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对其进行鼻内镜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采用鼻腔冲洗器冲洗)和观察组(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愈率(56.7%)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增高(83.3%),P<0.01;与对照组的有效率(86.7)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增高(96.6),P<0.05。与对照组治愈的17例患者的平均上皮化时间(91.6±7.8)d相比,观察组治愈的25例患者的平均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62.3±5.7)d,P<0.05。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用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行鼻腔冲洗对鼻腔黏膜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利用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采用鹅不食草加味制成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术后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采用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mg冲洗.并对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术腔上皮化和黏膜生理功能恢复快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行鼻腔冲洗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鼻腔的方法,缩短了临床疗程,减少了鼻内镜复查次数,提高了治愈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冲洗组32例,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1~2次/天,持续6个月;对照组37例,术后不行鼻腔冲洗,其余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疗效对比。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冲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氯化钠注射液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可减轻术后的炎性反应,促进分泌物的排除,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组。对照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采用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黏膜上皮化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相近,P> 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种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炎症,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接受鼻内镜术后的35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75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局部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其疗效。结果:根据鼻内窥镜手术疗效标准,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及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治疗组(40±5.06)d,对照组(47±2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缩短鼻腔粘膜上皮化时间及减少慢性鼻窦炎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收治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6例,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术后每天采用9%氯化钠溶液冲洗1-2次,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30d、90d、180d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2%、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78.79%、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滴鼻和服用抗生素基础上,给予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操作便捷,且可有效缩短病症恢复周期和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鼻窦内窥镜术后玉屏风散鼻腔冲洗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琴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9):73-74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鼻腔冲洗,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疗效.方法将行鼻内镜手术的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术后用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中洗,对照组28例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腔黏膜、血痂、窦口和鼻腔通气情况,并制定评分标准。结果加味玉屏风散冲洗液组和对照组于手术后第2天,其各项指标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于手术后第4、6、8、10天,其各项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在促进黏膜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窦内窥镜术后用加味玉屏风散;中洗液冲洗鼻腔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术后冲洗鼻腔对黏膜的修复功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连续应用6~8周,对照组未进行鼻腔冲洗.结果 治疗组治愈例,好转例,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愈例,好转例,总有效率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冲洗鼻腔,利于鼻内黏膜的修复,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Ⅱ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0例作为治疗组,行内镜鼻窦手术后,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菊胶囊口服,并设120例Ⅱ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对比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术腔上皮化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75例,好转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治愈50例,好转4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9.2%;头痛头昏、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肥大、鼻腔分泌物四种症状及体征变化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腔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复发率4.5%,明显少于对照组7.9%(P〈0.01)。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应用香菊胶囊对鼻腔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减少复发率,可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2月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手术,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出血发生率;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中出血平均量、黏膜上皮化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性介质指标。结果:用药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中出血平均量、黏膜上皮化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性介质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用药组炎性介质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中和术后出血,加速黏膜上皮化,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5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眼)和对照组(20眼),鼻内镜下实施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组局部使用小剂量丝裂霉素,观察两组术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4%,对照组治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826)。结论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应用丝裂霉素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无水乙醇灌洗法介入治疗肾囊肿502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的不同注射方法治疗肾囊肿的效果。方法将982例囊肿分为2组,治疗组(灌洗组)502例,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加无水乙醇灌洗;对照组(传统组)480例,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术后3月、6月、12月、18月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肾囊肿经无水乙醇治疗后3月、6月、12月、18月复查: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81.0%、87.3%、91.0%、93.0%;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7.9%、82.1%、86.8%、88.9%;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 cm囊肿治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肾囊肿无水乙醇灌洗法是一种高疗效、疗程短、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世飞  蒋正举  安伴 《贵州医药》2009,33(6):493-49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EGF和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1)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OX-2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比在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要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较正常鼻黏膜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VEGF在复发性鼻息肉和初发鼻息肉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VEGF COX-2和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895)。结论VEGF和COX-2是参与调控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提示它们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鼻腔冲洗器加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无鼻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二组为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鼻腔冲洗器加入3%高渗盐水,要求患者每日进行两次鼻腔冲洗治疗,并辅以一定的短期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后的临床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鼻腔冲洗器加3%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小安  蔡云香 《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07-108,110
目的探讨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愈合时间(40.2±5.2)d,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愈合时间(26.3±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显著,术后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鼻腔冲洗剂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分析观察,认为鼻腔冲洗剂的合理选择是鼻内镜鼻-鼻窦手术后恢复期治疗的重要临床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鼻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冲洗液,依次为海水,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注射液药水,中药水,最后生理盐水或清水(纯净水),半年为期限;对照组:生理盐水。追踪半年观察比较其手术疗效即观察其粘膜修复情况和鼻腔粘连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粘膜修复时间和鼻腔粘连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鼻窦炎患者术后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鼻腔冲洗,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比较吸收性明胶海绵附云南白药粉与传统的藻酸钙联合油纱条用于内镜鼻窦手术后填塞的效果。方法对双侧病变基本对称,手术范围基本相同的2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右侧鼻腔以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观察组),左侧鼻腔以藻酸钙+油纱条填塞(对照组)。术后1d抽取对照侧填充物,观察侧吸收性明胶海绵附云南白药粉保留至术后1周第1次内镜复查时清理。鼻腔冲洗,鼻喷糖皮质激素等其他局部处理双侧鼻腔相同。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记录两侧鼻腔术后当天(填塞期)、术后第1天(抽取左侧填充物时),术后第2天(抽取左侧填充物后)患者鼻痛、鼻堵程度、分泌物、渗血、流泪量,以及术后内镜复查术腔恢复情况,(干痂、分泌物、反应膜、黏膜水肿、囊泡、窦口阻塞)并对两组上述11项观察项目评分和上皮化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除外地患者失访2例外,余21例完成2~20个月的随访。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鼻痛,术后当天流泪评分,观察组〈对照组(z值分别为-3.575、-3.546、-2.736,P值均〈0.05);术后第1天渗血评分,观察组〈对照组(Z=3.075,P〈0.05);术后1周术腔干痂评分,观察组〈对照组(Z=-2.103,P〈0.05);其余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侧术腔平均上皮化时间为(8.69±1.9)周,对照侧为(11.75±1.8)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14t=5.63P〈0.05)。结论吸收性明胶海绵附云南白药粉可减轻患者鼻腔填塞期的不适,并可避免专门撤除填充物造成的痛苦和出血,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促进术腔恢复方面较传统方式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防粘连液预防小儿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后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加用手术防粘连液,对照组仅予鼻用糖皮质激素,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出现鼻腔粘连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鼻腔粘连2例(3.2%),对照组出现鼻腔粘连8例(1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防粘连液能有效预防小儿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后出现鼻腔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应用中药鼻渊洗剂行鼻腔冲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在术后采取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腔冲洗疗法,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用中药鼻渊洗剂冲洗。两组鼻腔冲洗方法相同,同时加强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管理。连续随访6个月,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85%(P〈0.05)。结论应用中药鼻渊洗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进行鼻腔冲洗,效果满意,可提高手术的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