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行有氧训练及腹式呼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测定干预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呼气中期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FVC、FEV_1、FEV_1/FVC、MMEF及PEF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降低(P<0.05),6MWD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腹式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鲍青青  刘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0):1472-1477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及营养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病人体适能和全身肌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病人120例,按照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予以抗阻训练以及营养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 < 0.05);且观察组病人的心功能水平、功能体适能水平、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对心血管病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病人实施抗阻训练结合营养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功能水平以及体适能水平,提高全身肌肉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联合信念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本院老年病房收治的COPD患者84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教育联合信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和出院12周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出院前1 d,观察组的COPD基本知识、呼吸功能锻炼方式、运动方式、营养配比、适宜食物种类、6MWT测试方法、负面情绪控制方式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MMEF、PEP、6MWT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育联合信念干预在老年COPD住院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升老年COPD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院后肺功能状况及日常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康复期CO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6 min步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6 min步行运动训练,并分别于出院后6个月对2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6 min步行运动距离明显大于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步行训练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6 min步行运动训练能提高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气道廓清技术治疗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4周后,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肌肌力、膈肌功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肌力,增强膈肌功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重度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OPD中重度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运动耐力(6MW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法联合立式呼吸体操可提高COPD中重度患者运动耐力,促进其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2-15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干预方案,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两组均干预12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LVEF、FVC和FEV1/FVC比值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LVEDD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6MWD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患者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χ2=4.180,P0.05)。结论 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可使更多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从抗阻运动训练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设计的流程图在老年病人肠道准备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结肠镜检查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结肠镜检查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流程图进行肠道准备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最终纳入56例,对照组最终纳入55例,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估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依从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失败率为17.86%(1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2%(23/55)(P < 0.01)。观察组BBPS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饮食准备、服药准备和运动准备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恶心、腹胀和头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流程图应用于老年病人肠道准备,有助于提高老年病人肠道准备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的COPD健康管理。2组均定期随访1年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aO2)、6 min步行距离、凯特(CAT)评分,以及医嘱依从性、疾病知晓率、急性加重率、吸烟人数比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明显升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大,CAT评分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加重率、吸烟人数比例明显降低,疾病知晓率明显升高,对照组吸烟人数比例明显降低,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康复干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15例中重度COPD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指导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观察组58例患者给予肺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干预后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及6MWD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年平均复发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总卧床时间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活动、抑郁焦虑及总均分数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重度COPD患者实施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肺康复能够增强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杨晓芸  刘淑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6):3240-3245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宁夏人民医院呼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2015年就诊的CO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肺康复锻炼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9个月时,评估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肺功能。结果 干预后6、9个月时,试验组肺康复锻炼频率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CAT)评分低于对照组,肺康复锻炼行为阶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9个月时,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肺康复锻炼行为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斐斐  陈丽华  张雯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4032-403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肺康复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测量肺功能、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53、43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住院时下降(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P<0.05);6个月后FEV1、FEV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与评价在围术期使用深呼吸训练器对缓解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7年1—12月期间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围术期(术前5 d~术后7 d),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前5 d~术后7 d(术后6 h开始训练)使用深呼吸训练器给予呼吸功能锻炼的强化干预。临床观察指标:术前(5 d、1 d)、术后(1 d、4 d、7 d)的用力肺活量(FVC)、1 s呼气量(FEV1)及最大深吸气量(I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同时麻醉医生使用改良床旁肺部超声(improvement of bedside ultrasound lung examination protocol,BLUE)方案在床边进行动态检查,观察有无肺膨胀不全、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FVC、FEV1、IC水平均明显升高,PaO2、PaCO2、SaO2水平均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也较短。 结论 使用深呼吸训练器对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术前、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能确切有效的改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从而降低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围手术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景秀梅  张敏  盛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578-1581
目的探讨长距离快走锻炼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介入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长距离快走锻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心率、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代谢当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CO2排出量、峰值摄氧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9作频率、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长距离快走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介入术后病人的血压水平、心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92例稳定期D组(按GOLD 2018分组)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行肺功能锻炼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FEV1、FVC)、临床症状评分(CAT)、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2组病人FEV1、FV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改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6MWD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CAT、mMRC、SCRQ评分均减少,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肺功能锻炼联合噻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D组COPD病人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组方法进行研究,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0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2分的老年COPD患者74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有效率、不良用药反应、6个月COPD急性加重再入院率;发放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抑郁程度,呼吸困难量表(mMRC)问卷评估呼吸困难程度,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生活质量,测定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6个月COPD急性加重再入院率为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HAMD评分、mMRC评分、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COPD稳定期伴焦虑抑郁效果确切,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PICC围置管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9.
甘学军 《河北医学》2016,(11):1779-1782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只给予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和治疗28d时,测定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结果:治疗后28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能力,同时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