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人经期杂症甚多。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曾先后诊治了“经前湿疹”、“经前消渴”、“经后腹痛”各1例,现摘录如下。一、经前湿疹张某,女,26岁,未婚,职员,1989年8月28日初诊。自述每逢经前3~5日,颜面、手足即出现湿疹,并伴奇痒难忍,月经过后此症消失,伴口渴喜冷饮、胸胁胀满,乳房胀痛,身倦乏力,遇热遇风则重,得凉则轻。已1年有余,经多方医治罔效,本次月经为8月26日。查:舌尖赤、苔白腻。脉弦细数。该患性格内向,平素急躁易怒,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  相似文献   

2.
文摘荟萃     
经前口疮(附115例报告经前口疮指女性月经前期发作的一类复发性口疮。认为占女性口疮大部分的经前口疮并非口腔的独立疾病,而属经前综合征症状之一。115例中:病期最短4个月,最长23年,1例发作于经前14天,114例发作于经前10天内;64例在病期内妊娠,其中51例口疮停止发作,9例呈不规则发作,4例每月照样复发;7例在病期进入更年期,其中3例症状加剧;绝经的4例中,3例呈不规则发作,1例按月发作,3年后改为不规则发作;除3例为口炎型口疮外,余为轻型口疮,未发现腺周口疮型;其合并症包括精神、体液潴留、头痛、皮肤粘膜等症状,并于经后消失,但在经期推迟者,病程常延长,病情也有所加剧。根据中医理论,经前水肿、头痛、口疮等与经期关系密切,是冲任失调所致,故三者可用同一方剂治疗。对本组51例采用(广东名老中医岑鹤岭)治疗经前水肿、头痛的处方(当归、地榆、白芍、丹参、兔丝子、骨碎补、淫羊霍、丹皮、侧柏叶、石斛),于每  相似文献   

3.
经前泄水在《傅青主女科》中有详细记载,言“湿气乘血海”水自阴道出也。经前泄水是指行经前二、三日阴道先泄水而后经潮之证。经前泄水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尚不清楚。本病发生于有月经来潮的女性,检索国内文献,病名为经前泄水报道的共5例,最大1例46岁[1]、最小1例为32岁[2],平均年龄39岁,病因及发病机制因虚、瘀致水湿不运、流注下焦,经前血海将潮动之际而迫水湿下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前痤疮患者40例,以杷叶牛蒡汤为基础方治疗,经前10天开始服药,每天1剂,连服7剂后停药,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按上述方法服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3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杷叶牛蒡汤治疗经前痤疮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拟栝蒌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2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lop年至lop年目拟括篓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23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消本组233例中,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25岁,以月至45岁者发病人数最多;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临床表现:经前15天以上胀痛者63冽,经前10至14天胀痛者对例,经前4至9天胀痛者72例,临经前后几天胀痛者sl例;胀痛并有硬块者130例;单侧乳房胀痛147例,双侧胀痛肪例;经前情绪急躁、易愤怒者%例;无情志波动、随周期而胀痛者135例;确诊为乳腺增生者112例,无明确诊断者121例。2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法。药用全括笑rog,紫范战,醋美术、当…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经前期综合征18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前期综合征,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分属“经前情志异常”、“经前乳胀”、“经前头痛”、“经前泄泻”、“经前口糜”等。我们自1996-1999年,辨证分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188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加味逍遥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前乳房胀痛是以每值经期或经前乳房胀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自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69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麦芽治疗经前乳房胀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生麦芽治疗经前乳房胀痛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及效果生麦芽 2 0 0 g放入砂锅内 ,加水 30 0 ml,煮沸后文火煎煮 2 0 min,倒出液体 ,再加水 2 0 0 ml,沸后再煎 1 0 min,倒出液体。两液混合 ,早晚分服。每次经前 3天连服 3剂。共服 3~ 5个月经周期即可获愈。笔者应用本方治疗 72例 ,痊愈 53例 ,好转 1 7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7%。典型病例刘某 ,女性 ,32岁 ,1 996年 6月 2 0日初诊。自述经前 3天乳房胀痛 5年 ,严重时有少量乳汁溢出 ,经期症状逐渐减轻 ,经净自愈 ,未治疗。予上方3剂 ,连治 4个月经周期而愈 ,…  相似文献   

9.
疏肝活血冲剂治疗经前口疮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前口疮即女性每遇月经来潮之前发作的一类复发性口疮。临床较常遇到,由于其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至今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2年来,笔者采用本院研制的疏肝活血冲剂治疗此类患者43例,并以34例同类患者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对诊断为经前口疮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年龄15~48岁,平均30.23±9.27岁;病程1年以内5例,1~5年19例,  相似文献   

