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n DPDP增强MRI胰腺强化特征 ,并与Gd DTPA动态增强比较 ,为Mn DPDP增强胰腺MRI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  46例患者因肝脏局灶病变行Gd DTPA动态增强和Mn DPDP增强MRI,其中 2 9例图像及临床病史无胰腺病变者入选本研究。常规平扫及Gd DTPA动态增强 ;次日经肘静脉缓慢滴注Mn DPDP(0 .5ml/kg体重 ) ,于给药结束后 5~ 40min内每 5min以及 2 4h行SET1W及SPGRT1W扫描。结果 正常胰腺于注药结束后 5min即强化 (SNR高于平扫 ,P <0 .0 5 ) ,5~ 40min维持于一平台期 ,胰腺信号强度于 35min达到最大 ,SET1W及SPGRT1W图像上强化指数 (CEI)分别为 74%± 36和 80 %± 2 9(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4h胰腺SNR仍较平扫高 (P <0 .0 5 )。给药结束后 35minSPGRT1W图像上胰腺CEI(80 %± 2 9)低于Gd DTPA动态增强动脉期 (10 8%± 2 6 ) (P <0 .0 5 ) ,与门脉期的 85 %± 2 5相似 (P >0 .0 5 ) ,比延迟期的 6 9%± 13高 (P <0 .0 5 )。结论 正常胰腺Mn DPDP增强扫描显著强化 ,能达到Gd DTPA动态增强门脉期胰腺强化程度 ,并能提供充裕的扫描时间窗及可采用除SPGRT1W序列外SET1W序列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三维容积插入法屏气扫描(3D VIBE)序列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 资料与方法 30例胰腺癌常规MRI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12例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2D FLASH),18例3D VIBE序列.测量增强后胰腺-病灶的信号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判断胰腺癌周围浸润及转移情况,评价肿瘤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3D VIBE增强后各期胰腺-病灶的CNR均高于2D FLASH序列,尤以胰腺实质期明显且相差显著;VIBE序列显示邻近器官受侵、胰周血管受累及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后者,其判断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的准确性亦高于2D FLASH序列. 结论 3D VIBE序列多期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的解剖细节及血液动力学特征,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可提高手术可切除性评价,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胰腺病变在Mn -DPDP增强MRI检查中的强化特征。方法  2 5例Mn -DPDP增强MRI检查 ,其中有15例先行Gd -DTPA增强扫描。常规扫描序列为SET1WI、FSET2 WI、FSET1WI脂肪抑制序列。Mn -DPDP剂量为 0 .5ml/Kg体重 ,肘静脉缓慢滴注 ( 2~ 3ml/min) ,于给药结束后 40min~ 1h扫描 ,序列为SET1WI和FSPGRT1WI ,5例病人 2 4h后复查。结果 原发型肝癌 10例 ,8例为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呈半环状强化。肝硬化 2例 ,表现为结节状均匀一致强化且信号高于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 2例、肝转移瘤 2例、肝囊肿 1例均无强化 ;胰头癌 8例 ,病灶无强化 ,周围胰腺组织明显强化。结论 Mn -DPDP对比剂能使正常肝脏、胰腺显著强化。该药物峰值持续时间长 ,可提供充裕的扫描时间窗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小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14例小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两期的增强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和门脉期分别为(47.08±20.39)HU和(28.77±16.23)HU(t=2.533,P<0.01)。14例肿瘤中,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1例,术中切除9例。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小胰腺癌,胰腺期肿瘤-胰腺对比较门脉期更显著,有利于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多种成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胰腺MRI的最佳扫描组合序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胰腺癌的MRI图像,扫描序列包括:平扫FS FLASH T1WI、TSE T2WI、True FISP T2WI、HASTE-MRCP和动态增强3D VIBE序列等。测量正常胰腺与病灶的信号强度,计算胰腺/肿瘤的CNR,对各序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各序列MRI诊断和评价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胰腺/肿瘤CNR:多时相动态增强3D VIBE序列,以胰腺实质期的胰腺/肿瘤的CNR最高(9.7),其同期所获得的图像质量最优(3.54±0.64),均优于平扫各序列(P<0.05)。对胰腺肿瘤的评价:动态增强3D VIBE序列在检出胰腺癌及评价癌肿胰周血管受累、邻近器官受侵及转移灶方面均为最优(P<0.05);MRCP对胰腺癌导致的胰胆管受侵最敏感,其次是True FISP序列;综合各序列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任何单一的平扫、水成像或动态增强扫描序列。结论:胰腺癌的MR检查,多种扫描序列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能发挥最大潜力。理想的检查组合应包括:平扫屏气FS FLASH T1WIT、SE T2WI、高分辨率的厚层及薄层MRCP、屏气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6.
