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道癌根治手术时,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两种方法对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45~65岁择期行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抽取其中50例采用单纯静脉全麻(组),其他50例再加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T1)、切皮后(T2),术毕拔管后(T3)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食道癌术根治时选用全麻和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能较好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降低,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均39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皮质醇(Cor)水平、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T1、T2、T3的Cor水平较低,苏醒时间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苏醒,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4):24-26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静脉全麻对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VLC)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拟行TVLC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BIS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B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C组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麻醉医生经验调整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药与血管活性药用量和拔管后不良反应(呛咳、躁动、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术中知晓)发生率及诱导前(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后5 min(T5)BP、HR、BIS值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药与血管活性药用量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躁动、呛咳、寒战、恶心呕吐、苏醒延迟)明显减少(p<0.05);与T0比较,B组T1时,C组T1、T4、T5时BP、HR明显降低,C组T2、T3时BP、HR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术中各时点BP、HR、BIS值波动明显减小(p<0.05)。结论 BIS指导静脉全麻可有效减少高血压TVLC患者麻醉药用量和循环波动,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时应用罗哌卡因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在术毕进行静脉镇痛。比较两组围术期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T1、T2、T3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低于对照组,七氟醚、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麻醉唤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h、4h、1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24h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低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减轻妇女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AP组和对照组各20例。TAP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分别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30ml;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评估并记录术后2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TAP组术中芬太尼用量(253.6±72.8μg)、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3±1.7min)、术后苏醒时间(6.3±0.9min)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5.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h、12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h及48h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TAP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TAP阻滞复合全麻明显减少术中芬太尼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和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先行硬膜外阻滞再行全麻;对照组仅用全麻。观察和比较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麻醉药使用量,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气管插管后、腹腔镜开始时、胸腔镜探查时、气管拔管即刻四个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应激反应小能,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术毕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镇痛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纤溶功能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水平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麻醉维持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效果、不同时间段[麻醉前(T1)、麻醉5 min(T2)、拔管后(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中观察组丙泊酚、维库溴铵用量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撤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 HR、MAPT1时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PA、PAI-1、D-D水平T1时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T2、T3时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速率(13.9%)、呕吐恶心率(16.7%)、躁动率(8.3%)低于对照组(36.1%、38.9%、27.8%)(均P0.05)。结论:子宫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效果好,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患者纤溶功能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快速康复食管癌外科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食管癌外科的麻醉管理.比较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静脉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及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年龄≤70岁、ASA分级Ⅰ~Ⅱ级、无严重合并症的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160例,按信封法分为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分别监测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插管后(T_1)、切皮后(T_2)、术毕拔管后(T_3)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维持用药量,术毕麻醉恢复情况,术后情况.结果 T_1~T_3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或<0.01).研究组普鲁泊福、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药量[(580.52±102.71)、(12.19±3.22)、(1.31±0.15)mg]均显著少于对照组[(845.28±155.23)、(20.71±2.59)、(2.54±0.08)mg](P<0.05).研究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能较好地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降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8例限期手术的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全麻组(B组),每组29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气管插管时、胸腔探查时、术毕拔管时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与麻醉前比较血浆皮质醇、胰岛素、血糖、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麻醉前及同时段A组比较,血浆皮质醇、血糖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与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27.59%)心肌缺血患者在术中有5例ST段及T波有所改善;B组6例(20.69%)术中均无改善,且有2例术前无心肌缺血术中出现ST段、T波改变。A组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比B组少(P<0.05),且苏醒快。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状况、苏醒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组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10min(T0)、麻醉后1h(T1)、手术结束后1h(T3)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时两组患者皮质醇、CRP均明显高于T0时,但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两组患者皮质醇、CRP均高于T1时,但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时两组患者MAP、PaCO2均升高,但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中起效快,苏醒质量高,对患者血压、呼吸循环功能、应激反应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硬腰二点法和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IL26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点穿刺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A)组和全麻(B)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5 min(T3)、气腹后30min(T4)各时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IL26浓度并记录HR、SBP、DBP值。