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配合基础治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好,可以作为临床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赵现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43+46-43,46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凝血酶和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12月本院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静滴及凝血酶500U溶于20ml0.9%氯化钠溶液中,口服3次/d,同时加磷酸铝凝胶20g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静滴及凝血酶500U溶于20ml0.9%氯化钠溶液中,口服3次/d治疗。并按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2、9、3例,总有效率为91.18%(31/34);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4、11、9例,总有效率为73.53%(25/34)。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高,止血效果明显,而且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严利桃 《北方药学》2012,9(3):18-1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3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的17例患者持续泵注生长抑素,口服凝血酶及静脉输注奥美拉唑,对照组(B)的15例患者只输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结果:A组17例患者中12例显效(70.6%),2例有效(11.8%),1例无效(6%);B组15例患者中7例显效(46.7%),2例有效(13.3%),6例无效(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8.2±4.5)h,对照组为(32.7±7.3)h,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用生长抑素、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中,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护理,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小,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次/d,生理盐水250ml冲洗胃腔后,注入凝血酶5000u(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4h后抽出胃内容物,若为血性胃液,重复上述灌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次/d,生理盐水250ml冲洗胃腔后,注入云南白药3g(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4h后抽出胃内容物,若为血性胃液,重复上述灌洗。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凝血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凝血酶、西咪替丁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凝血酶和西咪替丁辅治。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1%,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590,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凝酶与西咪替丁。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入院后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凝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及83%,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酶联合云南白药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泮托拉唑静滴,治疗组加用凝血酶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7%和76.0%(P〈0.05)。治疗组的平均输血量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63±0.47Uvs2.47±0.76U,6.48±1.52dvs8.61±2.37d,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和试验组(48例,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2)试验组PLT、PCT分别为(265.0±11.3)×10^9/L、(25.5±5.2)%,对照组为(232.5±10.9)×10^9/L、(21.4±5.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试验组止血成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3±10.2)h、(7.0±1.4)d,对照组为(46.5±10.9)h、(11.2±2.6)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在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评价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止血速度快、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输血量减少。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08-2109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1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凝血酶与奥美拉唑等治疗,35例)和观察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奥曲肽,46例),比较两组输血量、再出血发生率(48h)、病死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输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血凝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胃管注入。观察患者胃液颜色、pH值、大便颜色、潜血等。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36例中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胃液pH值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两组常规止血药物使用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有98例在3天内止血,对照组68例3天内止血,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98/106)和63.2%(69/106),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9.51±6.23)h、(43.79±10.25)h,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凝血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较单用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组病例给予扩容及调整水电解质紊乱,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2次/d;静脉滴注止血芳酸0.5g,1次/d,重度贫血者予输血。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再应用凝血酶2000单位加生理盐水15mL口服,2次/d,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组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生理盐水100mL,3次/d口服。结果通过观察证实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组可更有效地控制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比常规奥美拉唑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曲肽(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输血量及48h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显著,止血速度快、输血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