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生精细胞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状况及其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83例精液检查中发现较多生精细胞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洗涤收集细胞后提取DNA,用PCR方法进行HCMV、HSV-Ⅱ筛查,阳性者精液细胞涂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ICC)做相应的病毒标记,并另行细胞学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结果:83例精液样本PCR检测HCMV阳性8例,HSV-Ⅱ阳性4例,未发现2种病毒同时阳性病例。8例HCMV阳性病例ICC标记生精细胞HCMV晚期抗原均见阳性表达,HCMV早期抗原均为阴性表达;4例HSV-Ⅱ阳性病例ICC标记生精细胞3例阳性表达,1例弱阳性。12例病毒阳性病例均发现较多未成熟生精细胞,并有不同程度的核染色质固缩、出现空泡、核膜破损、核崩解、凋亡小体等凋亡现象,但未能找到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形态学改变(如病毒包涵体)。病毒感染阳性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生精细胞HCMV、HSV-Ⅱ感染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害,影响生精功能,感染的生精细胞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现象等病理性改变;不育男性患者精液中出现病理性生精细胞,其生精细胞HCMV感染率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以地高辛标记CaM基因ⅢcDNA探针检测15例生育男性和20例不育男性精液中的CaMmRNA.9例出现蓝色阳性斑点的精液中均含有生精细胞(>4个/HP),其中1例不育男性精液中见有大量白细胞(>10个/HP)。所有未出现杂交斑点的精液中未见或偶见生精细胞与白细胞。作者认为,精子为含有极少胞质的高度特异化的细胞,要从分子水平上探讨CaM与男性不育的关系,需从研究各级生精细胞着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以地高辛标记CaM基因ⅢcDNA探针检测15例生育男性和20例不育性精液中的CaMmRNA。9例出现蓝色阳性斑眯的精液中均含生精细胞(〉4个/HP),其中1例不育男性精液中见有大量白细胞(〉10个/HP)。所有未出现杂交斑点的精液中未见或偶见生精细胞与白细胞。作者认为,精子为含有极少胞质的高度特异化的细胞,要从分子水平上探讨CaM与男性不育的关系,需从研究各级生精细胞着手。  相似文献   

4.
不育症精液生精细胞凋亡率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精液中生精细胞的状况和生精细胞凋亡率与不育症的关系,并作为评估睾丸功能的指标。方法293例精液标本用瑞-姬染色,油镜下进行生精细胞形态学及凋亡率检出与分析。并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染色进行对照,确认瑞-姬染色对生精细胞凋亡鉴别的可行性。结果在293例精液中,有生精细胞者273例占93.1%;无生精细胞者20例占6.9%。生精细胞凋亡率随精子数量减少而增加,以无精子症者最高,比生育组高5.8倍(P<0.001)。显示瑞-姬染色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结论睾丸生精障碍与生精细胞过度凋亡密切相关,可在精液中检出脱落生精细胞,根据精液生精细胞凋亡率可作为评估睾丸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瑞 姬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凋亡生精细胞。 结果 :Ct感染组中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结论 :Ct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凋亡 ,为阐明Ct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类凋亡生精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研究人类生精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 方法 :10例不育男性 ,年龄 2 8~ 36岁 ,手淫留取精液标本 ,生理盐水洗涤离心 ,戊二醛固定 ,树脂包埋 ,超薄切片 ,电镜观察。 结果 :①生精细胞及精子存在多形态的超微结构异常 ;②生精细胞凋亡的发生是一连续过程 ,电镜下根据其形态变化可分为 3个阶段 :即凋亡发生的初始阶段 ,首先出现生精细胞核染色质浓缩 ,电子密度高 ,核膜间隙宽 ,局部核膜下或核双层膜间形成空泡 (出芽 ) ;第 2阶段出现核膜膨胀折叠 ,互相融合形成花环状结构 ;第 3阶段表现核膜、胞核裂解 ,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和残余体 ;③精子凋亡表现为顶体结构异常 ,浆内形成空泡 ,细胞器部分或全部消失 ,胞核浓缩呈细杆状 ,体积缩小 ,核周缘电子密度减低 ;④组织细胞、粒细胞吞噬凋亡的生精细胞或精子并形成髓鞘样结构。 结论 :①生精细胞和精子发生凋亡是男性不育病人常见的异常现象 ;②生精细胞凋亡早期胞核的“出芽”方式有 2种 :即核膜下和核膜间形成囊泡 ,在这过程中 ,核表面先出现针状突起 ,然后转变为光滑 ;③凋亡的生精细胞或精子最后被组织细胞或粒细胞吞噬 ;④对不育男性精液电镜检查 ,了解生精细胞的亚微结构 ,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化细胞死亡(PCD),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的平衡维持对多细胞有机体的发育与生命的维持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细胞凋亡是一个形态学的概念,是对细胞凋亡时所见到的固定形式的形态学描述[1]。在对精液细胞学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少精子症(精子<20×106/ml)患者的精液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形态的凋亡生精细胞,特别是凋亡初级精母细胞在其形态学变化上更为丰富。