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患者男 ,46岁。因突发左胸痛伴气急 4h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体检 :BP 12 0 80mmHg、R 2 5次 min、P 86次 min。急诊卧位记录心电图 (图 1A)显示 :电轴 +75° ,V1 ~V5导联出现QS波 ,V6 导联R波极小 (0 .3mV)。V1 ~V4导联ST段 0 .0 5~ 0 .1mV ,T波直立振幅 0 .1~ 0 .3mV ,由于胸导联QRS波改变貌似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但其ST -T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为排除左侧气胸所致 ,嘱患者坐位记录心电图 (图1B) :电轴右偏 (+97°) ,V1 、V2 导联仍可见QS波 ,而V3、V4导联出现小R波 ,V5、V…  相似文献   

2.
左侧气胸的心电图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致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和X线胸片资料。结果50例(100%)均呈R波逆递增,V1 ̄V6导联QRS波平均振幅呈V2>V3>V4>V5。左侧胸导联低电压39例(78%),而II、III、aVF导联QRS波振幅全部>0.5mV。顺钟向转位38例(76%),胸导联QRS波振幅随呼吸周期性改变31例(62%),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与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胸导联R波逆递增是左侧气胸最重要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气胸的严重程度与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呈正比。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62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示 :心率 50次 min ,Ⅱ、Ⅲ、aVF导联呈Qr型 ,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Ⅰ、aVL、V5、V6导联对应性改变。V1 、V2 、V3 呈QS型 ,ST段无抬高 (图略 )。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动过缓 (SB) ;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③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第 3d心电图 (图 1 )示 :未见窦性P波 ,R -R间距长短交替 ,长R -R间隔 1 40s,其间无P波 ,短R -R间隔 0 68~ 0 76s,其间有逆行P-波 ,R -P-间期0 56s,P--R间期 0 1 8s,Ⅱ、Ⅲ、a…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6 4岁。临床诊断 :病窦。心电图 12导联中 ,除长Ⅱ导联及aVR的QRS波之后 0 10s与V5导联QRS波之前0 0 8~ 0 10s分别有 2~ 3个宽大、顶端有切迹 ,时限 0 11s的窦性P波外 ,余各导联QRS波前后均无窦性P波 (图略 )。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 ,QRS波前均无窦性P波 ,R -R间期 1 0 6~ 1 2 8s不等 ,频率 4 7~ 5 7次 min ,QRS波时限、形态正常 ,为交接性逸搏性心律不齐 ,在长R -R间期之QRS波后 0 14~0 2 0s有一逆P- ,P- 深倒而尖。R1 ~R2 夹有两个P- 波 ,且R1 ~R2 与R4 ~R6 、R7~…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70岁。因反复哮喘伴浮肿 1月就诊。曾患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 :肺心病。心电图 (图 1)示 :P波规律出现 ,形态高尖 ,电压达 0 40mV ,P -R 0 18s,QRS 0 0 8s,长Ⅱ导联见房性早搏 (PAS)伴QRS波略畸形 ,PAS后连续数个P波形态转低平 ,有时呈逐渐恢复高尖形态的P波 ,P -P间距相等 ,P -R间期固定。心电轴 99° ,V1 ~V2 导联呈QS型 ,V3~V5导联R S <1,Ⅱ、Ⅲ、aVF导联ST段斜下型压低 0 0 5~0 10mV ,T波倒置、低平。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频发PAS伴其后窦性P波呈现房内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60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律失常。图示V5导联 ,P波直立 ,P -P 0 70s~ 0 76s。梯形图示多数P波被干扰 ,未能下传心室 ,能下传心室者 ,P -R恒定0 1 8s。QRS波有 4种形态 :①qRs型 :如R1、6、8、1 0、1 2~1 4 ,均系窦P下传 ,时间 0 0 7s,电压最高。②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型 :如R2、4、1 1 ,呈RS型 ,时间 0 1 2s;S波粗钝达 0 0 8s。其后T波直立。该型心搏配对间期不等 ,互差 0 2 4s,其间最大公分母平均值为 (1 69± 0 0 9)s(平均 36次 min) ,变异系数 (± 5 3 % )。③左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 ,5 7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就诊时心电图各导联QRS前均有P波 ,Ⅱ、Ⅲ、aVF、V3、V5导联P波倒置 ,aVL、aVR导联P波直立 ,PV1 负正双向 ,R -R间距均等 ,心率为 75次 min ,P -R间期 0 12s,心电轴正常 ( 64°) ,QRS波时间0 0 8s ,形态、电压均正常 ,ST段无偏移 ,T波正常。心电图诊断为房室交接性自主性心动过速图 1 房室交接性自主性心动过速讨论 交接性心律是由房室交接区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控制心室 ,同时激动还可逆传到心房 ,引起心房除极而产生P- 波。其除极方向指向左上方 ,额面P- 波电…  相似文献   

