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ACI患者分为溶栓组、对照组,溶栓组42例,对照组43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均给予脱水、抗凝、脑保护等治疗,治疗后24h、2w后NDS程度评分比较,2w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h、2w后NDS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9%、92.8%,对照组分别为58.2%、7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ACI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溶栓组给予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7%(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年符合诊断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常规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尤瑞克林组在治疗后在各时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有效率均优于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迅速建立侧支循环,且在短期内得到较好的疗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尿激酶以及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除未使用尿激酶外,其他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l指数以及Fugl-Meyer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滋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172-217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溶栓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9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输入,每天2次,共用14d。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水平,对脑梗死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依达拉奉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保护缺血脑组织免受溶栓后代谢毒物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激酶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UK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9.5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颅内出血;观察组有1例颅内出血,1例皮肤有少量出血点,1例牙龈出血。结论综合治疗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选择地放宽急性脑梗死(ACI)的溶栓时间窗,对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溶栓比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观察31例按常规溶栓时间窗(≤6h)进行治疗(A组)患者的疗效,并与17例放宽溶栓时间窗(发病后6~24h)的患者(B组)及96例具有相同条件而非溶栓治疗的患者(C组)进行疗效等指标的比较。结果A组与B组有相近的治愈率、显效率及病死率(三者均为P〉0.05),但在总有效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P〈0.05),2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均〈0.05)。结论有选择的延迟静脉溶栓对ACI是有效的,可使更多的ACI患者受益,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静脉溶栓治疗组20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②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凝血指标(TT、PT、FIB)的测定。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溶栓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溶栓组显效率85.00%,残疾率为5.00%。对照组显效率为58.14%,残疾率为16.28%。两组显效率及致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凝血指标:治疗后6h、3d、7d、TT与PT溶栓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6h、3d、FIB明显下降。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9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同期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纳洛酮并尿激酶治疗大面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大面积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6-72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纳洛酮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给予尿激酶治疗,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和尿激酶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28天采用BI量表及治疗前和治疗后90天采用mR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14、28天尿激酶组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纳洛酮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后90天mRS量表评价纳洛酮组、尿激酶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纳洛酮组与尿激酶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合并小剂量尿激酶可以有效地改善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发病在6~24h以内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发病6~12h以内20例为治疗A组,发病12~24h内22例为治疗B组,和对照组(C组30例),两治疗组均应用尿激酶100万~200万U静脉滴注之后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采用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程度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24h以内的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变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后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患者96例,随机分为尿激酶+肝素(48例)治疗组、对照组(48例)。结果治疗后12h及7、14d神经功能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发病后3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者。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溶栓后需继续抗凝治疗,才能有效防治再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75例,尿激酶组75例。两组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治疗,应用NI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监控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替普酶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92%;尿激酶组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7例,总有效率72%,阿替普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1周、2周,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周、2周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阿替普酶组为4%,尿激酶组为17.3%,阿替普酶组明显低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试验组采用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0 min、12 h、1 d、3 d、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值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宪州 《中国药房》2011,(36):3419-3420
目的:观察尿激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依达拉奉(30mg,bi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0万U,qd)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而治疗后的ESS评分则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