正确认识这些凋亡的生精细胞对于分析病情、病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急性期对成年大鼠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40只)和脊髓非损伤组(40只),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第1、2、4、8、1 6天睾丸生精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2、4、8、16天睾丸生精细胞Fas、Bcl-2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睾丸TUNEL标记阳性凋亡细胞第4天开始出现,多表达于初级、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至第16d,随时间点推移阳性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脊髓损伤后第4~16d损伤组睾丸生精细胞Fas表达与非损伤组比较显著增强(P<0.05),Bcl-2表达损伤组与非损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急性期存在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现象,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与Fas高表达密切相关,和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精液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培养阳性的不明原因不育男性及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及免疫金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在不育男性组;部分精子上有较多解脲支原体吸附;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主要为严重的卷尾畸形和头尾-成角畸形,此外尚有较多尖头畸形及多精子凝集现象;在解脲支原体附着的部位,精子膜缺损乃至严重破坏;精子的活力也较正常生育组明显下降;部分脱落的生精细胞胞浆内发现解脲支原体样结构,生精细胞胞质崩解。提示解脲支原体感染是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而其对精子形态学的影响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瑞-姬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生精细胞。结果:UU感染组中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认为UU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凋亡,为阐明UU感染引起男性不育的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3名不育男子的精液进行了HCMV-DNA检测,发现其中5名男子的精液呈HCMV-DNA阳性,阳性率为7.7%。在这5名男子中,有3名男子的精子WGA/IB检测均呈阳性。另外,我们对63名不育男子的精子计数、活动率、畸型率,精液pH值和白细胞数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发现在HCM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之间除了精子计数、白细胞数量略有差别外,其它指标无明显区别。因此我们认为男子生殖道HCMV感染,可能会导致不育,其机理是复杂的,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抗体的产生也许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精液细胞学与睾丸活检及针吸细胞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无创伤性判断睾丸生精功能及精道梗阻的检查方法,对65例无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1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液细胞学与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第二组15例正常生育男性及4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活检与精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第一组53例(占87%),精液中检出生精细胞,检出病例二者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总符合率91%,经χ2检验两者呈显著相关(P<0.005);8例(占13%)精液细胞学检查未见生精细胞的病例,考虑梗阻性无精子症,其中7例经精液生化指标证实,5例睾丸针吸细胞检查见精子。第二组两种方法所反映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完全一致。说明精液细胞学检查既能很好反映睾丸生精状况,又能反映精道梗阻情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判断睾丸生精功能及精道梗阻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两组病例,第1组61例无精子症病人,进行精液细胞学与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第2组15例正常生育男性及4例无精子症病人,进行睾丸活检与精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第1组53例(占87%,53/61)精液中检出生精细胞,检出病例中精液细胞学与睾丸针吸细胞学所反映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总符合率为91%,经X2检验二者显著相关(P<0.005);8例(占13%)精液细胞学检查未见生精细胞的病例,考虑梗阴性无精子症,其中7例经精液生化指标证实,5例睾丸针吸细胞检查见精子。第2组两种方法所反映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完全一致。说明精液细胞学检查既能很好反映睾丸生精状况,又能反映精道梗阴情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判断睾丸生精功能及精道梗阻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无创伤判断睾丸生精功能及输精管道梗阻的检查方法。