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筋洗外用颗粒在促进跟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anders II-sanders III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两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第3周时,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用单纯热水和舒筋洗外用颗粒(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制剂中心)进行熏洗,期间结合足部的背伸、跖屈功能锻炼。并记录术后3周、术后9周、术后15周VAS疼痛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术后9周、术后15周疗效比较中,舒筋洗外用颗粒外洗治疗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舒筋洗外用颗粒外洗治疗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洗外用颗粒的熏洗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康复中能更好缓解疼痛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促进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钢针撬拔复位反弹器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Bohler角和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处方促进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有确切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对Barton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Barto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络洗外用颗粒配合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结合温水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PRWE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0.0%)优于对照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均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时间点(2周、4周、8周)治疗组腕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PRWE腕关节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能促进Barton骨折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微创撬拨法配合术后活血消肿汤内服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闭合撬拨复位法配合术后口服活血消肿汤。术后根据CR片的测量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定临床效果,并比较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在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的CR片测量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差异显著。结论:微创闭合撬拨复位配合术后中药口服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具有更短的住院时间和更低的住院费用,且手术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5.
林小永  余小冬  郑臣校 《新中医》2016,48(10):95-9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单侧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外侧扩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3周后加用本院制剂红栀洗剂熏洗患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按照Maryland Foot Score标准进行患足功能评价。结果: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0.00%;2组疗效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12月,治疗组足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栀洗剂熏洗患足防治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僵硬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机制.方法:60名跟骨Sanders Ⅰ、Ⅱ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中医手法复住、加压包扎、中药内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同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远期足部功能优于对照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跟骨骨折可取的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38.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复位后以跟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评分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按MF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足,良l2足,可4足,优良率为88.2%。结论: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型骨折有利于早期愈合和功能锻炼,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方振林  戴燚  刘军 《四川中医》2020,38(1):146-149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汤联合VSD负压引流治疗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VSD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引流量等指标,记录患处是否出现切口及周围皮肤坏死、开裂、切口不愈及感染等并发症,对中医症候进行积分,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足部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皮缘坏死发生率及切口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VSD负压引流治疗可加快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远期骨折愈合、足部功能恢复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化瘀熏洗方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并已行手术治疗15天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仅采用术后常规功能锻炼,治疗组4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化瘀熏洗方治疗。对患者进行持续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Kofoed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Kofoed评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瘀熏洗方可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改善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撬拨复位双向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撬拨复位双向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8例33足,男21例25足、女7例8足。年龄23~56岁,中位数35岁。左足10例、右足13例,双足5例。按照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8例22足、Ⅲ型10例11足。受伤至手术时间2~13 d,中位数6 d。术后随访观察跟骨宽度、B?hler角、Gissane角的恢复情况,以及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0~60 min,中位数41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中位数17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中位数17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3个月,跟骨宽度由术前(33.82±2.76)mm减少至(30.43±2.04)mm,B?hler角由术前13.26°±4.35°增大至32.41°±4.14°,Gissane角由术前128.55°±9.71°减小至120.84°±9.26°,Maryland足部评分由术前(54.17±3.09)分增加至(85.24±5.67)分。均未出现皮缘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Maryland足部评分(86.41±4.88)分,优16例19足、良10例12足、可2例2足。结论:采用撬拨复位双向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能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跟骨基本形态,有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加减熏洗剂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单侧踝关节骨折并已实施手术治疗的64名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划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海桐皮汤加减熏洗剂外用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周随访评估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度、VAS评分和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周功能锻炼及治疗,治疗组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度、VAS评分和Kofoe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桐皮汤加减熏洗剂可以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的功能,其疗效优于仅采用常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27例在常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4个疗程。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优良率治疗组83.3%、对照组51.8%,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配以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法对两组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Baird-Jackso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中药熏洗能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正骨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单纯小夹板固定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为正骨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18周的跟骨横径宽度变化、Maryland评分、VAS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比、年龄、骨折Sanders分型、骨折至治疗时间、跟骨横径宽度、VAS评分、Maryland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患者在第18周复查时均达到骨折愈合标准。两组在治疗后18周的跟骨横径、Maryland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跟骨横径均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aryland评分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后18周两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8周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68.0%(P0.05)。结论: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可恢复跟骨横径,改善Maryland足功能评分,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在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骨圆针撬拨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结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复位固定,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共治疗6周。结果: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价格低廉,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对于合并有系统疾病或者老年患者全身影响小,非常有利于术后恢复。结论:SandersⅡ型、Ⅲ型患者应首选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骨折患者则应优先考虑跟骨钢板内固定;同时在常规手术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25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SandersⅡ型14例,SandersⅢ型11例,均采用改良外侧"L"形手术切口,手术方式均为钢板内固定,2~3 d后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功能锻炼。结果: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以每足为基数,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3%,Ⅲ型骨折优良率为81%。总优良率92%。结论:采用改良外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SandersⅡ型比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陈维军 《中医正骨》2012,24(1):52-53
目的:观察可塑性钛质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可塑性钛质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8例,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3~ 69岁,中位数38岁.按照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类:Ⅱ型11例,Ⅲ型22例,Ⅳ型15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5个月,中位数17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结论:采用可塑性钛质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安全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肢洗剂配合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于术后1周后予单纯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熏洗方下肢洗剂熏洗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6周后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治疗组优良率占83.3%,对照组占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较单纯功能锻炼为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三位一体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三位一体疗法(手术+中药+术后功能锻炼)治疗49例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行X线片对比,术后10个月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9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0.8周。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取钢板时间平均12.5个月。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10个月患足的功能。结果:优35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达95.92%。结论:三位一体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更好地恢复跟骨的生理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跟骨复住器配合克氏针撬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3年6月对苏州市中医医院30例3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跟骨复位器配合克氏针撬拔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SandersⅡ型21足,SandersⅡ型15足。术前及术后测Bohlers角和Gissanes角,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足部功能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分:SandersⅡ型优良率95.2%,SandersⅢ型优良率86.6%,术后3月测量SandersⅡ型B6hlers角为(33.2±2.9)°,Gissanes角(137.5±2.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ndersⅢ型B6hlers角为(33.2±2.9)°,Gissanes角(137.5±2.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跟骨复位器配合克氏针撬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特色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