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发伤中的胸部创伤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部创伤以致伤原因分为胸部锐性伤和胸部钝性伤.胸部锐性伤与胸部钝性伤相比,具有较低的死亡率.这与其损伤面积小及合并损伤的器官少有关.而胸部钝性伤往往多见于多发伤,是多发伤中的致命伤,其损伤面积大,往往存在着多器官损伤.多发伤50%~70%有胸部创伤[1],在多发伤的救治中,胸部创伤影响其各个环节的治疗,如急救、重症监护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2.
31例严重多发伤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3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漏诊情况并探询其可能的原因.多发伤漏诊31例,ISS均≥16分,占多发伤(共195例)的15.9%.颈椎及颈髓损伤是严重多发伤最易漏诊的损伤部位,重视严重多发伤的漏诊对降低病死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伤是青、中年人群的主要致死因素.在非战时,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等非常多见,常导致严重的多发伤.颅脑损伤在全身各部损伤中约占15%[1],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于第二位.以颅脑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在临床中屡见不鲜,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如何有效控制多发伤的原发损伤,遏制其恶性进展,提高救治成功率,需要具备一套规范化的处理方法和治疗手段.损害控制外科技术的提出,为此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汽车驾驶员胸部损伤62例的临床资料,认为驾驶员胸部损伤病情凶险、多发伤多.应重视多发伤救治,纠正浮动胸壁并及时发现处理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张斌 《创伤外科杂志》2007,9(5):471-472
充分认识多发伤患者胃肠黏膜损伤机制甚为重要,胃肠黏膜损伤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重点阐述了多发伤状态下胃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基础及其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容积CT扫描在严重多发伤快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坠落伤24例,钝器伤10例,刀刺伤6例,爆炸伤4例.根据患者当时受伤情况及可疑损伤部位均及时行全身64排容积CT扫描.结果 本组7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头、胸部均有损伤30例,头部损伤16例,胸腹盆部均有损伤10例,四肢及头部损伤14例,全身软组织损伤2例.平均扫描耗时约10.2 s.64排容积CT各向同性特点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其能准确地对组织器官的损伤情况及损伤程度进行术前诊断及评估.结论 64排容积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快速评价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搬动,避免了影像重叠与遗漏,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较为完整、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评估严重多发伤患者伤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急救模式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时,由于颅脑损伤的特殊性,导致此类患者预后通常较差.多发伤合并颅脑伤的发生率约在60%以上,其死亡率高达35%~40%,而单纯颅脑伤仅为10%,不含颅脑伤的多发伤为20%;有颅脑伤的多发伤,其休克发生率高达26%~68%,而单纯颅脑伤仅为2%~3%[1].因此应提高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多发伤中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与胸部损伤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病房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存在颅脑损伤、颈椎损伤和(或)胸部损伤的266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为8.77%,合并胸部损伤的发生率为35.77...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多发伤后早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探讨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对伤后早期发生MODS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临床问答     
《创伤外科杂志》2007,9(2):99-99
问题1:多发伤定义?解答:多发伤(polytrauma mulitiple trauma)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但均指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在损伤程度、抢救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都有特殊性。但没有明确的损伤解剖部位及损伤严重度的统一量化标准,无法进行比较,且争议较多。1993年10月中华创伤学会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对多发伤定义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多发伤是与单发伤(isolatedinjury)相对而言;(2)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称为多发伤;(3)多发伤严重程度:视ISS值而定,凡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如此既有解剖部位的规定又有严重…  相似文献   

