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鼻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在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中起核心作用,然而,在临床实际中,有些AR患者存在CS依赖,也有相当一部分AR患者应用CS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对吸入CS无反应,从广义来讲可称之为类固醇抵抗性AR。类固醇抵抗(steroidresistant,SR)是AR患者中较为特殊和“反常”的一类患者,由于CS在临床上应用广泛,SR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研究这一亚群患者对CS治疗反应低下的机制,对深入认识CS治疗AR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复杂,神经-免疫机制是其重大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NS)接受来自外周的免疫炎症信号,将其整合并传出至外周靶器官,实现对免疫系统的精准调控,这构成AR的中枢-外周双向网络。支配鼻腔黏膜的神经末梢接受外界刺激后释放神经肽,与肥大细胞(MC)、嗜酸性粒细胞(EOS)、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等核心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构成AR发病的外周神经-免疫网络,P物质、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介素U(NMU)、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R的神经-免疫机制以及神经肽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AR)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干扰正常的工作、学习并加重经济负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认为AR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运动所处的环境及运动模式的不同,对AR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耐力型室外陆地运动可增加人群AR的患病率,而游泳和室内陆地运动并不会增加人群AR的患病率,此外,耐力型室外陆地运动、速度与力量型室外陆地运动和冷空气环境中运动明确会加重AR患者的症状。而国内AR指南并未给出明确的运动指导。本文旨在介绍不同运动模式对AR症状及患病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而对AR患者及健康人群提供运动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上下气道炎性疾病具有相关性的观点逐渐被认可,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报道也证实二者共存性较高,但上下气道炎性疾病的具体相关性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以上气道炎性疾病为代表的变应性鼻炎(AR)、慢性鼻-鼻窦炎(CRS)以及以下气道炎性疾病为代表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发现AR、CRS患者中很多伴发BA,而BA患者中也常常伴发AR、CRS,且症状往往较重。大量研究和文献表明,上下气道炎性疾病往往共存于同一患者,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本文就流行病学、作用机制及治疗三个方面,对上下气道炎性疾病相关性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上下气道炎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和预防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滴鼻灵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滴鼻灵系我科经验方,结合我们多年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人参、苍耳子、辛夷、丹皮、黄芩、鹅不食草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AR,allergicrhinitis),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1,2]。自1981年Seigel等[3]首先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对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而对AR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中药制剂对其影响报道较少。我们采取红细胞C36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试验,对AR患者红细胞系统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初步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OD1与NOD2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13例AR患者下鼻甲黏膜及1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下鼻甲黏膜样本中NOD1、NOD2的表达。另外收集5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及5例AR患者下鼻甲黏膜,采用体外组织块培养方法,观察糖皮质激素对NOD1和NOD2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NOD1和NOD2mRNA及蛋白在AR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D1与NOD2在上皮层和黏膜固有层都有表达。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用糖皮质激素刺激后,AR患者鼻黏膜中NOD1和NOD2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NOD1和NOD2作为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可能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NOD1和NOD2的表达而达到治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AR)和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对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不断了解与深入,目前认为该方法可能是惟一通过调节免疫机制从而改变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并且可以在治疗停止之后获得长期疗效。综述了SIT对AR和哮喘的同步控制和远期疗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及分析对比,认为SIT在治疗AR和哮喘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预防AR向哮喘进展。但是,SIT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鼻黏膜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和CD4+T辅助细胞( CD4+T help cells,Th),是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应性鼻炎(AR)作为鼻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鼻腔黏膜接触各种异体抗原而产生的鼻黏膜过度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惟一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参与抗原的摄取、处理、递呈,启动并影响下游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方向和强度,因此,DC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过程中扮演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本文从DC在鼻黏膜免疫的作用、活化、迁移、自身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的产生、Th细胞反应、与鼻黏膜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在AR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al immunotherapy,SIT)中的作用机制,多角度阐述DC在AR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X40及Bcl-2在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23例AR患者(AR组)和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OX40及Bcl-2的表达,并分析OX40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AR患者鼻黏膜中,OX40及Bcl-2的表达都显著上调,除CD4 T细胞外,均在鼻黏膜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呈显著性表达(均P<0.01)。平均吸收度值(A值)OX40为0.239 4±0.033 5,Bcl-2为0.237 3±0.042 1,与对照组相比,均P<0.01。