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角肥大的原因是下颌角骨性肥大及咬肌肥厚 ,是一种发育缺陷[1~ 3 ] 。下颌角肥大使面部呈方型 ,此面型东方人中多见 ,被认为是不美的面型。从 1995年 11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们采用口外下颌缘入路、口外耳后入路、口内入路对 32例患者进行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手术 ,现将三种入路的经验加以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2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为 18~ 35岁 ,平均 2 5岁。均为双侧下颌角肥大 ,其中两侧下颌角明显不对称者 2例 ,下颌角肥大并发颏部短小者 4例 ,其余均为下颌角肥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良性肥大。采用口外下颌缘入路…  相似文献   

2.
下颌角肥大,多伴有咬肌肥厚,患者面型较宽大,多呈梯形面型,女性患者从侧面看旱男性化的下颌角,缺乏柔和,流畅的轮廓。治疗方法主要为下颌角截骨及部分咬肌切除。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最大的困难是下颌角的显露。目前,手术方法分为口外入路与口内入路,口外法在下颌缘下颌角处设计约3cm切口,显露较容易,视野清楚,但局部留下手术切口瘢痕。  相似文献   

3.
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矫治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颌角肥大是由于双侧下颌角过于后突或外翻而导致下面部宽大的一种特殊面型,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下颌角整形术在临床上有口外、口内和口内外联合入路等3种术式。口内入路治疗下颌角肥大是目前颅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方法,手术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颌面不遗留皮肤瘢痕,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结合铣骨器械对下颌角肥大的整形效果,为下颌角肥大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美观的双侧对称的下颌角肥大整形方法。方法:采用口内切口,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的下颌骨区域使用铣骨器械、锉磨除下颌角、下颌骨缘及下颌骨外板,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我科自2003年1月~2010年3月对46例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施行了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去骨术,经6~10个月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且升支及体部的角度变化不大,口外无瘢痕,满意率达9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采用口内切口入路,使用"颌面骨电动手术器械装置"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口外小切口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研究>已阅,对作者选择的手术入路不能苟同,应总编之邀谈点个人看法. 1 口内切口是行下面部轮廓改形的主流入路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保证美容颅面外科截骨手术成功的关键.恰当的切口选择与充分的术野显露,是保证外科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在充分考虑手术入路损伤与总体损伤比的前提下,切口选择合理不仅能充分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又可减少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发生.1948年,Adams首先采用口外入路行下颌角截骨,到1951年Converse改从口内入路,时至今日,口内入路下面部轮廓改型术已成为主流术式.其原因主要是这一手术入路可以充分显露手术所涉及的骨骼(下颌体和下颌角及下颌升支)、咬肌和颊脂垫,术中可以行下颌角截骨、下颌外板劈除、咬肌内层切除及颊脂垫摘除等等,使多个手术可以在同一切口中完成.同时面部无手术痕迹(面部无切口瘢痕),而且不易损伤面神经,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反之,口外切口一定会遗留面部手术瘢痕,容易损伤面神经,只能行下颌角截骨,很难实施下颌外板劈除、咬肌内层去除和颊脂垫摘除.所以,下颌截骨的口外入路已被放弃.  相似文献   

6.
鸭蛋脸、瓜子脸型一直是我国女性追求的面容。1949年,Adsamas通过口外切口进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2年后,Conrerse又完成了口内入路的下颌角截除术。近几十年,我国的整形外科专家,不断地开展并且完善了手术过程和技术设备。下颌角肥大属于发育上的缺憾,并非病态,仍属正常人群,属美容外科治疗范围。但诊断标准及其发生率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仅以改变面部外形为主。目前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口外、口内和口内外联合入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外入路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对52例下颌角肥大患者经口外唇形微创切口做直视下颌角弧形截骨和外板部分切除术.最后修整切口皮缘,用8-0尼龙线作切口精细美容缝合.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平整,无大出血、血肿、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对29例患者随访,均获得理想的卵圆脸形,手术切口无瘢痕愈合.结论 经口外微创切口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安全有效,切口无瘢痕愈合,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局麻下不同术式矫正下颌角肥大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下颌骨骨质向外翻转及向后突出,使下面部过宽面部轮廓呈“国”宁形脸,主要以骨性肥大为主,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东方女性以下面部狭小的“瓜子脸”或“鹅蛋脸”为美观。下颌角肥大者常希望通过整形手术来改善面部轮廓外形。我院白2002年10月-2008年4月在局部浸润麻醉加强化下采用口内入路(76例),口外入路(16例),口内外联合(20例)等不同术式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1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又称方下颌畸形)整形术联合颏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面型特征及定位头颅测量分析,制定面下1/3整体轮廓塑形方案.采用口内入路双侧下颌角截骨治疗下颌角肥大后,同期行颏部整形术,治疗伴有的颏部畸形.结果 2000~2006年采用以上术式收治18例,术后面部整体轮廓改善明显,下颌及外形符合美学标准,颏唇沟形态自然.结论 下颌角肥大伴颏部畸形在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的同时,行颏部整形术,有利于面部整体轮廓的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欧美国家,人们不排斥方型脸,所以中下颌骨肥大矫正术所占份额很小[1-2],而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中,女性以贤惠温柔为美,“鹅蛋脸”、“瓜子脸”所体现面部轮廓之精巧柔顺,备受推崇.近年来,要求改善脸型的美容就医者日益增多,下颌角肥大的手术方式也由口外入路转为口内入路为主流术式,如下颌角单纯磨骨、下颌角直线截骨、下颌角双直线截骨[3]、下颌角长弧线截骨[4]、下颌骨外板矢状劈骨[5]、下颌角截骨加下颌骨外板劈骨等[6].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单一往复锯片一次性整体截除下颌骨的术式,为38例求术者行面部缩小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