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而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明显降低了患者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导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止痛率、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分别为(63.5±11.7)min、(25.6±8.2)ml、(2.10±0.12)cm与对照组的(105.1±10.2)min、(49.8±10.3)ml、(7.26±2.71)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导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止痛率、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术比较,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单纯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有2例患者需要镇痛,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7例(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8.13%(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8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组(观察组)42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照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早)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时间非常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距下切缘距离,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近期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情况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取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高,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8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疗效好,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 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明显较少( 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21.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应该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0例。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6±9.8)min,显著低于A组的(51.9±10.6)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次数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罗桂林 《西南军医》2012,14(1):62-6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于本院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9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7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7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效果要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方法:选择胃穿孔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VA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3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各15例。研究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记录研究组和传统组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Gissane角,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和传统组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传统组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提高,但增加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传统组VAS评分、AOFAS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内固定治疗相比,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接近的疗效,且对患者创伤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距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以接受鼻内镜下电动吸切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相关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正常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6个月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在不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手术治疗情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治疗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21~42岁;平均(32.15±7.22)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减压术,n=37)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n=38),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察组治疗良好率为2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植物生存、重中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GOS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OS为(12.16±2.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治疗疗效,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抗炎、抗感染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96例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点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庆大霉素与布洛芬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6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方面白内障、青光眼、角膜混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部感染观察组4.1%低于对照组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7 d、15 d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30 d复发率观察组4.1%低于对照组1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抗炎、抗感染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显著,相比于地塞米松单一治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治疗后患者的眼部感染发生率,有效的控制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短小手术患儿139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 n=68)与观察组( n=71)。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体动发生率、术中呼吸抑制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叫睁眼时间与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体动发生率、术中呼吸抑制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平均动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术中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心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明显,明显解决了采用传统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一些弊端,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尺神经前置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术后两组并发症有切口红肿、皮下血肿、钢板断裂、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两组的并发症基本缓解。结论尺神经前置术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具有促进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这两种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阑尾炎,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21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1例)。分析阑尾炎的各种CT征象,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之间的CT表现。 结果 蜂窝组织炎、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和阑尾周围积气是阑尾炎的直接 CT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穿孔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肿大较非穿孔性阑尾炎组更为明显(P<0.05)。间接CT征象中肠壁增厚、腹水、回肠壁强化、阑尾腔内积气以及积气合并阑尾附近大肠炎在穿孔性阑尾炎组中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性阑尾炎组(P<0.05)。 结论 直接CT征象可用于判断阑尾炎是否伴有穿孔,间接CT征象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亚  刘群  刘锴 《创伤外科杂志》2017,(12):932-935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p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伤椎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背部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体位干预联合高黏度骨水泥注入用于行PVP术治疗的OVCF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中线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并有助于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改良法超滑导丝与普通J型导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海军安庆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改良法超滑导丝组(n=153)和普通J型导丝组(n=154)。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导丝的血管通过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X线显露时间。结果改良法超滑导丝组152例(99.3%)、普通J型导丝组144例(93.5%)患者导丝成功通过头臂干到达主动脉根部,改良法超滑导丝组的造影导丝的血管通过性优于普通J型导丝组(P<0.05)。两组总并发症、前臂血肿、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普通J型导丝组有6例发生桡动脉痉挛,改良法超滑导丝组未发生,两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X线显露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中使用改良法超滑导丝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151例,并按照手术及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66例)和非穿孔组(85例),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结果: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特异性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在穿孔组发现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组(P<0.05),穿孔组阑尾直径明显大于非穿孔组(P<0.05),对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阑尾位置、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内气体、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是诊断穿孔性阑尾炎有效、快速的方法,其中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穿孔性阑尾炎较为特异的CT征象,阑尾周围炎、盆腔炎改变、阑尾直径增大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