结果术中A组血糖、皮质醇、IL26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升高(p<0.05)。结论硬腰二点法较全身麻醉能较好地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高策 《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678-3681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细胞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后均在腹腔镜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和术后48 h(T4)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TH2)以及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T1、T2、T3和T4时Th1细胞亚群和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h2细胞亚群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观察组患者T1、T2、T3和T4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免疫细胞及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激状况、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14例,简单随机法分为静脉组和复合组各57例,静脉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麻醉维持给与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建立气腹前5min(T1)、建立气腹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质量,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h时应激状况[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A)、血糖(Clu)],术前和术后6h、24h、48h时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复合组T2、T3时HR、MAP值均低于静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静脉组,拔管15min、30min后Steward评分高于静脉组(均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h两组外周血Cor、ALD、Glu水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全麻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优劣。方法 12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组和全麻组,每组各60例。连续监测两组患者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麻醉前(T0)、截石位(T1)、仰斜位(T2)、术中1 h(T3)、术中2 h(T4)及术毕(T5)记录各组数据,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完全清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全麻组出现6例体温低并术后苏醒延迟,CSEA组在手术3 h后有2例患者主诉全身疲乏,难以忍受肾区的显露。结论在患者状态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可以做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首选,患者条件差,预计手术时间长则选择全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n=40):七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异氟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分别监测记录术前(T0)、切皮时(T1)、手术探查时(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及两组停药至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和苏醒期躁动、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p>0.05),但A组易于控制BIS(脑电双频指数)值。A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说话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1)且两组均无苏醒期躁动及术中知晓。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是较为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插管全麻后使用1%丁卡因表麻及1%利多卡因粘膜下浸润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麻醉管理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慢性鼻窦炎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局麻联合全麻组(C组)与单纯全麻组(S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手术。而C组在手术开始前以及手术将结束时予以1%丁卡因20 ml湿润棉片行鼻道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2 ml粘膜下浸润麻醉。S组不给予任何局麻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T3)、麻醉清醒拔管后5 min(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复苏时间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T1Ⅱ慢性鼻窦炎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局麻联合全麻组(C组)与单纯全麻组(S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进行手术。而C组在手术开始前以及手术将结束时予以1%丁卡因20 ml湿润棉片行鼻道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2 ml粘膜下浸润麻醉。S组不给予任何局麻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T3)、麻醉清醒拔管后5 min(T4)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硝酸甘油用量,复苏时间及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T1T4时点的心率、血压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麻醉剂用量和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5)。C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且清醒后镇痛效果较好,较少出现躁动(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的基础上应用丁卡因表麻及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有效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提高苏醒期舒适度,具有良好的麻醉可控性。  相似文献   

18.
梁桂玲 《中国保健》2005,13(14):29-29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并保留术后镇痛应用于食道癌根治手术的良好效果.方法ASAI-II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复合组(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40例,对照组(单用静吸复合麻醉)40例.复合组先行T4~6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5%~1.8%利多卡因4ml,同时静点平衡液300~500ml,确定麻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术,术中以间断静注维库溴胺维持并每隔1小时注入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混合液5~7ml,术毕向硬膜外输入镇痛液镇痛,对照组全麻诱导同复合组,术中以持续吸入安氟醚1.5%~3%和间断给予维库溴胺维持,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药物用量、循环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复合组全麻苏醒时间和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但复合组术中循环功能明显比对照组稳定,血压升高大于基础血压15%仅3例,心率增快且超过15次/分4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和14例(P<0.01).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食道癌根治手术时可减少全麻药用量,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少,术中管理方便,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术后清醒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围术期心肌酶及心电图ST段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OPCAB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对照组为单纯全麻组,在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24 h(T2)、48 h(T3)4个时间点抽取血样测定血浆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并记录患者1~7d心电图ST段的动态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转为体外循环.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K、CK-MB、cTn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监测显示观察组术后ST段抬高导联数3 d内较术前均有所增多,在术后第4天开始下降,术后第7天已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各时间点增多均较观察组更明显,在第5天开始下降,但一直较术前高(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ST段下移的导联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为OPCAB围术期心肌提供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梦来 《现代养生》2014,(24):75-76
目的:比较乳腺癌手术中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乳腺癌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中全麻,观察组予腰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血压、呼吸和心率改变,分析术后清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切皮、淋巴结清扫和气管拔管时对照组各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术中全麻用量多于观察组(P<0.05),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拔管和苏醒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Steward苏醒评分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躁动和咽痛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乳腺癌术中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效果优于单纯全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效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