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开展,鼻腔及鼻窦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仍有相当部分病人出现术后鼻腔粘连及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及疗效。我科在鼻内镜术中、术后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进行处理,对防治术后鼻腔粘连及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蛋白胶配合明胶海绵(或纳西绵)作为鼻腔手术填充材料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85例应用生物蛋白胶配合明胶海绵(或纳西绵)和41例应用其他方法 术中鼻腔填塞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鼻腔粘连及耐受性.结果 85例应用生物蛋白胶配合明胶海绵(或纳西绵)的患者中术后清理鼻腔时出血5例,无术后鼻腔粘连;41例应用其他填塞物的患者术后撤出填塞物时有12例出血较多,鼻腔出现不同程度粘连5例;使用生物蛋白胶配合明胶海绵(或纳西绵)患者的耐受性均较好.结论 应用生物蛋白胶配合明胶海绵(或纳西绵)作为鼻腔手术填充材料,对预防术后鼻腔出血及粘连效果及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鼻窦、前颅底外科中,其手术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手术后鼻腔填塞物的压迫可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如填塞膨胀海绵期间常出现面部肿胀、头痛、溢泪、呼吸困难、黏膜反应严重;取出膨胀海绵时患者又常感到疼痛明显,有时出血较多,甚至因刺激强度较大、体质虚弱而出现晕厥。取出膨胀海绵后鼻腔常有结痂,需要按时清理,增加了患者痛苦,使其对换药往往产生强烈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处理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的经验。方法对50例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运用双极电凝、高频电刀结合套有一段输液器管的直头吸引管或上颌窦吸引管进行出血部位的烧灼止血,然后用明胶海绵微型填塞。2例患者电凝后出血凶猛,采用细短碘仿纱条局部加压填塞,填塞纱条于72 h~7 d内分次取出。治疗后鼻孔区一般不填塞。结果 50例均明确出血点,其中嗅裂鼻中隔部24例(48.0%)、下鼻道后穹隆8例(16.0%)、中鼻道后下部10例(20.0%)、下鼻道前上端4例(8.0%)、鼻咽部4例(8.0%)。50例中,单纯烧灼23例,烧灼+局部明胶海绵填塞25例,烧灼+碘仿纱条局部填塞2例。鼻内镜止血术后未出血45例,再出血5例。再出血时间和例数分别为术后当天1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2例,经综合治疗出血停止。治疗后无一例鼻腔粘连或鼻中隔穿孔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腔深部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在黏膜修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将191例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5例,治疗组于术后2 d~3 d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给予湿润烧伤膏纱条贴敷创面治疗,2 d~3 d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鼻内镜下常规换药后用棉签将MEBO涂布于创面上;对照组于术后2 d~3 d取出鼻腔填塞物后仅采用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及鼻腔冲洗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腔黏膜水肿消退快,结痂少,上皮化快,恢复良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减轻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水肿,促进黏膜修复,加速术腔黏膜上皮化,防止鼻腔黏膜黏连,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和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填塞鼻腔,填塞材料能在鼻腔留置多长时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1]。鼻腔填塞物非吸收性和可吸收性两类,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可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对12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性鼻腔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或手术后鼻出血患者,经药物及鼻腔填塞治疗失败后,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后先行颈外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点,再超选择插管至责任动脉以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9例为外伤后鼻出血,6例为鼻窦或副鼻窦手术后出血.14例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例用PVA颗粒栓塞,均1次栓塞成功,2~3 d后成功去除填塞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控制保守治疗失败的鼻腔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损伤性鼻腔大出血明胶海绵是首选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吸水性膨胀海绵在鼻腔及鼻窦术后填塞止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鼻腔及鼻窦术后3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观察组采用高吸水性膨胀海绵填塞,比较填塞效果。结果:传统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高吸水性膨胀海绵填塞止血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结论:高吸水性膨胀海绵用于鼻腔及鼻窦术后填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粘连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10例传统非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中有症状的36例,按粘连的部位不同,实施相应的手术分离,术后用四环素可的松油纱条填塞隔离粘连面,并用复方薄荷油滴鼻剂滴鼻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1年,都未发生再粘连,同时鼻部不适症状消失。结论术后鼻腔粘连治疗的主要关键是分离粘连必须彻底及时,隔离物放置时间必须足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联合红霉素眼膏纱条和常规采用的凡士林纱条用于鼻内镜术后术腔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引起鼻胀痛的程度与止血效果有无差异.结果 MEBO联合红霉索眼膏纱条组术后鼻发生剧烈胀痛的程度与常规凡士林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出填塞物时出血情况较凡士林组明显偏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EBO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鼻内镜术后创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凡士林纱条,有利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治疗术后常可见术区肉芽增生、术区粘膜粘连、开放的窦口闭锁或息肉组织复发。常用治疗方法是用吸引器吸除肉芽,分离粘连的粘膜后放入油纱条或明胶海绵隔离,重新咬扩闭锁的窦口,但治疗后易出现再粘连。1996年12月以来,我院对鼻内镜治疗术后出现上述情况的...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治疗术后常可见术区肉芽增生、术区粘膜粘连、开放的窦口闭锁或息肉组织复发.