11.
及时诊断胸骨骨折及其合并伤对多发伤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摄片和CT检查.笔者对2011年6-9月入住急诊ICU的多发伤患者3例,应用床旁超声快速诊断胸骨骨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59岁.致伤原因: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交通伤1例.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分别为25,32,41分.3例均有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和胸腔积液,其中2例合并颈椎骨折,1例颈、胸、腰椎多发骨折,且伴有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多发伤(polytrauma mulitiple trauma)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但均指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在损伤程度、抢救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都有特殊性。但没有明确的损伤解剖部位及损伤严重度的统一量化标准,无法进行比较,且争议较多。1993年10月中华创伤学会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对多发伤定义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多发伤是与单发伤(isolated injury)相对而言;(2)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称为多发伤;(3)多发伤严重程度:视ISS值而定,凡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如此既有解剖部位的规定又有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4)单一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不应使用“多发伤”一词,必须冠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腹部多脏器伤”、“多发骨关节损伤”等。  相似文献   

13.
多发伤患者肠道损伤早期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发伤中腹部闭合性肠道损伤常因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被掩盖,给临床诊治造成一定困难.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总结1995-2004年我院收治和外院转来的34例多发伤患者肠道损伤早期漏诊误诊的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视多发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在临床创伤患者中愈来愈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与传统创伤相比,现代创伤事故在致伤机制上有了很大的差异.传统创伤以打击、摔跌为主,致伤能量低,单发伤多.而现代创伤以交通伤、高空坠落伤、爆炸伤为主,致伤能量高,多为多发伤.多发伤伤情复杂且严重,病理生理反应急剧,它并不是几种损伤的简单叠加.对多发伤的临床研究表明,多发伤除了具有创伤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而且涵盖了外科基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需要临床急救与创伤工作者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单个危险因素,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引起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多发伤患者死亡率为9.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ISS≥16分、创伤后心脏骤停、低血压、急性肺损伤(ALI)/ARDS、机械通气、低体温、肺部感染、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高钠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ARF)、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MODS、入院第1天输液总量≥5 L等危险因素与多发伤患者死亡密切相关(P<0.01).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严重颅脑损伤(GCS≤8分)、ISS≥16分、创伤早期心脏骤停、MODS(受累器官数≥3个)及感染性休克等是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认识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恰当的临床对策,可能是降低多发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多发伤指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较严重可能危及生命.与疾病或单部位伤不同,多发伤涉及多部位、多系统,尚未见明确的多发伤病历书写和诊断规范,但教科书提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仍然适用于多发伤的病历书写和诊断[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颅脑交通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损伤部位及其损伤程度的分布特点,探讨不同损伤部位及程度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入院的1 026例颅脑交通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以中青年居多(78.07%),且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为3.62:1),合并伤以胸部损伤为主(46.69%).相关性分析表明GCS、年龄、颌面部损伤、胸腹损伤与GOS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CS、肺损伤是G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低GCS评分、高龄、严重肺挫伤预示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而四肢、骨盆等部位的损伤则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工程塌方、高处坠落等所致多发伤多为高能量损伤,病情危重,处理不及时或漏诊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合并颈髓损伤的多发伤,早期救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笔者2009年2月-2012年2月救治合并颈髓损伤的多发伤患者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3~72岁,平均43.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 120 min,平均55 min.7例均有昏迷史,昏迷时间30 min~ 24 h.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皮带绞伤1例.  相似文献   

19.
交通伤骨折的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沂 《中华创伤杂志》1996,12(3):173-174
对我院1980年以来治疗交通伤所致骨折的经验综述如下.一、交通伤骨折的特点1.多发骨折多见:机动车损伤为一种高速高能量损伤,除可能发生多发性损伤(包括颅脑、躯干脏器损伤)外,常有多发骨关节损伤.我院统计360例多发骨关节损伤中[1],交通伤100例,...  相似文献   

20.
王伯珉  张武鹏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3):239-240,I0001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工业以及高层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多发伤发生率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若处置不规范,常可增加伤残率和病死率。重视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入院后的规范处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强化培训,建好各级医疗体系、各阶段的急诊救治工作,可以提高多发伤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等。规范地处理多发伤患者的骨与关节损伤,可以明显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满意度,最大程度恢复其机体功能。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多发伤患者的骨与关节损伤,为进一步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