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固相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2140例住院患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HBsAg阳性198例,HBsAg浓度在5Mg/L以下的有43例,占总数的2.01%,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72%。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5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4%).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可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和HBV-DNA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73例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147例,通过荧光定量法和微粒子酶免法对HBV-DNA和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相关性。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39例(53.42%)患者HBV-DNA〉107拷贝/mL;其中,C、D组抗-HBs水平以及D组HBeAg和抗-HBe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V-DNA水平与抗-HBs呈负相关(r=-0.662),与HBeAg和抗-HBe呈正相关(r=0.531,r=0.820)。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102例(69.39%)患者HBV-DNA〈104拷贝/mL,HBV-DNA与抗-HBs水平呈负相关(r=-0.572)。结论不同血清学模式之间其HBV-DNA水平与血清学标志物含量的分布特征并不相同,临床工作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年龄组人员19639例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检测结果按年龄组和结果模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7 91例,占总检测人数的4.03%(791/19639),主要分布在10~29岁年龄段;HBsAg、抗-HBe、抗-HBc三项同时阳性1619例,占总检测人数的8.24%(1619/19639),15~64岁年龄段阳性率较高且各年龄组的阳性率较接近,并且明显高于0~9岁年龄段;HBeAg、抗-HBc二项同时阳性4 2例,其中0~4岁年龄组占36例,主要是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幼儿HBV感染;有保护性抗体抗-HBs的占56.72%(11140/19639);HBV-M五项全部阴性占23.29%(4575/19639).结论 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2.93%(2540/19639);有保护性抗体抗-HBs占56.72%;未受乙肝病毒感染者占23.2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分析CMIA法对HBV感染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中检出211例乙型肝炎,CMIA法检出220例,ELISA法检出174例,CMIA法检测HBV感染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CV值低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阳性率与ELISA法...  相似文献   

5.
盛映 《中国乡村医药》2010,17(11):60-60
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是实验室诊断HBV感染和病毒在体内复制有传染性的指标。由于受方法学的限制以及病毒变异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袁玉娥 《哈尔滨医药》2011,31(5):349-349
目的了解我院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年龄在18~72岁的在我院收治的219例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89例,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皆为阳性)52例。结论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普查乙肝两对半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乙肝血清前S1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PreS1与HBeAg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患者、HBsAg携带者和正常人体检的血清528份,检测PreS1、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DNA,并分析PreS1与乙肝病毒血清指标相关性.结果 在528份血清中,HBeAg阳性血清161份,PreS1阳性118例,阳性率73.3%;HBeAg阴性血清156份,PreS1阳性56例,阳性率35.9%,抗-HBe阳性血清122份,PreS1阳性45例,阳性率36.9%;HBV-DNA阳性血清153份,PreS1阳性118例,阳性率77.1%.结论 在HBsAg、HBeAg抗原抗体系统及HBV-DNA对HBV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中,PreS1可以补充表达HBV病毒的活动性,提高HBV病毒感染复制及在发生变异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金淑仙  李月文 《云南医药》1990,11(6):350-352
本文报告了919例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其中HBsAg阳性625例,HBsAg阴性294例。在294例HBsAg阴性者中,检出其它标志物(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阳性135例。结果表明,仅单项检测HBsAg不能全面了解HBV感染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进行“两对半”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探讨乙肝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 对开平市某工厂477名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HBV感染率为93.71%;HBsAg、抗-HBs阳性率为13.00%、70.2 3%,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感染模式有9种,以抗-HBs 抗-HBc、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46.09%、28.19%、10.96%.结论 HBV感染在我市健康人群中仍有较高的感染率,且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对成年人应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乙肝疫苗接种可对未感染者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影响着人群HBV的感染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及ALT的关系分析,探讨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血清449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标志物均阴性的血清5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检测,血清ALT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加HBcAb(+)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8%,71.6%.76.9%。318例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46/L者占34.9%,而131例HBVpreS1-Ag阴性患者ALT≥46U/L者仅1.53%。结论:PreS1配合ALT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的特点。