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86例重症脑卒中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实验组(肺部感染)和对照组(无肺部感染),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吸烟、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COP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卧床时间10d均为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吸烟、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COPD)、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卧床时间10d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应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5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56例并发肺部感染,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医院感染,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除主要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外,依据不同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将2010-07—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比较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意识状态、卧床时间、基础疾病、饮食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或昏迷、卧床>1周、伴糖尿病、伴COPD、鼻饲饮食是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全面的护理,减少细菌存留的时间与数量,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现象,对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并发肺部感染对预后的影响,寻求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对39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89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基础病、病种、意识障碍、侵入性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2.7%,高龄、意识障碍、原有糖尿病、心脏病、侵入性检查、治疗及卒中史患者其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肺部感染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控制院内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对患者基本情况、合并基础性疾病、临床治疗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71岁、病程>3周、临床存在意识障碍、出血性脑卒中、有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行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等均为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各因素内部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是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综合患者基本情况、合并基础性疾病、临床治疗等情况有效防治,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400例,并发肺部感染65例,感染率16.25%。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高龄、住院时间〉3周、有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史、低白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并发肺部感染组病死率8.4%,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1.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26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急性脑卒中患者2696例,查出医院感染病例318例,36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分别为11.79%和13.54%,年龄、并发症、住院时间、功能障碍、卧床、应用抗生素均与医院感染有明显关系.结论 脑卒中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年龄、并发症、住院时间、功能障碍、卧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均能增加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 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0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同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178例,感染率17.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7.30%)、泌尿道(21.35%)为主;单因素分析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等是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7d)、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尽可能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22例,其中肺部感染组61例,非感染组61例,回顾性分析2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组年龄、住院时间、NIHSS、卒中病史、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卒中类型、侵入性操作、糖尿病、COPD、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卧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房颤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好转、治愈率均小于非感染组,恶化、自动出院例数大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时间、NIHSS评分、既往卒中病史等11项;此外,肺部感染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故应重视肺部感染并尽量控制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对57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与同期55例急性脑卒中无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组的吞咽障碍评分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血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数值则低于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组既往患心脏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史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感染组接受侵袭性操作者显著高于非感染对照组。结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侵袭性操作、心脏疾病、高血糖和低白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4-01我院158例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后有无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对照组(9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年龄、气管切开时间、NIHSS评分、脑卒中类型、合并COPD、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呈正相关,其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t(p)=—0.359+0.751×年龄+0.124×NIHSS评分+1.271×气管切开时间+0.207×脑卒中类型+0.833×合并糖尿病+1.238×合并COPD+1.470×侵入性操作。结论年龄、NIHSS评分、气管切开时间、脑卒中类型、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侵入性操作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肺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病情恶化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为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5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病情、意识、吸痰、吞咽功能、留置胃管等因素有关。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原因,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可减少感染率,降低病死率,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5.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和预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01~2007-03我科收治的290例卒中患者中院内肺部感染者的病原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院内肺部感染率35.9%,病原菌中G-菌占63.7%。G 菌32.2%,真菌4.1%。高龄、住院时间长、呼吸机的应用、气管切开、病情危重、基础病等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论述。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对象,对其并发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以下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措施和方法的差异。结果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降低、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及咳嗽反射能力受损、用药不当是导致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感染控制和尽早康复更为有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肺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病情恶化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为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提供一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资料1.病例选择(1)急性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2)肺部感染诊断符合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发病前无肺部感染表现,入院后48 h至发病2周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病原菌特点,探讨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入院后的调查研究,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中从26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分离了细菌190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5.8%,真菌占13.2%。治愈196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9例,放弃治疗25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易感因素,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200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9%.肺部感染达95.4%.卧床、意识障碍程度、高龄、肺部基础病、食物反流是其易感因素.结论 积极控制肺部易感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意识障碍病人早期抗炎治疗,是预防医院感染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加重病情,影响肢体功能恢复,也是导致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院2006-01~2009-12收治的56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同期78例急性脑卒中无肺部感染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后,以利于提高脑卒中的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