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细胞)体外成功建系,对人类胚胎发生和发育生物学、新药物开发、细胞和组织的移植等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近年干细胞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的胚胎来源、内细胞团分离、ES细胞培养体系、伦理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胚胎的原始生殖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全能性(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潜能.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以及其体外诱导分化为特定细胞、组织甚至器官的研究进展,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就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定向分化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胚胎的原始生殖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全能性(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潜能。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以及其体外诱导分化为特定细胞、组织甚至器官的研究进展,使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诱人的前景。就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定向分化及临床应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雌性生殖细胞缺乏所致的不孕症目前尚无根本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的研究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希望。随着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建系技术的日趋成熟,体外诱导ESCs/iPSCs生成雌性生殖细胞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已经有卵母细胞样细胞的形成,但所生成细胞的生殖生物学功能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近年来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发现及对其进一步的了解使获取更接近生理状态的卵子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几种干细胞及其在生殖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按其存在的不同时期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各种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目前已经在多种组织中发现成体干细胞的存在.最近许多临床、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子宫内膜中存在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来源可能是循环中的骨髓干细胞,或者由内膜部分残存的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目前认为许多子宫内膜异常所致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不孕症等均与内膜干细胞异常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未分化细胞系,在体外可以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所有细胞,能再现体内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和基因表达模式。包括3种类型:①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来源于受精卵发育至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②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 EG cells),来源于9.5-12.5日龄胚胎生殖脊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③胚胎癌细胞(embryonic carcinoma cells, EC cells),来源于恶性畸胎瘤的干细胞群。小鼠胚胎干细胞是唯一可以同时研究致突变物对未分化胚胎细胞和分化体细胞致突变性的细胞株,其对致突变物的敏感性因检测终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胚胎毒性检测方面,由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同时检测化学物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体外替代实验的预测符合率,有望成为化学物致畸试验的体外替代实验模型。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源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将更有助于提高化学物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体外预测符合率,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伦理学争议。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源性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周期中废弃胚胎建立人胚胎干细胞(hESCs)系。方法:收集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废弃的新鲜或冷冻胚胎,序贯培养至囊胚,机械分离内细胞团,接种于混合饲养层(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1∶1),传代培养。对稳定传代的hE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4、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核型分析、体内、外分化潜能鉴定。结果:①收集到59枚新鲜废胚,培养后获得14枚囊胚,分离11个内细胞团,贴壁、传代后建立5株hESCs系,均具备hESC特性。②收集到解冻胚胎19枚,培养后获得6枚囊胚,分离5个内细胞团,形成5个原代克隆,目前传至3~4代。结论:建立了PCOS源性hESCs系,为研究PCOS发病机理、筛选候选基因、基因定位及基因治疗等提供良好的生物学模型;废弃的新鲜及冷冻胚胎均可作为hESC建系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精原干细胞既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又能分化成精子,是雄性动物中唯一能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成体干细胞。它起源于早期胚胎的原始生殖细胞,表达一些相对特异的分子标记,其增殖和分化过程受到许多基因(GDNF、Plzf和c-Kit等)的精确调控。而且最近发现精原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在体外诱导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能干细胞。精原干细胞研究不仅能促进男性不育治疗的发展,而且在人类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按其存在的不同时期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各种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目前已经在多种组织中发现成体干细胞的存在。最近许多临床、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子宫内膜中存在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来源可能是循环中的骨髓干细胞,或者南内膜部分残存的胚胎千细胞发育而来。目前认为许多子宫内膜异常所致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不孕症等均与内膜干细胞异常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干细胞体内分化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干细胞曲细精管内移植与分化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常用的曲细精管内移植的方法有曲细精管注射法、睾丸输出管注射法和睾丸网注射法,各有优缺点。所移植的细胞可以为精原千细胞、体外分化的胚胎千细胞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及成体干细胞,从而为研究睾丸细胞功能、生物学特性及更好地保存个体基因组和治疗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提供强而有力的生物学工具。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讲 ,任何外源基因在载体介导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均可以转移至体细胞、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中。由于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 ,因此 ,经过遗传重组可以获得包括生殖系在内的任何转基因组织。现仅就其应用价值做一简述。一、揭示基因功能基因打靶是在胚胎干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技术手段。基因打靶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 。通过电穿孔将打靶载体转染胚胎干细胞 ,经过同源重组过程完成对活体细胞的特异的遗…  相似文献   

