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估血清一氧化氮(NO)在预测胎膜早破(PROM)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法对正常孕妇与PROM孕妇血清NO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及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血清NO对早期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浓度,探讨其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P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PROM患者55例,相同孕周健康孕妇40例;PROM患者40例,相同孕周健康孕妇40例,进行血清HMGB1检测,PROM及PPROM患者分娩后胎盘胎膜病理检查。结果PROM及PPROM组孕妇血清中HMGB1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t=10.15,9.92,P〈0.01);但PROM及PPROM组孕妇血清中HMGB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PPROM组中存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者比无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HMGB1含量明显升高(t=7.25,P〈0.05)。结论HMGB1在PPROM及孕PROM孕妇血清中浓度升高,对P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term after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t PROM)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统计其妊娠结局,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8. 84%(45/156);不良妊娠结局组孕期体重指数(BMI) 25 kg/m~2、破膜至分娩间隔时间 24 h、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8 mg/L、阴道清洁度Ⅲ~Ⅳ级、B族链球菌感染及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发生率及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胎膜早破孕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BMI 25 kg/m~2、胎膜MMP-9水平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时CRP 8 mg/L、阴道清洁度Ⅲ~Ⅳ级、B族链球菌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均为影响t PROM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t PROM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高,临床应重视孕期体重超重、高CRP、高MMP-9水平及孕产期阴道微生态不佳的孕产妇,降低t PROM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24例妊娠28~37周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5.00%(31/124),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42%(3/124),其中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细菌培养均为阳性。31例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的孕妇中,大肠埃希菌为16例,占51.61%(16/31),其余菌种均为1~2例,且发生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均为大肠埃希菌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母婴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1(IL-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及与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集的PROM组孕妇120例(PROM组)、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6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IL-6、IL-1、G-CSF、血浆LBP水平;并按照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患者分为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PROM组孕妇的取血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PROM组孕妇的宫颈扩张、宫颈长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PROM组孕妇的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组孕妇的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孕妇(P0.05)。结论 PROM孕妇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较足月妊娠孕妇升高,相关因子与PROM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本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早破纽)及正常孕妇各48例(对照组)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于分娩后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组中,其破膜时间越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密切,且随破膜时间延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并分娩的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55例(观察组)及同期无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经病理检查又分为绒毛膜羊膜炎亚组38例及非绒毛膜羊膜炎亚组17例,两组CRP、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d后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白细胞计数仅轻度下降(P>0.05).结论 检测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对自发性早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单胎自发性早产病例96例,另随机选取足月分娩64例。分娩后胎盘送病理组织学分析有无绒毛膜羊膜炎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自发性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及中重度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破膜至分娩时间及羊水性状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宫内感染是自发性早产的重要原因。胎膜早破后长时间保胎治疗可以导致或加重绒毛膜羊膜炎。  相似文献   

9.
饶芸  李江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1876-1878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对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50例胎膜早破(PROM)患者分为阴道分泌物正常组和异常组,分析比较阴道分泌物结果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PROM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率达65.78%(296/450)。PROM阴道分泌物异常组期待治疗时间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绒毛膜羊膜炎、剖宫产率均较阴道分泌物正常组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后,两组新生儿感染率和产褥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OM与生殖道上行感染密切相关。孕前及孕期作阴道分泌物检查、治疗阴道炎症可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减少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范建辉  崔金晖  李萍  滕奔琦  侯红瑛 《新医学》2011,42(10):663-665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胎膜早破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临产前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其中早产胎膜早破组(pPROM)、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作为研究组,正常足月妊娠组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胎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胎膜的炎症情况,分析胎膜组织中iNOS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结果:3组胎膜中均有一定程度iNOS表达,iNOS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中,pPROM组胎膜中的iNO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胎膜中的iNOS表达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1)。结论:iNOS在pPROM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这种高表达可能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产妇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frizzled-related protein-5,SFRP5)、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 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HCA)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 年6 月~ 2021 年8 月河北生殖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72 例足月PROM 并发HCA 产妇(HCA 组),120 例足月PROM 未发生HCA 产妇(非HCA 组)和51 例足月妊娠未发生PROM 产妇(对照组)。检测血清SFRP5,TIMP-1 和HMGB1 水平,分析其与PROM 产妇发生HCA 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RP5,TIMP-1 和HMGB1 诊断PROM 产妇发生HCA 的价值。结果 HCA 组血清SFRP5(7.53±1.42 mg/L)和TIMP-1(102.35±16.67 ng/ml )水平低于非HCA 组(10.23±2.11 mg/L,185.23±29.42 ng/ml)和对照组(15.23±3.06mg/L,242.13±32.6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87.726, 423.352,均P < 0.05);血清HMGB1 水平(10.25±3.26ng/ml)高于非HCA 组(6.02±1.41 ng/ml)和对照组(3.06±0.