AR患者鼻黏膜中OX40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9 0,P<0.05)。结论:AR患者存在OX40共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Bcl-2在鼻黏膜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AR)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2(Th2)淋巴细胞过度活化而引起的一种鼻腔黏膜非感染性炎症型的疾病,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由于近年来患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AR。维生素E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不同的疾病,有基础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E与AR有着重要的联系,它可以减少免疫变态反应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维生素E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其与AR之间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维生素E在AR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前后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及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的变化及IL-5在A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6例AR组患者SIT前后和对照组35例血清中IL-5含量的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检测SIT前后30例AR患者和对照组35例鼻黏膜中Eos浸润情况。结果 SIT前AR患者血清中IL-5含量(56.32±19.30)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12±8.40)ng/L和SIT 1年后AR患者(19.04±10.80)ng/L;SIT前AR患者鼻黏膜中Eos浸润数26.08±8.90/HP明显高于对照组3.74±2.40/HP和SIT 1年后AR患者4.94±2.78/HP。结论 IL-5可能通过调节Eos而参与AR的发病机制及病情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变应性气道炎症的研究转向关注上皮损伤与下游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而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上皮衍生的细胞因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是变应性炎症疾病的主要开关,在变应性鼻炎(c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 37(interleukin 37,IL 37)是IL 1家族新发现的细胞因子,通过降低循环和器官细胞因子水平而成为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天然抑制因子。本文主要就IL 37靶向TSLP减轻AR炎症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疾病。机体肠道内有大量菌群维持肠道免疫稳定,当肠道菌群失衡时易诱发AR在内的多种炎性疾病。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相关理论,根据“肺-肠轴”的关系研究肺-鼻-肠间的机制,并整理总结针刺联合艾灸干预AR相关肠道菌群、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针灸治疗AR提供新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AR)是由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鼻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s)作为一种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RRs),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机体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A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TLRs作为治疗靶点在AR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TLRs激动剂可作为免疫制剂或免疫佐剂,在AR的免疫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发TLRs激动剂在临床上的可能价值,本文总结了TLRs激动剂在AR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鼻内滴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e rhihitis,AR)的常用方法,而鼻内局部类固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经过治疗104例AR患者,发现鼻内滴药的时间,影响AR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测定是反映气道炎症的无创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辅助诊断哮喘,但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中预测和诊断哮喘的应用未得到普及。研究表明,AR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经及时或正规治疗的AR会使哮喘恶化的风险增加3倍。而高FeNO值是预测AR患者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变量,能够识别AR合并哮喘的患者。近年研究表明高的FeNO值暗示下气道炎症的发展,本文就FeNO在AR伴或不伴哮喘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旨在筛查或识别AR人群中哮喘的发生,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R的治疗原则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宣教。毫无疑问,避免暴露于变应原是AR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常难以做到。以第2代抗组胺药和鼻内皮质类固醇为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类最为常见的变应性疾病,患者人数占全世界人口的10%~20%[1],在我国11个大中心城市AR的患病率达到8.7%~24.1%[2],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此外,AR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等关系密切,10% ~ 24%的AR患者伴有哮喘[3],尽管新一代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较好地控制了部分AR患者的症状,但仍未控制其发病率和流行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大量有关AR发病机制的研究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远大于我们目前对其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胸腺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64例AR患者和16例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外周血中TARC及Eotaxin-2水平。结果①AR患者血清中TARC及Eotaxin-2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均值分别为0.476±0.038、2.661±0.902,与NAR组比较OD均值为0.425±0.030、1.055±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9、2.731,P<0.05)。②轻度持续性AR患者与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TARC OD均值分别为0.450±0.035、0.490±0.0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0,P=0.011),而与N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3.080,P=0.010)。③轻度持续性AR患者与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Eotaxin-2 OD均值分别为2.660±0.900、3.13±1.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8,P=0.032),而与N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4、5.900,P=0.034)。④AR患者血清中TARC与Eotaxin-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80,P<0.01)。结论 TARC及Eotaxin-2在轻度持续性AR及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可能因TH2反应导致AR的发生,但其增高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