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健康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的4 28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腰围、体质指数、血压和血糖、血红蛋白、血尿酸、TC、三酰甘油(TG)、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4 282例体检者中1 438例(33.6%)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2 844例(66.4%)未发现明显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年龄、性别、吸烟、血糖、收缩压、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均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若用LDL-C/HDL-C和TC/HDL-C分别替代LDL-C、HDL-C或者TC和HDL-C,LDL-C/HDL-C和TC/HDL-C比值仍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与TC/HDL-C比值(β=0.1760)相比,LDL-C/HDL-C比值的偏回归系数(β=0.3292)更高。结论当用于预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时,LDL-C/HDL-C比值比TC/HDL-C比值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及破裂出血是诱发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尚缺乏定量的评估指标。目的 探究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l/CD31)联合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6例)和稳定斑块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心房颤动情况,并检测其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尿酸、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ECAM-1/CD31 、Lp-PLA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及联合指标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吸烟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及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PECAM-1/CD31 、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OR=2.453,95%CI(2.322,2.591)〕、PECAM-1/CD31 〔OR=1.372,95%CI(1.166,1.614)〕和Lp-PLA2〔OR=1.827,95%CI(1.565,2.133)〕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ECAM-1/CD31(r=0.090,P=0.031)、Lp-PLA2(r=0.090,P=0.005)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ECAM-1/CD31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95%CI(0.224,0.405)〕,最佳诊断点为11.050 mg/L,灵敏度为77.60%,特异度为60.30%;Lp-PLA2的AUC为0.724〔95%CI(0.189,0.364)〕,最佳诊断点为176.585 mg/L,其灵敏度为98.70%,特异度为47.60%;而两者联合诊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AUC为0.875〔95%CI(0.112,0.254)〕,最佳诊断点为125.28 mg/L,其灵敏度为89.50%,特异度为83.20%。结论 PECAM-1/CD31和Lp-PLA2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定量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唐妍妍 《医学综述》2012,18(16):2728-27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79例患者分为斑块组201例,非斑块组78例,所有患者都记录既往有或无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史,并进一步检测血糖及糖耐量、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增多(P<0.01);与无斑块组比较,年龄、吸烟、脑梗死、高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吸烟、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石宁 《包头医学》2012,36(3):152-15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的住院患者134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90例)和非斑块组(44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上述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记录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及吸烟史,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两组间是否患有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程度,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24h尿白蛋白。分析血尿酸与颈动脉IMT及斑块的关系。结果 血尿酸四分位组分析显示,随分位数增加,老年人颈动脉IMT及斑块严重程度增加。血尿酸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尿酸与斑块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及24h尿白蛋白的自然对数。结论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正相关,血尿酸升高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血脂、血肌酐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即有无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4例)和无斑块组(36例),检测所有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同时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史。结果斑块组年龄、吸烟、高血压发病率、糖代谢异常发病率、TC、TG、LDL、FIB浓度、hs-CRP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两组间性别、HD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因素有年龄、吸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TC、TG、LDL、FIB、hs-CRP指标升高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正常组53例和颈动脉斑块组128例,检测两组患者Cys-C、同型半胱氨酸、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结果:与颈动脉正常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血清Cys-C、hs-CRP、MONO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 目前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炎性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痉挛之间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痉挛与MPV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显影正常但有胸痛的患者345例,静脉注射麦角新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根据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结果分为两组,痉挛组(60例)和无痉挛组(28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体质指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单核细胞计数(MO)、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MPV、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 痉挛组患者男性、吸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PMN、MO高于非痉挛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体质指数、WBC、LY、MPV、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PMN、MO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炎性反应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吸烟、PMN、MO异常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MPV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索,如年龄、吸烟、饮酒及精神状态间的相关关系等.方法 随机抽取居民400名,按是否患高血压病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均大于正常血压组,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正常血压组;②年龄、体重指数、血脂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 ①高血压病组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体重等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②高血压病的发病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而且和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10月期间健康体检人群中行颈动脉检查的1014例资料,根据体检结果分为斑块组(98例)和无斑块组(916例),结合问卷调查以及生化检查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人群中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FBG、HbA1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摄入、运动、BMI、TC、TG、HDL-C、U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高收缩压、高血糖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年龄、性别、吸烟、高收缩压、高血糖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酒、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其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单纯T2DM体检患者249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结果分为硬化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3组患者理化指标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单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硬化组和斑块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HbA1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吸烟比例(%)、T2DM病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餐后血糖(PBG)、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MHR、吸烟和HDL-C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年龄、HbA1c、NHDL-C、MHR和吸烟是形成斑块的危险因素,高HDL-C是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年龄:OR=1.62,P=0.011;HbA1c:OR=1.25,P=0.027;HDL-C:OR=0.65,P=0.009;MHR:OR=3.50,P=0.000;吸烟:OR=2.28,P=0.009;NHDL-C:OR=1.39,P=0.028)。