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968,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示PROM 破膜时间≥ 48h[OR=2.208,95 % CI=1.466 ~ 3.326)], 阴道检查次数≥ 3 次[OR=1.540,95% CI=1.206 ~ 1.968)],SFRP5 < 7.53mg/L[OR=1.657,95% CI=1.220 ~ 2.250)],TIMP-1 < 102.35ng/ml[OR=1.826,95 % CI=1.275 ~ 2.613)] 和HMGB1 ≥ 10.25ng/ml[OR=1.809,95 % CI=1.237 ~ 2.647] 是PROM 产妇发生HCA 的危险因素(均P < 0.05)。SFRP5,TIMP-1 和HMGB1 诊断足月PROM 产妇发生HCA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31 和0.747,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33,高于单独指标(Z=5.822,5.611,5.274,均P=0.000)。结论 PROM 产妇血清SFRP5 和TIMP-1 水平降低,HMGB1 水平升高,且与HCA 发病密切相关。SFRP5,TIMP-1 和HMGB1 可作为HCA 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孕妇的血液指标检查结果,探讨ICP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分娩的120例ICP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10μmol/L<总胆汁酸(TBA)<40μmol/L者为轻度ICP组(70例),TBA≥40μmol/L者为重度ICP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正常分娩的100例无ICP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孕妇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记录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孕妇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重度ICP组更明显,且较轻度IC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孕妇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IC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孕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胎儿窘迫、羊水污染(羊水Ⅱ~Ⅲ度浑浊)、早产率、Apgar评分≤7分、围生儿死亡、新生儿需要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胎儿窘迫外,重度ICP组孕妇高于轻度ICP组;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及终止妊娠平均孕周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ICP孕妇相关生化指标升高及凝血功能指标异常均对母儿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重度ICP。做好孕期ICP诊断及监测,可能对改善围生儿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探讨相关因素,并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选择羊水正常80例为对照组,羊水过少8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宜及早终止妊娠,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末梢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诊断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单胎早产孕妇,根据分娩后胎盘组织学检查结果,存在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者210例列入对照组,无炎性反应60例列入健康对照组。210例产妇羊水浑浊、胎盘的胎儿面明显颜色发暗以及表面呈黄绿色、有异味的立即测定其产妇及新生儿末梢全血CRP及白细胞(WBC),并在抗生素治疗3d后再次测定末梢全血CRP浓度。以60例胎盘健康无异常的产妇生产时常规检查产妇及新生儿为对照。结果经过组织学检查诊断证实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CRP测定值均明显升高,与60例健康对照组之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RP升高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抗生素治疗3d后,末梢全血CRP的测定浓度明显下降,与用抗生素前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末梢全血CRP测定不仅仅常用于儿童急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也适用于孕产妇的上行感染,是诊断产妇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同时,可以尽早地进行CRP定量监测,以减少感染引起的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孕期管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和母婴结局,并观察分诊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孕妇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结果早孕建卡总数12073人,剖宫再孕数1254人,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12例。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中,5例(41.67%)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评分好,无新生儿窒息。其中二甲综合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均为Ⅰ型,超声评分<3分,术中出血量500~1500 mL,子宫切除1例;三甲专科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Ⅰ型1例,Ⅱ型3例,超声评分3~9分,术中出血量1000~2500 mL,子宫切除1例;三甲综合医院收治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Ⅱ型1例,Ⅲ型3例,超声评分均≥10分,术中出血量1000~2500 mL,子宫切除3例。结论做好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的孕期管理、及早识别、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并将孕妇纳入危急重症孕产妇管理体系,严格随访追踪,适时转诊终止妊娠,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凌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8):1475-1476,148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围产结局。方法选择159例ICP孕妇,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型50例,重型109例,比较不同实验室指标分组及不同分型ICP的围产结局。结果甘胆酸(CG)≥64.43 pmol/L组患者较CG<64.43 pmol/L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中显著增加(P均<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0 U/L组与ALT<250 U/L且AST<250 U/L组比较及总胆汁酸(TBA)≥40μmol/L组与TBA<40μmol/L组比较,前者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轻、重型ICP不良围产结局比较后发现重型ICP患者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型ICP患者(P均<0.05)。结论应根据ICP分型及时对症处理治疗,从而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期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民勤县中医院进行早孕建档的61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孕期给予常规检查(A组)与规范化诊疗和管理(B组)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围产儿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A组31例,B组30例。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低于A组(P<0.05),流产、妊娠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和贫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产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低于A组(P<0.05),但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双胎输血和胎儿畸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母婴同室率、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入NICU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期实施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且可降低胎儿的生长受限发生率,提高母婴同室率和1 min、5 min Apgar评分,显著改善双胎妊娠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期控制体质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1日-2014年7月31日孕检被确诊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由助产士门诊根据孕妇的体质量和营养状况制定详细的饮食方案。比较2组分娩前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改变情况、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增加的体质量和BMI≥6kg/m2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围生期羊水过多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少对照组。 结论 体质量控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质量在合理范围内波动,能明显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性别对产妇泌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正常足月妊娠产妇250例进行评定。分男婴组与女婴组,观察2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采用泌乳指标的观察研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女婴组的产妇心理状态差的例数较多、泌乳量也相应减少。结论医务人员应对生女婴的产妇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根据不同状况提前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