三维薄层梯度回波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三维薄层磁共振小角度快速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0例经证实胰腺疾病病人进行磁共振检查,采用的扫描序列分别为2D FS-FLASH T1WI、HASTE T2WI和3DFLASH动态增强扫描等.测量肿块与正常胰腺组织信号值,计算胰腺/病灶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动态增强3D FLASH扫描良好显示胰腺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胰腺癌各期的CNR值分别为4.46±2.21,12.71±2.91,6.17±1.66,慢性胰腺炎分别为4.15±1.25,9.27±1.38,4.96±10.85,壶腹周围癌分别为5.49±1.35,11.52±2.24,5.55±1.33.30例胰腺癌、11例慢性胰腺炎、14例壶腹周围癌出现胰管扩张.70例胰腺疾病的敏感性为100%(70/70),诊断准确性为98.6%(69/70).结论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能良好显示胰腺病变的解剖细节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在胰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胰腺肿瘤Mn-DPDP增强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胰腺肿瘤Mn-DPDP增强MRI表现。资料与方法:27例胰腺肿瘤患者中胰腺癌2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囊腺瘤1例,囊腺癌2例。行SET1W脂肪抑制FSE T2W及脂肪抑制SE T1W和SPGR T1W平扫后,行Gd-DTPA动态增强,次日按0.5ml/kg体重的剂量经肘静脉以2-3ml/min的流率缓慢滴注Mn-DPDP,于给药结束后30min以24h行SE T1W及SPGR T1W扫描。结果:在Mn-DPDP增强后两种序列扫描图像上22例胰腺癌和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均无强化,囊腺癌和囊腺瘤实质部分有不确定轻度强化。结论:Mn-DPDP增强后胰腺癌无强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囊腺癌或瘤Mn-DPDP增强MRI表现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胰腺癌在MRI平扫及增强各序列中信号强度(SI)及对比噪声比(CNR),分析三维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序列(3D VIBE)并行采集(iPAT).MRI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41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MRI资料,分别测量横断位T1WI二维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序列(2D FLASH)、T1 WI 3D VIBE脂肪抑制加用和不用iPAT技术、动态增强扫描胰腺期、肝脏期及延迟期正常胰腺、无癌胰腺、胰腺癌的SI和胰腺一肿瘤的CNR.结果 (1)各序列内除增强扫描正常胰腺和无癌胰腺S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正常胰腺、肿瘤和无癌胰腺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胰腺增强扫描胰腺期和肝脏期、肿瘤及无癌胰腺平扫VIBE和V1BE(iPAT)序列、无癌胰腺胰腺期和肝脏期SI无明显差异,其余各序列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胰腺-肿瘤SI差平扫VIBE和VIBE(iPAT)序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VIBE(iPAT)序列增强前后正常胰腺-肿瘤曲线类型为倒"V"字形,以增强扫描胰腺期对比最明显;(5)各序列胰腺-肿瘤的CNR以增强扫描胰腺期最佳,延迟期最差,其余各序列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加速因子为2的iPAT VIBE序列用于胰腺癌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可获得良好的SI及CNR,胰腺-肿瘤的CNR以增强扫描胰腺期最好.  相似文献   

9.
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螺旋CT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腺肿瘤以胰腺癌最常见 ,占 90 %以上 ,其次为胰岛素瘤 ,其他肿瘤罕见或少见。胰腺癌是极难治疗的恶性肿瘤 ,预后差 ,5年存活率不足 6% ,目前手术仍是延长生存期的最佳选择[1] 。螺旋CT(spiralCT ,S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和CT血管造影可在胰腺肿瘤可切除性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尤其是评价血管受侵状况的准确性很高 ,受到临床的重视。今概述如下。1 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判标准[1~ 4]胰腺肿瘤的可切除性一直是临床和影像学研究的重点和难题 ,评价包括胰胆管、胰周血管受侵程度、肿瘤的大小、有无远处脏器或淋巴结的转移等多个方面。目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曲面重建对胰腺癌显示与胰周血管侵犯评价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怀疑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23例胰腺癌入选本研究,并采用胰腺期图像沿胰胆管以及胰周主要血管行曲面重建,分析肿瘤在三期图像上显示以及胰周血管受累情况。结果肿瘤于胰腺期图像上与胰腺实质密度差异最大,肿瘤-胰腺CT值差于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分别为28.02±11.13,35.67±11.60和24.52±13.13,胰腺期高于动脉期和门脉期(p<0.01),而动脉期与门脉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面重建能直接显示肿瘤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血管受侵的情况。结合横断位图像,曲面重建共检出64条血管受侵,对6例手术患者血管无受累作出正确评价。结论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胰腺期有利于肿瘤显示和胰周血管侵犯的评价。曲面重建可以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血管受侵情况,并且能加强与临床医生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