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及骨转换特点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150例绝经后T2DM住院患者测定骨密度(BMD)后分为骨量正常(NP)、骨量减低(DP)和骨质疏松(OP)组.登记年龄(Age),绝经年限(LOP),糖尿病病程(YSM),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血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雌激素(E2).结果 ①绝经后T2DM人群OP发病率54%;②绝经后T2DM并发OP患者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比较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胰岛素和E2水平明显降低(P<0.05);③OP组患者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比较CTX-Ⅰ、TRACP5b、BALP等骨转换指标明显升高(P<0.05);④CTX-Ⅰ与腰椎2~4、股骨颈BMD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大转子、粗隆间BMD无明显相关性;TRACP5b、BALP与腰椎2~4、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BMD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LOP、血糖、YSM、FIns和E2水平可影响绝经后T2DM患者骨量;该人群骨重建特点为高转换型,骨吸收标记物TRACP5b可作为早期预测绝经后T2DM骨量减少及OP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束婷婷 《实用老年医学》2022,(12):1273-1276
目的分析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诊疗的150例OP病人为绝经后O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骨量正常的150名绝经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骨密度(BMD)、25(OH)D、TRACP-5b、PINP、β-CTX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OP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25(OH)D及骨代谢指标对OP的诊断效能。结果OP组血清BMD及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RACP-5b、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绝经后OP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BMD呈正相关,TRACP-5b、PINP、β-CTX水平与BMD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含量降低及TRACP5b、PINP、β-CTX水平升高可能是造成绝经后OP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四个指标单独用于诊断OP的AUC分别为0.82、0.87、0.82、0.70,联合诊断效能达到0.90。结论血清25(OH)D、TRACP-5b、PINP、β-CTX可联合用于诊断绝经后OP,为临床预防、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05例,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骨密度(BMD),根据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n=55),糖尿病合并OP组(T2DM+OP,n=50)。另选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Irisin水平。结果 T2DM+OP组、T2DM组与NC组血清25(OH)D、Irisin水平依次升高[(8.07±1.98)vs(14.82±2.35)vs(25.89±5.23)ng/ml,P0.05],[(110.48±12.63)vs(205.79±9.14)vs(283.62±19.17)n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D(L1~4)与血清25(OH)D呈正相关(r=0.392,P0.05);BMD(Neck)与血清25(OH)D、Irisin呈正相关(r=0.762,r=0.69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risin、25(OH)D与HbA1c是BMD(Neck)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Irisin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BMD下降及O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密度(BMD)、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46例T2DM患者,根据BMD进行分组,其中骨质疏松组72例,骨量减少组84例,骨量正常组90例。检测各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b、NLR与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女性绝经年限更长,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NLR水平更高,25羟基维生素D[25(OH)D]、股骨颈BMD、腰椎BMD、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Hb水平更低(均P<0.05)。与骨量减少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女性绝经年限更长,FPG及HbA1c值更高,25(OH)D、股骨颈BMD、腰椎BMD、Hb、CTX及P1NP水平更低(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正相关(P<0.001),NLR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PTH)蛋白水平及rs10500783、rs1050078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200例,根据T2DM病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骨密度(BMD)检查结果分为A组(糖代谢骨代谢正常组)、B组(糖代谢正常骨代谢异常组)、C组(T2DM骨代谢正常组),D组(T2DM骨量异常组)。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P、C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高效相色谱法(HPLC)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双能X线(DEXA)法测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TH蛋白水平;Sequenom法测rs10500783、 rs10500784两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A组和B组绝经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D组年龄、绝经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相比,C组和D组FPG、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B组TG水平明显降低,D组TG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对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折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7年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492例(T2DM组),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398名(NC组)。运用超声骨密度仪(QUS)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量两组骨强度指数(SI)、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采用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计算10年任何重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MOF)、髋部骨折概率(PHF),比较两组SI、BMD、PMOF、PHF及骨代谢标志物。采用多元回归分析PMOF、PHF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BMD和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NC组相比,T2DM组SI、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血清1型胶原交联β-C-末端肽(β-CTX)降低(P0.05或P0.01),HbA1c、PMOF、PHF和甲状旁腺素(PTH)升高(P0.05或P0.01);(3)NC组DXA和QUS两种方法T-值(≤-2.5)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QUS法T-值(≤-2.5)发生率低于DXA法(P0.05);(4)T2DM组QUS法较DXA法针对FRAX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更强(37%vs25%,98%vs 9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及PINP、β-CTX是PMOF的影响因素,SI和β-CTX是PHF的影响因素。结论跟骨定量超声和骨代谢标志物可能是评估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折风险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T2DM合并骨质疏松(OP)的发病机制及与鸢尾素(Irisin)、骨膜素(sPostn)、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治疗的≥55岁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120例,按照T值≤-2.5为OP,-2.5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BM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丢失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增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绝经年龄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是低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使用雌激素、长期饮用牛奶、维持一定体重对骨量值有保护作用.此外,绝经后OP妇女的血清1α,25(OH)2D3和25(OH)D3含量均明显低于非OP妇女,血清1α,25(OH)2D3含量与BMD值呈高度相关(r=0.693,P<0.01).骨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表明,绝经后OP表现为高骨转换型,维生素D与PTH状态,以及DPD/Cr等均是评价绝经后OP患者的重要指标.结论 妇女绝经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过程,而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低下是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维护骨骼健康,应维持其底物25(OH)D3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2DM患者绝经后Dickkopf-1(Dkk1)蛋白表达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绝经后T2DM女性50例(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NGT组)女性50名,检测临床代谢指标。ELISA测定血清Dk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GT组比较,T2DM组FPG、2hPG、果糖胺(FMN)、HbA1c、血P水平升高[(5.47±0.73)vs(9.26±2.38)mmol/L,(6.37±0.62)vs(16.66±3.27)mmol/L,(239.74±36.54)vs(337.66±87.31)μmol/L,(6.23±0.92)%vs(8.70±1.76)%,(1.11±0.12)vs(1.24±0.16)mmol/L;P0.01];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密度[BMD(Femur)]水平降低[(30.25±7.41)vs(19.27±5.07)ng/ml,(35.37±6.83)vs(22.00±5.26)nmol/L,0.87(0.80,0.95)vs 0.80(0.61,0.90)g/cm2;P0.01];Dkk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09.37±32.35)vs(232.97±39.31)pg/ml,P0.05]。相关分析显示,Dkk1蛋白表达与血P呈正相关(r=0.301,P0.05),与BMD(Femur neck)呈负相关(r=-0.349,P0.01)。BMD(Femur)与FPG呈负相关,与OC呈正相关(r=-0.344、0.26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3是BMD(Femur)的影响因素。结论 Dkk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绝经后BMD降低及血P升高,OC、25(OH)D3等骨代谢指标降低,以此为靶点,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