常用治疗方法是用吸引器吸除肉芽,分离粘连的粘膜后放入油纱条或明胶海绵隔离,重新咬扩闭锁的窦口,但治疗后易出现再粘连.1996年12月以来,我院对鼻内镜治疗术后出现上述情况的16例患者采用Nd:YAG激光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后两种鼻腔填塞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erocel高膨胀填塞材料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 0例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Merocel组和凡士林油纱条组各 30例 ,手术后分别用Merocel高膨胀填塞材料和凡士林油纱条填塞鼻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Merocel组术后外鼻肿胀及头胀痛较对照组轻微 ,术后鼻腔出血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抽取填塞物后 ,鼻内窥镜检查发现Merocel组鼻粘膜肿胀明显较轻 ,创面渗血及鼻腔伪膜少于对照组。鼻中隔血肿Merocel组 3例 ,凡士林油纱条组 1例 (P >0 .0 5 )。结论 :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Merocel高膨胀填塞材料鼻腔填塞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可以取代传统的凡士林油纱条填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和额窦行鼻源性额叶脑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为鼻源性额叶脑脓肿患者行鼻窦CT和颅脑MR检查,了解鼻腔、鼻窦及颅内病变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鼻内镜下行患侧筛窦、上颌窦及额窦开放引流术。扩大额窦口,清除额窦脓液,于额窦后壁骨质破坏缺损处行脑穿刺,抽出额叶脑脓肿腔内脓液;切开该处额窦后壁黏膜和硬脑膜直达脓肿腔;经切口置入引流管,抽净脓液后固定引流管,填塞鼻腔。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术后早期引流出多量脓液,复查颅脑CT,脓腔基本消失。术后第3天,引流物明显减少,拔除引流管。鼻内镜检查,额窦腔清洁,引流口无脑脊液漏。观察2周,未发生脑脊液鼻漏等。脓液培养出草绿色链球菌。结论鼻内镜下经额窦额叶脑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鼻源性脑脓肿的良好方法,拥有多项优点;但对鼻内镜外科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余江萍 《西南军医》2012,14(3):410-4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和鼻腔鼻窦患者90例,其中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鼻腔鼻窦患者30例,鼻中隔偏曲和鼻腔鼻窦兼有患者30例,分别分为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联合组。对于鼻中隔组患者实施鼻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鼻腔鼻窦组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实施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及中、下鼻甲部分手术,联合组患者实施鼻中隔及鼻腔鼻窦联合手术,观察三组术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做好记录,将联合组患者情况分别与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 90例患者中治愈6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其中联合组的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与鼻中隔组、鼻腔鼻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余两组分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中隔偏曲及鼻腔鼻窦炎兼有患者采取一次性鼻中隔及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患者的疗效没有降低,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本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治疗鼻甲肥大、解除鼻阻塞、保护鼻甲黏膜功能等方面已取得较好疗效。2003年10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鼻腔囊泡、肉芽增生、息肉复发或粘连3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合并鼻结构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确诊为血管运动性鼻炎合并鼻结构异常的76例患者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根据患者的手术意愿将其分为微波组及手术组,微波组(41例)接受对双侧下鼻甲及鼻丘黏膜微波处理,手术组(35例)接受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时进行随访.结果 微波组术后3、6、12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90.2%、46.3%、4.9%,而手术组分别为97.1%、97.1%、88.6%,两组3个月时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6、12个月时疗效差异显著(P<0.05).微波组鼻干、鼻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0.7%、56.1%,手术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为22.9%.结论 对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合并鼻结构异常的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施行内镜下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Gelatamp载银明胶海绵在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作用.方法 临床搜集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187例,共198颗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Gelatamp明胶海绵组(A组)、普通明胶海绵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组在智齿拔除后于创腔内分别填塞Gelatamp载银明胶海绵、普通明胶海绵和不填塞任何药物,比较各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 A、B组和C组比较,干槽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创腔填塞明胶海绵可有效预防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迁延不愈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53例鼻内镜鼻窦术后患者口服罗红霉素(150mg/d)3个月,停药后顺延随访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按鼻内镜检查结果,术腔完全上皮化,无异常分泌物,窦口周边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者15例(28.3%);术腔部分上皮化,有少量粘性分泌物,窦口呈开放状态22例(41.5%);术腔仍有明显水肿,无明显上皮化倾向,有息肉形成,水肿粘膜阻塞鼻窦开口或鼻窦口闭锁,窦腔粘连16例(30.2%)。结论罗红霉素作为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其很好的抗炎作用。对鼻内镜鼻窦术后迁延不愈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电动鼻腔冲洗与传统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鼻腔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冲洗。观察2组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客观测定鼻腔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恢复程度来评价鼻腔冲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鼻腔冲洗第5天)和术后(鼻腔冲洗)1个月时的主观感受各项指标分值及总分值、鼻内镜下观察记录鼻腔黏膜恢复各项指标分值、总分值(P<0.05)均优于对照组。电动鼻腔冲洗器术腔冲洗较传统鼻腔冲洗能明显缩短鼻腔换药、通气的改善时间,减少出血、减轻鼻塞、头痛程度、改善流涕,缩短鼻腔黏膜术后上皮化时间、降低粘连率及水肿。结论相较于传统鼻腔冲洗方式,电动鼻腔冲洗可明显改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状和缩短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是一种更有效的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冲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