标志物、液体活组织检查、代谢组学及糖组学等方法,实现肝癌精准早筛、早诊,从而达到早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定期随访对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随访对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门诊检出早期肝癌患者共32人(其中直径≤3cm小肝癌患者20人)。分为随访检出组(筛查组)与非随访检出组(对照组),比较早期肝癌检出率。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生存率比较。AFP-L3异质体、肝脏CT、MR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随访筛查组占所有早期肝癌患者75%,对照组占所有早期肝癌患者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早期肝癌组较中晚期肝癌组其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脏CT、肝脏MR与肝脏B超相比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CT与肝脏MR相比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4.AFP-L3对早期肝癌的阳性诊断率高;5.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其肝癌发病年龄晚,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随访工作至关重要,其对发现早期肝癌有极大意义,抗病毒治疗可延缓肝癌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慢性肝病人群开展规范筛查,实现肝癌危险人群精准分层与规范管理,并通过有效技术手段早期预警肝癌,是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方法。临床实践中可以利用aMAP等肝癌风险评分模型对慢性肝病人群进行风险初筛,识别罹患肝癌中、高危人群,通过新型血清标志物进一步鉴定出肝癌极高危人群,并应用影像学技术早诊筛查。通过分层富集,不断探索、完善肝癌早筛早诊“金字塔”筛查管理模式,以最终实现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并降低肝癌相关病死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非洲、东南亚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者约为250000。我国为100000,死亡率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因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自70年代甲胎蛋白用于早期肝癌普查,80年代甲胎蛋白加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联合监测,更提高了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据我所1958~1986年统计资料,在收治的肝癌中早期比例由1.4%升至12.5~18.2%;根治切除比例由12.5%升至31.5~44.8%。肝癌五年生存率亦由4.5%升至10.9~31.1%,近年来小肝癌切除五年生存率已高达70.2%。以上资料充分说明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然而,临床肝癌  相似文献   

8.
<正>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前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肝癌的死亡率高,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1〕。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也越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我国死亡率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癌死亡病例数的51%,给我国的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是预防肝癌、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开发应用简单、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是目前研究的努力方向。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影像学诊断、蛋白标志物检测、分子标志物检测等途径,其中AFP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AFP家庭自测的开展普及可实现患者的AFP定期监测,助力肝癌早诊,开创肝癌早筛早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肝癌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是肝癌相关基因调控的一种方式,属于肝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该文通过总结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甲基化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微小肝癌的影象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小肝癌(直径≤3cm)的研究是近20年肝癌临床史上出现的重要事件,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也促进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概念的更新。甲胎蛋白(AFP)的检测,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的普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途径,但在小肝癌病例,AFP阴性的比例较高,还需影象学检查技术提供依据。随着影象技术的不断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高发于东部沿海地区。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发病隐匿,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侵袭性生长快速,临床治疗较棘手,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1])。小肝癌(SHCC)是指癌结节小于3 cm者,或者癌结节不超过2枚、直径总和不超过3 cm的原发性肝癌。小肝癌的病变浸润范围较小,手术切除的机会较高,但其早期常无临床症状,早期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由于甲胎蛋白用于肝癌早期普查,原发性肝癌已进入亚临床阶段的诊断水平.小肝癌切除明显改善了肝癌的总预后,使肝癌从“不治之症”变为“可治疗”.据1958~1984年的统计资料,早期肝癌的比例由0%升至7.2~21.2%,根治切除比例由15%、29.2%升至42.9%,五年生存率亦由1.7%,7.1%升至19.5%.近年来小肝癌切除五年生存率已高达69.4%。充分说明了肝癌治疗效果的提高取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一、普查仍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途径目前认为高危人群(肝炎史、HB(?)Ag+,40岁以上)的普查肝癌检出率是自然人群普查的34.3倍,以血凝法每年1~2次,佐以超声显像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途径.普查中重视动态观察低浓度甲胎蛋白的升高,至术前不超过1000ng/ml,持续30天以内者及时探查手术效果好,低浓度持续阳性排除肝炎及其它可解释的引起甲胎蛋白升高的疾病和妊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蛋白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标志性蛋白而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但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尤其是它不能反映肝癌有无转移,而及早发现微小病灶对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研究者用高敏感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肿瘤患者的循环血液中查找癌细胞,用于早期发现PHC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这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最为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多数肝癌确诊时已是晚期,极大限制了肝癌临床治疗的可用手段。目前常规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是利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结合超声检测对肝癌高危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筛查。但AFP灵敏度较低,超声检测又高度依赖医师的临床经验,导致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大大降低。血清标志物筛查作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具有低侵害、低成本、样本易得、患者易于接受等独特优势,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包括单分子蛋白、MicroRNA、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类型标志物。本文对上述类型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肝癌血清学早期筛查与诊断标志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肝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总体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对MicroRNA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MicroRNA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密切相关,并且在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关于MicroRNA与肝癌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CT、MRI及超声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3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超声(US)、CT和MRI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提高对早期肝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比较79例肝癌的US、CT及MRI优缺点.结果肝癌确诊率为US:73.08%、CT:87.34%、MRI:87.76%.US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较高,但确诊率较低.CT和MRI对中晚期肝癌确诊率较高.结论US、CT、MRI各有特点,合理及综合利用,是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早期发现意义肝癌之早期发现的实际目标与意义,在于发现早期肝癌(。lyh、rcancer,ELC).EW的诊断与肝癌的早期诊断两者含义不尽一致,前者是患者的主观病变基础的发现,后者是客观技术条件的应用.目前,尚天有关ELC的明确定义.学界一般以瘤径Icrn左右,境界尚欠清晰明了,唯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上甫可显示,而在切除标本肉眼观察上还不易辨认的微型肝癌结节为ELC这在肝癌防治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课题.2早期肝愿的病理特征所谓Etal,是与进行性肝癌相对而言.从病理学或癌发生学角…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是治疗肝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甲胎蛋白是目前最有特异性的肝癌肿瘤标志物之一,但其敏感性欠佳,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现就近年有可能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微小RNA(miRNA)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陈余平 《肝脏》2010,15(6):443-444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且逐年增长,全球发病人数超过62.6万/年,占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手术切除被公认为早期肝癌的最佳治疗选择,但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