8.
10例陈旧性右室心肌梗死定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电图 (ECG)的表现在心肌梗死(MI)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与临床符合率约 60 %~ 70 % ,但与尸检符合率相差较远 ,右室梗死 (RMI)尸检 ,总发现率2 3 0 %~ 3 4 2 %。临床发现率仅 1%~3 % ,近年提高至 6%~ 7% ,常规心电图对RMI表达不佳 ,本文探讨头胸导联心电图对OMI的表达能力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OMI(合并RMI) 10例 ,年龄 2 7~ 69( 45 3± 2 5 8)岁 ,有典型AMI住院史 ,多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超声心动图(UCG)右室动度减弱或放射核素显影右室有缺损。方法 ①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加做V3R~ 9R,CL2、4…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34岁。因胸闷心悸伴心前区隐痛 3~ 4d就诊。临床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氏四联症。心电图 (图 1A)示 :各导联均未见P波 ,R -R间期基本相等 ,心室率 10 0次 min ,心电轴显著右偏 (+12 8°) ,各导联QRS波时限 0 12~0 16s,终末部粗钝 ,aVR呈宽矮挫折r型 ,V1 呈RsR′或M型 ,V2 ~V6 呈rS型 ,且V2 、V3导联S波增深。Ⅱ、Ⅲ、aVF的ST段压低 0 1mV ,Ⅱ、Ⅲ、aVF、V1 的T波倒置 ,Ⅰ、aVL、V2 ~V6的T波直立。加做S5导联 ,仍未见P波 ,QRS波时限增宽 ,R波振幅增高伴明显错折。为…  相似文献   

10.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常合并后壁AMI,为减少漏诊 ,除常规 12导联外应加作V7~ 9导联。本文对V1 ~V3ST段改变 ,V1 R波增高的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首次发作下壁AMI者 6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5 0~ 60岁。早期除常规 12导联外 ,已加作V3R ~V5R,V7~V8导联 ,并排除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前壁AMI等。在发病当天 ,以V1 R波增高、V2ST段抬高 ,除AMI心电改变外 ,后壁AMI均符合常规诊断标准。2 结果下壁AMI的 10例中V2 导联ST段抬高 8例 ,而…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13岁。因胸痛 5d ,于 2 0 0 1年 2月 2 4日入院。患者自 5d前原因不明的突发左侧胸部持续性闷痛 ,改变体位时加剧。临床诊断 :纵隔肿瘤。术前心电图 (略 ) :Ⅰ、aVL、V2 ~V4导联见病理性Q波 ,Ⅰ、aVL、V2 、V3导联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抬高 ,Ⅰ、aVL、V1 ~V6 导联的T波倒置达 0 4~ 0 8mV ,“呈冠状T波”。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入院诊断 :纵隔肿瘤。病理证实为 :成熟性畸胎瘤。术后心电图见 (图略 ) :Ⅰ、aVL导联病理性Q波无明显变化 ,V2 、V3导联异常Q波消失 ,变为rS型 ,Ⅰ、aVL、V2 ~…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14岁 ,阵发性心悸 2年。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图 1)示 :电轴 - 79° ,P波固定 0 0 8s ,P -R时限固定 0 12s,R -R间距 0 3 6s(频率约 167次 /min) ,QRS时限0 12s,Ⅰ导联呈qRs型 ,Ⅱ、Ⅲ、aVF导联呈rS型 ,SⅢ >SⅡ 、V1、V2 导呈R型 (R波有切迹 ) ,V5、V6 导联呈RS型 ,R/S <1(S波增宽 )。各导P -QRS -T波形态、振幅高低均呈交替性改变。图中QRS -T振幅交替改变显而易见 ,唯有P波振幅交替较难判定 ,TP有重合 ,无法精确判断P波形态。P -P间距恒定 ;P -R时限固定 …  相似文献   