高SBP、LDL-C、MHR和吸烟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高HDL-C为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SBP:OR=1.57,P=0.003;LDL-C:OR=1.99,P=0.000;MHR:OR=3.88,P=0.000;吸烟:OR=2.01,P=0.001;HDL-C:OR=0.53,P=0.001)。结论:对单纯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强调血脂、血压的达标及戒烟并提高HDL-C水平,可有效预防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 ,对 2 84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0 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 (P <0 .0 5 )。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15 ) ,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居住于青藏高原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95例高原高血压患者分为颈动脉有斑块组、颈动脉无斑块组。均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测量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脉压差,测定血清CRP、TCH、LDL、HDL、TG、SOD、MDA、NO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组MDA(P〈0.01)、LDL(P〈0.01)、CRP(P〈0.01)及脉压差(P〈0.05)均较元斑块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SOD(P〈0.05)与NO(P〈0.01)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DL、MDA为高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SOD为保护因素。结论长期居住于高原缺氧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高,其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谭可平  李孟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84-1686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老年NAFLD合并PVD患者及35例外周血管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纳入患者PVD与年龄、性别、血压、吸烟、体质指数(BMI)、腹围、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肝纤维化BAAT评分及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老年NAFL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年龄、收缩压、CRP呈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面积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厚度与年龄、收缩压、腹围、CRP、HOMA-IR呈正相关,而与HDL、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RP、脂联素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危险因素。结论LDL、CRP升高及脂联素下降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DL、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对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检测91例前循环TIA患者的LDL、CR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宽块的稳定程度,观察疾病的转归,分析LDL、CRP水平对斑块的稳定性和TIA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LDL、CRP水平与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P〈0.05),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疾病的转归有关联性(关联系数C=0.348,P〈0.05)。结论高水平的LDL、CRP通过形成不稳定动脉斑块从而影响前循环TIA患者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多模态超声(multimodal ultrasound, MMU)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的风险分层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683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分为前循环卒中组(n=301)和非前循环卒中组(n=382)。收集患者颈动脉斑块的MMU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与风险分层。结果 前循环卒中组和非前循环卒中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酒史、吸烟史、脑梗死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同型半胱氨酸(hom...  相似文献   

19.
Yang YN  Ji WN  Ma YT  Liu F  Xie X  Huang D  Li XM  Huang Y  Tang Q  Chen BD  Ma X  Du L  Gao X  Wang YH  Gulinaer B  Yu ZX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5-228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成年人颈动脉斑块情况,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35岁以上人群13 896名.进行问卷、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及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斑块总检出率为10.2%.经标准化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检出率分别为2.31%、1.84%、2.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32,95%CI 1.026~1.037)、吸烟(OR 1.358,95%CI 1.164~1.585)、总胆固醇(OR 1.075,95%CI 1.018~1.135)、血糖(OR 1.050,95%CI 1.020~1.081)、收缩压(OR 1.011,95%CI 1.008~1.014)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 0.653,95%CI 0.545~0.738)、高密度脂蛋白(OR 0.864,95%CI 0.751~0.99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颈动脉斑块检出随年龄增长呈增多趋势,且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性别、年龄、吸烟、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血糖、收缩压均可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不同性别影响因素不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Han, Uygur and Kazakh adult populations of Xinjiang.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October 2007 to March 2010,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in 13896 Han, Uygur and Kazakh adults of Xinjiang aged 35 years old and over by a four-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ll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physical, biochemical examination and ultrasonography of carotid arteries.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was 10.2% . After standardizat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inese Han, Uygur and Kazakh populations was 2.46%, 2. 31% and 1.84% respectively. By the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ge( OR 1.032, 95% CI 1.026-1. 037), smoking( OR 1. 358, 95% CI 1. 164 - 1. 585 ), total cholesterol ( OR 1. 075, 95% CI 1. 018 -1. 135), blood glucose( OR 1. 050, 95% CI 1. 020 - 1. 081 )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R 1.011,95% CI 1. 008 - 1. 014 )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Females ( OR 0. 653, 95% CI 0. 545 -0. 738 )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OR 0. 864, 95% CI 0. 751 -0. 994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occurr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Xinjiang increases substantially with age and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nationalities.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clude gender, age, smokin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total cholesterol, blood glucos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he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is different between gen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