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酒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中毒性菌痢、脑炎、败血症等引起。现将对68例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惊厥是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到刺激时导致神经细胞出现的异常放电从而出现惊厥,惊厥发生可对脑组织产生损伤,故而小儿惊厥除急性发作时的处理很重要,但预防其再发以降低对患儿的损害也很重要。该篇总结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鲍超博士使用针刺疗法干预小儿惊厥的临证经验,为小儿惊厥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中病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肠炎脱水、溃疡性口腔炎是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通过抗炎药物治疗及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及时抢救、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  相似文献   

4.
小儿惊厥的急救及诊断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性病症,多见于6岁以下的小儿,是多种原因所致大脑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过度增高,出现暂时性功能紊乱,大量放电的一种表现,分全身性和局限性发作.惊厥发作每次为时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大多在5~10min以内,发作缓解后可有肌肉软弱无力、嗜睡、醒后精神不振.一旦惊厥发作,应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止痉,并及早查明病因,积极治疗,防止复发,以免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和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高热惊厥的小儿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方法:回顾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与健康教育的关系.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的认识,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热患儿进行护理,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结论:出院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10min内惊厥控制有效率、惊厥发作控制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0min后惊厥反复发作率较对照组低,惊厥反复发作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地西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缪阳娟  王欢 《光明中医》2011,26(8):1695-1696
目的 提高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水平.方法 总结67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刺络放血在妇儿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就刺络放血法在带下病、妊娠呕吐、乳汁不足、产后尿潴留、小儿惊厥、降热、急性吐泻、小儿上皮疹、口疮、夜啼、疳积等症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 6个月至 6岁患儿,尤以 3岁内儿童多见,其发病率为 3%~ 4%,而复发率为 30%~ 40%.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或由高热时脑细胞代谢出现暂时紊乱,神经细胞突然放电引起.小儿高热惊厥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占儿童惊厥的 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了7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下,给予规范的护理对策.结果:认为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发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肺炎和菌痢;发病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控制热性惊厥急性发作且待病情稳定后,将受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用羚羊感冒口服液和地西泮片进行预防治疗。结果:治疗组惊厥复发率为11.29%、对照组为16.39%,惊厥复发的平均时间治疗组为(4.87±3.16)月、对照组为(4.76±2.99)月;复发时的平均体温治疗组为(39.45±0.27)℃、对照组为(39.68±0.24)℃,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地西泮片的效果相当,可以推荐羚羊感冒口服液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310012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伍鸿基近几年来,笔者在儿科临床中,使用针刺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救治,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患儿28例,男女各14例;年龄1~7岁;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程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各年龄组随机分为两组,对干预组家长进行预防复发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出院后对各组进行跟踪、随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有8例复发,对照组有29例复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小儿惊厥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方丽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30-2031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西药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清开灵治疗,观察两组止惊和退热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与止惊及退热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联合常规西药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黄丽先 《河南中医》2012,32(11):1565-1566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属中医急惊风范畴,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且复发率较高,近年来日益受到学者们关注.现从其病因病机、临床证候、辨证论治、预防复发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防治小儿高热惊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包括:迅速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组织缺氧,建立静脉通路、降温、降低颅内压,加强基础护理以及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等.认为临床上护理人员掌握高热惊厥的急救技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救治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6个月至4岁期间,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全身或局部出现暂时的不随意的收缩,儿童患病率3%~4%[1]。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18.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 ,发生率为 2 %~5 % ,占各类小儿惊厥的 30 %左右 ,部分患儿可在高热惊厥后发生癫痫及留有后遗症。笔者应用安定口服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预防性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从 1 998年 1月—2 0 0 0年 1月 ,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 81例 ,年龄 2个月~ 4岁8个月 ;男 42例 ,女 39例。诊断标准符合《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建议》。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69例 ,支气管炎 6例 ,支气管肺炎 2例 ,小儿急性腹泻病 3例 ,麻疹 1例。其中单纯型 72例 ,复杂型 9例。1 2 治…  相似文献   

19.
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雯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3):146-147
目的探寻小儿高热惊厥的中医防治方法.方法将 80例有高热惊厥史的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羚角钩藤汤加减 (治疗组 )和苯巴比妥 (对照组 )治疗,并作疗效及副作用对比.结果两组防治惊厥疗效相近,但治疗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为短,副作用发生较对照组为少.结论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临床症状的缓解优于苯巴比妥,用药后副作用较苯巴比妥低,说明中药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惊厥临床发作的方法原因。方法对我院140例惊厥发作患儿的临床发作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惊厥的发生与小儿年龄及小儿是否发热的关系密切。结论热性惊厥仍是小儿惊厥发生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