12.
目前,嵌合体技术已成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嵌合体小鼠模型主要用于基因功能、调控机制、致病机理等各方面的研究。要安全可靠地进行ES细胞和iPS细胞的各种应用性研究,首先需要验证细胞在体内向各种组织定向分化的能力,特别是生殖系传递的能力。而高效制备多能性干细胞生殖系传递的嵌合体小鼠,需要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个体水平以及制备方法等各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考虑,才能达到实验设计的最优化。制备嵌合体小鼠主要有注射法和聚集法2种方法,各有利弊,在整个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小鼠品系胚胎的分化潜能、选用远交系和杂交系的胚胎作为受体,同时要考虑ES细胞的遗传背景,选择低代次的远交系和杂交系的ES细胞或者iPS细胞,以及优选KSR培养体系。对于操作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全方位地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96年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和1998年人类胚胎干细胞第一次被分离出来,一直试图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制造一种胚胎干细胞(ES细胞),这种干细胞带有与某个患者完全一样的基因组,随着细胞的分化,能被用来组织修复和器官移植而无免疫排斥,即治疗性克隆技术.以往报道人的ES细胞都是来自辅助生殖技术中获得的囊胚的内细胞团.首次报道通过人类体细胞核移植(SCNT)得到的人ES细胞.  相似文献   

14.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POI发病原因复杂,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临床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目前,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及其外泌体(exosomes)已应用于治疗POI临床前的实验研究中,并取得一定疗效。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因其伦理争议在临床治疗中受到限制。外泌体可由干细胞分泌,并可携带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因子等多种物质,发挥与亲代细胞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总结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POI治疗方面的进展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提出其在该领域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IVF)周期中24h内不发生卵裂的第3天(D3)发育延缓胚的体外发育潜能,为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库提供新的材料来源。方法通过囊胚序贯培养法将卵裂期发育延缓胚培养至囊胚,观察囊胚形成率及囊胚质量。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卵裂球数、卵裂球对称性及卵裂球碎片比率的相关性。用免疫外科法去除滋养细胞,将得到的原代克隆接种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体外传代并鉴定。结果120枚卵裂期发育延缓胚培养出囊胚22枚(囊胚形成率18.7%)。第6天早期囊胚、囊胚、满囊胚、扩张胚、孵化胚及孵化后囊胚的比率分别为5.9%、23.5%、35.3%、23.5%、5.9%及5.9%。内细胞团分级及滋养外胚层分级均仅有1个为A级,其余均为B或C级。发育延缓胚的囊胚形成率与卵裂球数、卵裂球对称性相关,而与卵裂球碎片比率无关。获得内细胞团7个,原代克隆3个,成功培养出2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hESC),并具有hESC的生物学特性:碱性磷酸酶(AKP)、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4、肿瘤排斥抗原(TRA)1-60、TRA-1-81呈阳性;悬浮培养可形成拟胚体;在严重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可形成畸胎瘤;分别传45及35代后核型正常。结论部分发育延缓胚可以发育为囊胚,从而可为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提供新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96年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和1998年人类胚胎干细胞第一次被分离出来,一直试图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制造一种胚胎干细胞(ES细胞),这种干细胞带有与某个患者完全一样的基因组,随着细胞的分化,能被用来组织修复和器官移植而无免疫排斥,即治疗性克隆技术。以往报道人的ES细胞都是来自辅助生殖技术中获得的囊胚的内细胞团。首次报道通过人类体细胞核移植(SCNT)得到的人ES细胞。  相似文献   

17.
从着床前或围着床期胚胎中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发展为机体全部类型细胞甚至一个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是目前胚胎学、人体发生发育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各种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主要物种类型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的囊胚或早期人胚胎的未分化多能干细胞,有无限增殖和分化的潜力。其有正常的核型,高端粒酶活性及表现标志灵长类ES细胞的表面抗原的特性。在体外可保持未分化状态,培养4~5个月,仍具有形成来源于3个胚层所有组织的能力。此外,ES细胞还有种系传递功能(即参与受体胚胎的各种组织器官形成并可形成生殖细胞)和体外遗传学上的可操作性。从hES细胞建系方法,细胞系特征和建系条件的探讨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人胚胎干细胞(hES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的囊胚或早期人胚胎的未分化多能干细胞,有无限增殖和分化的潜力。其有正常的核型,高端粒酶活性及表现标志灵长类ES细胞的表面抗原的特性。在体外可保持未分化状态。培养4-5个月,仍具有形成来源于3个胚层所有组织的能力。此外,ES细胞还有种系传递功能(即参与受体胚胎的各种组织器官形成并可形成生殖细胞)和体外遗传学上的可操作性。从hES细胞建系方法,细胞系特征和建系条件的探讨3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具有多系谱分化的可塑性,是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通过各种调控、诱导手段从干细胞获得生殖细胞,为生殖细胞发生与发育障碍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希望。本文将探讨从各种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和卵巢干细胞(ovarian stem cells,OSCs)]获得生殖系细胞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