方法应用ELISA对512例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HBVDNA的含量,分别统计每组的HBVDNA阳性例数及其阳性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BsAg(+)/HBeAg(+)/抗HBc㈩组168例,HBVDNA阳性161例,占95.8%;HBsAg(+)/抗HBe(+)/抗HBc(+)组163例,HBVDNA阳性51例,占31.3%;HBsAg(+)/抗HBc(+)组181例,HBVDNA阳性94例占51.9%;三组之间互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HBsAg(+)/HBeAg(+)/抗HBc(+)组中HBV复制最活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比血清标志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与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水平变化与HB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HBV DNA含量高低分为A(〈103拷贝/ml)、B(103∽105拷贝/ml)、C(106∽108拷贝/ml)3组,分别检测3组的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含量。结果 A组的HBeAg为(3.971±14.47)S/CO,B组为(446.7±785.8)S/C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HBe、HBeAg、HBsAg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BeA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抗-HBs、抗-H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M阳性标本中抗-HBs、抗-HBc与HBsAg含量与HBV DNA无相关性,抗-HBe与HBV DNA呈负相关,HBeAg与HBV DNA呈正相关。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可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对于传染性评价、乙型肝炎诊治及疗效观察均具有指导意义;定量检测HBV M虽在HBV复制程度的判断及传染性评价方面无明显价值,但可为乙型肝炎数据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永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2-433
目的探讨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等内科治疗3个月后,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其分泌1FN-γ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以10例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均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阴性,抗-HBs阳性。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HBV-DNA>104拷贝/mL,经过3个月治疗后,45例患者的HBV-DNA的水平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可能做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评定实验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浓度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并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HBsAg阳性的患者13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定量检测其血清中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其血清中HBVDNA载量。结果 135例患者中HBeAg阳性的61例,HBVDNA阳性的87例,其HBsAg和HBeAg浓度值与HBVDNA载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83(P〈0.01)、0.550(P〈0.01),HBsAg与HBeAg的r值为:0.699(P〈0.01)。结论血清HBsAg浓度与HBVDNA载量及HBeAg浓度均成高度正相关,可较好的反应HBV的复制水平,便于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后停药为治疗组,26例孕妇未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分娩前及产后1月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22例新生儿出生时2例HBsAg阳性(〉0.05 IU/mL),且HBV DNA均〈10~3拷贝/mL;对照组26例新生儿出生时10例HBsAg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HBsAg、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分娩前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后1月治疗组HBV DNA回到治疗前水平。结论:HBV感染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性别、年龄的职业健康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HBV感染状况。方法采集4594名职业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将受检者分别按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健康体检者的乙肝感染率为4.03%,不同性别间乙肝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组问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60岁年龄组HBV感染率最低,而其他各年龄组感染率较高。结论职业健康体检人群HB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其在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2480例HBsAg阳性标本进行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2480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的阳性率为63.95%。Pre-S1Ag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相符率为87.43%。结论作为反映HBV感染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较HBeAg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The virus neutralizing efficacy of HB-C7A, a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raised against the surface antige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sAg), was proved us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na?ve chimpanzees. One control chimpanzee which received 100CID(50) of HBV, subtype adw, without HB-C7A antibody became infected by HBV as evidenced by the appearance of HBV DNA on week 10 and subsequent appearance of HBsAg, anti-HBc and anti-HBs in the serum. Two experimental chimpanzees were inoculated intravenously with same dose of HBV as the control chimpanzee, which was previously incubated with 0.1mg and 10mg of HB-C7A antibody prior to inoculation. HBV infection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antibody-treated chimpanzees during 12 months of follow-up, exhibiting neither detectable HBsAg nor anti-HBc antibody.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neutralization of HBV by HB-C7A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shows the possibility of prevention of HBV infection using this antibody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exposure to 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