13.
左房心律 (LAR)报告不多 ,其出现的临床背景十分广泛 ,诊断标准尚有不同看法 ,现将我们所见 10例报告于后。1 临床资料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7~ 76(平均40 .1)岁。健康体检发现 4例 (均无心脏疾病证据 )、冠心病 3例、室间隔缺损 2例、结核性脑膜炎 1例。诊断标准为[1 ] :①V6 (V5)导联P波倒置 ,额面P电轴在- 60°~ 15 0°之间。②P -R间期和QRS波无异常改变 ,心率和窦性者相近 ( 45~12 0bpm)。本组 10例中 ,PV5(V6 )、aVF全部呈倒置 ,P1 全部平坦 (等电位线 ) ,PaVR 直立6例、双向 3例、等电位线 1例 ;V1 …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16岁。因腹泻、呕吐 7d伴腹胀、四肢无力 1d入院。临床诊断 :急性胃肠炎、低血钾症。心电图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钾。补K 前心电图示 :P波形态正常 ,P2、5、8的PR间期 0 .2 6s,P3、6、9的PR间期 0 .36s,P1、4、7之后QRS波脱漏 ,其房室阻滞比例为 3∶2。除aVR、V1 导联外 ,余导联T波平坦或低平。QT间期为 0 .36s。V3导联U波振幅高于T波。心电图诊断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钾。补K 后心电图 (血K 4 .5 8mmol L) :PR间期 0 .16s,除aVR导联外 ,所有导联T波均直立。QT…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2 2岁 ,因阵发性心动过速 7个月入院。无其它心脏病史 ,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正常。心动过速 12导联心电图RR间期规则 ,频率 16 7次 /分 ,QRS波时限 12 0ms ,呈右束支阻滞 (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 ,V2 、V4、V5、V6呈RS形 ,R波起点至S波最低点 (RS间期 )≤ 80ms,V6导联R/S <1;V1、Ⅲ、aVF导联R波后见直立P-波 ,aVL导联R波后似见倒置P-波 ,RP-<P-R(图 1)。食管心电图见心动过速R波与P-呈 1∶1固定关系 ,RP-间期 =10 0ms(图 2 )。静注异搏定心动过速终止后窦性心律 12导联心电图QRS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64岁。因阵发性头晕、心慌3个月余 ,加重 1d来院就诊。体检 :神志清晰 ,痛苦表情 ,心浊音向两侧扩大 ,率慢。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电图示 :各导联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小f波 ,R -R间期绝对不等 ,心房率约为 3 75次 min ;Ⅱ导联中可见R2 ~R6的间距呈现渐短突长现象 ,且R1 ~R2 与R7~R8间距都较短 ,呈现周而复始 ,R5~ 6和R6~ 7间距大于 1.5s,RV5 SV1 >4.0mV ,ST水平压低 ,T波V1~ 3直立 ,V4~ 6 倒置 ,呈冠状“T”。心电图诊断 :①异位心律 ;②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交接性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气胸患者不同程度肺不张时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入选122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气胸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肺压缩程度分为三组。轻度气胸组:肺压缩1%~20%,共33例;中度气胸组:肺压缩21%~50%,共30例;重度气胸组:肺压缩51%~100%,共59例,分析各组心电图改变及意义。结果①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分别为:轻度气胸组24.24%(8/33)、中度气胸组50.00%(15/30)、重度气胸组61.02%(36/59),三组间存在差异(x2=11.50,p<0.01);②左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发生率分别为:轻度气胸组33.33%(11/33)、中度气胸组83.33%(25/30)、重度气胸组42.37%(25/59),三组间存在差异(x2=18.37,p<0.01);③左侧胸导联低电压发生率分别为:轻度气胸组9.09%(3/33)、中度气胸组30.00%(9/30)、重度气胸组10.17%(6/59),三组间存在差异(x2=15.12,p<0.01);④其余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气胸患者中,不同程度肺压缩时,心电图改变,如窦性心动过速、左侧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和左侧胸导联低电压的发...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66岁。因发现肺癌近 1月 ,意识不清 10d而入院。入院时心电图诊断为窦速 ,右心房增大。入院当日凌晨述胸疼、胸闷和明显压榨感 ,伴以大汗淋漓 ,血压下降。经抢救血压有所回升。急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AMI) ,可疑伴前间壁MI。 2h后终因血压再次下降抢救无效死亡。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窦律 ,HR 12 7次 min ,P -R 0 16s,QT 0 3 4s。电轴右偏 13 7°。②Ⅰ、aVL、V5~V7ST明显下移0 2~ 0 3mV。③右胸导联及相邻的V1 导联出现典型的弓背上抬 ,并成单向曲线。④V3R~V5R及V1 呈qR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2 7岁 ,2 0 0 0年 5月 16日肌注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 ,次日感觉“心里不舒服”来诊。图示常规 12导联PⅡ 直立、PaVR 倒置 ,PP 0 68s( 88bpm ,PR 0 18s)。各导QRS波形态、时间及电压正常。TⅠ、Ⅱ、aVF、V4~V6 呈“±”双向型。QT间期0 5 2s。心电图诊断 :窦律、T波改变、QT间期延长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为突出表现的一组急性病毒感染[1 ] ,可引起心电图ST -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U波异常已有报导[2~ 4] 。该病灭活疫苗为家鼠型 (Ⅱ型 )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  相似文献   

20.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二尖瓣口机械性梗阻而有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可使狭窄的二尖瓣口开放 ,从而使肺动脉高压得以缓解。本文根据心电图变化 ,对 10 0例行PBMV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检测的血液动力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以评价心电图V1导联R波变化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1 资料 选择 1993年 4月至 1999年 7月进行PBMV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ECG资料完整且无房颤者共 10 0例 ,男 33例 ,女 6 7例 ,年龄 18~ 6 2岁 (37± 6 8)岁 ,病程 1~ 30年 (6 8± 7 6 )年 ,随访 6~ 6 3个月 (2 6 2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