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一种小巧轻便的单手操作电子止血带,在原有传统卡式止血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计时和报警功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四肢创伤急救止血。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现役止血带改进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一种作为现役止血带附件使用的单兵装置。采用数传模块及GPS接收机,具有止血带安放时间报警、伤员身份识别及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3.
阐明战伤急救止血带的功能与作用,为止血带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循证目前国内外止血带研究与使用的调研与文献评阅信息,分析各种止血带的优缺点。提出改良改进止血带传统性能的方法和发展趋势,以扩展使用范围,使其能为战伤急救提供更多帮助。战伤急救止血带要凸显其医疗急救的功能定位,在功能上与战场急救技术相配合,应具备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报警及时等功能,减少局部肢体压迫,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气压式自动止血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讲述了一种新型的、用于骨科手术的气压式自动止血带的研制。它通过一个气压传感器感知止血带内的压力 ,利用墙壁内的高压氧气接口 ,由单片机来自动控制压力 ,具有定时时间显示和压力显示 ,自动充气和放气等功能。克服了现有止血带操作复杂 ,灵活性差 ,工作繁重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止血带使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杨茂伟范广宇止血带是比较常用的止血工具。止血带用于外伤的急救可以减少创口的出血;用于手术,可以使出血减至最低限度,使术野清晰,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是止血带也是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战地简易局部气囊气压式止血带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四肢损伤出血现场急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一次性输液袋包扎在三角巾底部替代止血带气囊和固定带,接上血压计打气球和压力表以及肝素帽,打气加压并且控制在上肢24kPa(180mmHg)、下肢26.67kPa(200mmHg)的压力。结果:该可控简易气囊加压止血带操作简便,压力调节灵活,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止血效果艮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结论:该止血带简单易用,可以提高伤员自救和互救,降低休克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沈一梅 《医疗装备》2009,22(5):81-81
气压止血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外伤清创术及术中止血。通常做法是为避免术中压力上升过高而出现松脱、移位,而再在止血带外层缠绕数层绷带,同时术中冲洗液、消毒液、血液极易污染止血带,其内芯不耐高压消毒,也不能经常浸泡消毒,所以易致交叉感染。我们按“手术室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的制作”一文的方法进行了保护套制作,并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设计原理和研制,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肢体止血。该仪器充气快,压力稳定且数字显示,定时报警,止血效果好,无止血带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徐梦婷  谢贝妮 《医疗装备》2023,(19):137-139
目的 探讨自动气压止血仪不同参数设置对下肢骨折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住院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于切皮前行常规屈膝驱血,并在大腿根部系上止血带。对照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300 mmHg,观察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患儿收缩压+50 mmHg。比较两组术中止血效果、术后止血带处皮肤损伤及疼痛[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止血优良率、术后止血带处皮肤状况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观察组FP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根据患儿术前收缩压水平设置止血带压力参数不仅可取得良好的术中止血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减轻止血带造成的副损伤,改善患儿术后皮肤状况,降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设计原理和研制,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肢体止血。该仪器充气快,压力稳定且数字显示,定时报警,止血效果好,无止血带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吴卓 《现代医院》2012,12(8):66-67
目的探讨使用宽气囊止血带对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择期下肢手术,按进入手术室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单盲编号,男性组1~80号,女性组1~80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气囊止血带,宽度为14 cm,长度以患者大腿根部约绕1.5周为宜;对照组采用原机配置气囊止血带,宽度为7 cm,长度选择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的出血情况和减压后受压部位皮肤损伤情况、肢体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宽气囊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控制压力和稳压时间的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方法:应用微电脑技术和传感技术,利用现有的气压止血绷带,通过小型控制器对绷带压力、止血时间等进行控制。结果:便携式压力止血绷带主要包括气囊压力绷带、微型压力泵,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缓冲器,A/D转换器,单片微计算机控制器,数据程序存储器、键盘及其接口电路,显示及其接口电路,光电控制电路等。结论: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具有平战结合,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止血快捷、安全,能自动控制压力和稳压时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胫腓骨骨折手术使用止血带的科学方法,以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不良并发症,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等。方法将择期胫腓骨骨折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止血带常规使用操作组(A组)、止血带改良使用操作组(B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B组在有效创造无血术野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出现皮肤相关不良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胫腓骨骨折手术使用止血带时应该进行个性化操作设计,可有效创造无血术野,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止血带使用不良并发症,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一种一次性上肢加压止血器,应用于上肢外伤后止血及前臂动静脉穿刺后加压止血。方法:由固定带与空气球连接而成,固定带中间为透明可视的充气气囊;气囊下方为压力指示卡,指示卡标注为黄、绿、红三色带,分别代表不同的压力区问。结果:该止血器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压力恒定、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止血效果明显且并发症少.结论:适用于战伤、院前急救、前臂动静脉采血等方面,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止血带环套子宫下段暂时性压迫止血,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市妇幼保健院因凶险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共46例,其中23例患者术中采用止血带为观察组,另23例未采用止血带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血色素变化、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止血带环套子宫下段暂时性压迫止血,能明显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感染率,术后血色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SOC的C8051F340芯片的小型电子气压式止血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了SOC型MCU C8051F320系统、气压检测、LCD显示、超压、超时声光报警的软硬件接口设计技术。系统具有的USB接口,可通过微机实现对止血带历史数据的存储、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四肢手术中正确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的方法。方法:通过300例骨科四肢手术中气压止血带使用部位、时间、压力等的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切口无渗血,切口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2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0例术后24小时内出现患侧肢体麻木,平均术后72小时恢复。3例捆扎止血带部位出现淤血点,未做处理自行消退。结论:严格熟悉掌握电动止血带操作步骤及使用要点,能有效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