方法:对122例无精子症病人及50例生育男性同时进行睾丸活检和精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生育男性精液细胞学及睾丸活检生精细胞发育水平符合率为100%,无精子症病人总符合率为91%;经Kappa检验两法呈高度相关,P<0.01。14例睾丸活检见精子及各级生精细胞,精液细胞学检查未见生精细胞的病例,经精液生化指标证实13例为输精管道梗阻,1例为逆行射精。结论:两种方法所反映的生精细胞水平完全一致,说明精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判断睾丸生精功能及输精管道梗阻的无创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61例无精子症病人精液细胞学与睾丸针吸细胞学研究的结果显示,87%的病人精液中检出生精细胞;精液细胞学与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总符合率为91%(梗阻性无精子症除外);经x ̄2检验二者显著相关(P<0.005),同一病人两种检查所反映的生精细胞发育水平一致。提示精液细胞学检查能反映睾丸生精状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569 infertile patients and 75 fertile men (donors of semen) 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from 1985 to 1987. We compared the frequency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 semen specimens in these two groups: 40 infertile men (7%) and 4 donors of semen (5.3%) had U. urealyticum in semen cultures.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e concluded that U. urealyticum was not more frequent in infertile than in fertile men. We also report the results of semen cultures for other bacteria and the parameters of routine semen analysis in these two groups. All infertile patients infected by U. urealyticum were treated with doxycycline: the infection was eradicated in 77.5% of them.  相似文献   

17.
精液中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精液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e,HCV) ,探讨HCV性传播途径的可能性。 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147例精浆HCV抗原 ;HCV抗原阳性者检测其夫妻双方血清中抗HCV IgM和抗HCV IgG ;同时采用 90 %和 45 % 2层Percoll梯度离心 ,分离HCV抗原阳性病人的精子 ,用RT PCR分别检测其精浆(组分 1)、90 %Percoll层精子 (组分 2 )、45 %Percoll层精子 (组分 3)及最上层圆形细胞 (组分 4)中的HCV RNA。 结果 :147例精浆中HCV抗原阳性的 4例 (2 7% ) ;4例HCV抗原阳性病人夫妻双方血清抗HCV抗体均为阴性 ;4例HCV抗原阳性病人有 2例精浆中检测出HCV RNA ,而Percoll分离后 3个组分中HCV RNA均为阴性。 结论 :①HCV感染存在性传播途径 ;②人工授精中供精者HCV的检测必不可少 ;③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精子 ,可大大降低感染HC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液生精细胞检查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瑞-姬染色法观察精液生精细胞形态、数量及存在比例。结果:化疗、放疗病人出现生精细胞形态异常;长期服用雷公藤药物生精停滞于初级精母细胞阶段;长期接触高温、肾功能不全而行血透者生精细胞停滞于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阶段;双侧隐睾及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精液中无精子及生精细胞;阴囊鞘膜积液约20%的病人生精停滞于精子细胞阶段;精索静脉曲张(Ⅱ~Ⅲ°)精液中以精子细胞为主;睾丸及附睾炎症病人精液中除出现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外,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多见。结论:本研究为精液常规检查增加了新内容,为诊断与治疗不育症及环境遗传因索引起的生精障碍,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浆弹性蛋白酶与精液主要参数和指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精浆中的弹性蛋白酶,按照WHO人类精液实验室手册要求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分析,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等,分析弹性蛋白酶与男性不育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209例男性不育患者中,43例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290ng/ml,设为炎症组;166例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290ng/ml,设为非炎症组。炎症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活力精子率、精子顶体酶阳性率均低于非炎症组(P<0.05);而精子畸形率、精浆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均高于非炎症组(P<0.05)。两组的精液量、PH值和液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生殖道感染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