10.
老一代名医王慎轩专长妇科,现将其治疗痛经的经验整理如下: 一、痛经的辩证规律: 王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判断痛经的特征。 1、痛的时间经前或经期痛为实证,经前胀痛多为气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法:柴胡、赤芍、枳壳、郁金、川楝子、当归各10g,青皮8g,路路通10g,6剂,经前水煎服。胸胁胀痛不移,加丹参15g;经前腹痛者,加益母草20g;便溏加白术、云苓各12g;性情急躁易怒、口干咽干者,加丹皮、栀子各10g;2年以上不孕者,平素加服逍遥丸。治疗结果:42例中,7年不孕者1例,5年不孕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治疗经前失眠症127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已明  陈东成 《陕西中医》2003,24(5):422-42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经前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经本症 1 2 7例。结果 :总有效率 97.6%。提示 :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舒肝解郁 ,而使血海通调 ,魂得安藏 ,对经前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段富津教授治疗经前腹痛有丰富经验,现列举其治疗经前腹痛验案,以示段富津教授的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经前腹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前综合征治验四则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王仕鑫(266300)关键词:经前综合征经前综合征是妇女月经来潮前出现各种不同表现的病证。笔者在随张子义老师应诊中,谛观聆听训诲,深受教益。吾师擅治妇科杂证,尤其对经前病的治疗潜心精研数年,现仅选四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在妇科临床中,运用《金匮要略》中的竹皮大丸治疗经前烦乱不安证,每获良效。兹择验案两则,供同道参考。例一孙某,女,34岁,已婚,1988年10月诊。每次经前5~6日起,自觉心中烦乱不堪,经后1日自愈,如此反复已两年。经多方治疗,效果甚微。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月经周期正常,量多色红,饮食、二便尚可,舌红、苔微黄而干,脉数。辨为阳热偏盛,冲气扰  相似文献   

16.
四物汤治产后病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2001年2月26日诊,产后水肿年余。辨证:面色黄白,舌暗淡易剥为血虚;经前腹胀暖气为气滞;经血少有血块,经前肿胀加剧为血瘀。诊为气滞血瘀之产后浮肿。治拟养血活血,行气利水。方用四物汤合五皮饮加减:熟地15g,当归12g,赤、白芍各12g,川芎10g,益母草15g,香附15g,茯苓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7.
暖胞消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庶红  孙慧婧 《河北中医》2000,22(7):495-496
1992~ 1 998年 ,我们应用暖胞消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并与少腹逐瘀汤治疗做对照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 [1 ]。1 .1 .1 病史 育龄妇女 ,曾有生产、流产、宫腔内手术史 ,或放置宫内节育器。1 .1 .2 症状 下腹部疼痛 ,小腹坠胀发凉 ,腰骶部疼痛 ,经前或经期加重 ,身体倦怠易疲劳。经前有排便痛 ,疼痛每在劳累、久站或性交后加重。月经频发或量过多 ,或不孕 ,带下量多、色白或黄、有臭味。1 .1 .3 妇科检查 宫颈肥大或糜烂 ,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 ,宫旁及附件区有…  相似文献   

18.
“痛经汤”治疗痛经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运用自拟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行经腹痛 11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12例中年龄 14~ 2 6岁 6 0例 ,2 7~ 32岁2 4例 ,32~ 4 0岁 2 0例 ,4 1岁以上 8例。未婚 32例 ,病程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2 1年。临床表现为经前或行经下腹腹痛 ,月经量少 ,气滞甚者连及两胁 ,乳房胀痛 ;胸闷泛恶 ,经行不畅 ,经色黯红 ,有血块。舌暗红、脉弦。血瘀为主者 ,经前经期腹痛或痛难忍 ,拒按。经色紫黯血块多、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边有瘀点。脉沉实或弦涩。2 治疗方法2 1 治则 理气止痛 ,活血祛瘀。方…  相似文献   

19.
王欣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6):373-373
患者 2 3岁 ,因经前股部丘疹伴瘙痒反复发作 5个月于 2 0 0 0年 5月 31日来诊。患者初潮年龄 1 2岁 ,痛经史 9年 ,月经周期正常 ,量中等 ,色暗红 ,时有血块 ,经行下腹坠胀 ,腰部酸痛并伴恶心呕吐。自诉近 5个月来 ,工作压力大 ,心情不畅 ,每次经前 2周左右双股部出现皮疹 ,痒甚 ,月经过后自行缓解 ,待下次经前再次发病。否认家族遗传史 ,无既往史。系统查体无异常 ,双股三角区密集丘疹 ,对称分布 ,色鲜红 ,豆粒大小 ,皮温略高 ,舌暗红 ,苔黄 ,脉弦数。根据皮疹与月经周期的特异相关性诊断为月经疹。治则 :疏风散热、凉血活血为主兼以疏肝理…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 ,临床以乳房肿块及疼痛为特点 ,笔者自 1 998年~ 2 0 0 2年用自制乳增消胶囊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组共 1 4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及对照组 7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 2 0~ 45岁 ,平均 38岁 ;病程 3个月~ 2年 ;伴乳房胀痛者 5 9例 ,其中经前乳房胀痛、经后减轻者 43例 ,伴月经失调者 2 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 0~ 5 0岁 ,平均 38岁 ;病程 2个月~ 2年 ;伴乳房胀痛者 5 5例 ,其中经前乳房胀痛、经后减轻者 40例 ,伴月经失调者 1 9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