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男11例,女7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分析其MRI征象。结果17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后颅窝。14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结节强化明显;4例表现为实质型。13例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8.9%(16/18)。结论MRI是术前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评价肾血管造影术在儿童肾母细胞瘤及肾血管性病变的应用。方法 分析了29例患儿。对16例肾母细胞瘤的患儿行术前肾动脉造影腑经疗栓塞术。12例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进行肾血管造影及血浆肾素水平的测定。1例为血尿患儿。结果 栓塞术后肾母细胞瘤肿瘤血管减少,受肿瘤影响的病肾上,肿瘤周围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减少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及向远处转移。肾务管性高血压得了明确诊断,肾素水平的有助于诊断不明原因的高  相似文献   

3.
血管母细胞瘤MRI诊断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43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常位于小脑半球及蚓部,其它部位少见。可多发和伴发腹部脏器病变。大囊小结节征是囊型血管母细胞瘤的特征表现,其MRI信号在平扫各加权像上均高于脑脊液信号;实质型信号强度在T2 加权像上随TE时间延长而升高,瘤内及周围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需与囊型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AVM 等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von Hipple-Lindau(VHL)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家族性VHL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及多发胰腺囊肿。患者均诊断肾囊肿及肾癌,2例患者诊断多发肾囊肿及多发肾癌,1例患者诊断单侧肾囊肿及单侧肾癌,同时合并左侧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结论 VHL病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对确诊患者应进行多学科的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5.
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MR诊断(附三例报告)张明鱼博浪王世捷王璐王青瑛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双侧小脑半球,其次为脊髓,发生于脑干者极少见。笔者报告3例,旨在探讨其MR表现特点,并就其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医科大学第一...  相似文献   

6.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其中:神经母细胞瘤2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5例。胸部7例(27%),肾上腺16例(62%),腹部、盆腔交感神经链3例(11%)。全部病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肾上腺和后纵隔近头端为本组两个最好发部位。肿瘤钙化发生率为73%,肿瘤大小与钙化无关,神经母细胞瘤钙化明显多于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可发生钙化。强化程度与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肿瘤向椎管内延伸2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侵袭同侧肾脏7例,侵袭肝脏3例,肝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19例。13例患者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本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CT是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好发部位、钙化、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尿VMA增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T表现可为术前定性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血管母细胞瘤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可能来源于血管内胚层或造血干细胞,具体的组织学来源有待于进一步明确。血管母细胞瘤是成人常见的小脑肿瘤之一,占后颅凹肿瘤的7%,病理上血管母细胞瘤由密集的不成熟的毛细血管构成,血管间隙较大,囊变率高约80%。笔者报告20例经MRI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结果:23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右顶枕叶。16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结节强化明显;8例表现为实质型;20例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本组MRI正确诊断22例,准确率为91.7%。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动静脉畸形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MRI诊断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是一种伴有特异性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漫性葡萄膜脑膜炎,属罕见病,国内尚未见本病的MRI影像诊断报道。现报告1例MRI有典型表现的VKHS。女,40岁。因突发头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von Hippel-Lindau病(VHL病)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VHL病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7例VHL病影像学表现包括均有1处或1处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5例有1处或多处包括胰腺多发囊肿、双肾多发肿瘤和囊肿以及阴囊肿瘤在内的内脏病变。结论 VHL病为家族性遗传性多系统肿瘤综合征,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脑肌病的影像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技术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本组病例9例行MR扫描,其中2例并行MR血管成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例行CT平扫检查,1例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结果CT和MR显示9例脑内病变为多发性或游走性脑梗死样病灶,主要累及颞枕叶后部,病变与血管分布区无关,7例发生于颞顶枕叶,位于双侧丘脑1例,脑干、小脑、侧脑室旁1例。另外小脑萎缩1例,胸髓空洞1例。急性期PET显示病灶中葡萄糖代谢明显升高,缓解期转为低代谢。结论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检查线粒体脑肌病,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肺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各种成像技术(传统X线检查、核素显像、CT、血管造影)诊断PAVM的价值,提高对PAVM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手术/血管造影证实PAVM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传统X线检查12例,8例提示PAVM;肺灌注核素显像6例,均提示胸内右向左分流;CT检查5例,诊断PAVM3例;血管造影12例,均确诊为PAVM。结论:临床上除外心脏疾患引起的缺氧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发或多发结节影,透视大小及形态能改变,存在异常引流血管影者应高度怀疑PAVM。肺灌注核素显像具有筛查作用,CT扫描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血管造影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DSA的影像学特点,总结栓塞、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治疗结果。结果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占位、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DSA表现为边界清楚,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有明确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本组病例直接手术6例,栓塞后手术16例。肿瘤均经手术全部切除,术后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2例,加重3例,7例无明显变化。结论MRI和DSA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治疗是治疗脊髓血管网织细胞瘤的首选方法,栓塞可以降低血管母细胞瘤的血液供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MR表现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M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4例,小脑蚓部4例,颈髓2例,延髓1例,小脑合并颈髓病灶1例。囊腔结节型14例,囊肿型2例,实质型6例。增强扫描肿瘤结节及实质型瘤体均明显强化。6例MR表现有血管流空影。瘤周轻或中度水肿。结论:MR对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侵犯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儿童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侵犯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鉴别要点。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有明确肾脏侵犯13例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的CT征象,并与同期经手术证实的15例肾母细胞瘤进行对照。结果13例成神经细胞瘤中12例表现为不规则肿块,11例边界不清,10例包含钙化,9例腹膜后血管受侵犯,12例有腹膜后和膈脚后淋巴结转移;15例肾母细胞瘤中,12例呈圆形肿块,2例边界不清,2例有钙化,2例腹膜后血管受侵犯,3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无膈脚后淋巴结转移表现。其中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分叶征、钙化、腹膜后和膈脚后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包埋均较肾母细胞瘤常见。其中膈脚后淋巴结转移和腹膜后血管包埋对于诊断神经母细胞瘤具有较高价值。结论膈脚后淋巴结转移和腹膜后血管包埋是成神经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对于鉴别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与肾母细胞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99mTc—SZ—51在下肢血栓放射免疫显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评估放射免疫显像(RI)对下肢血栓的诊断价值,应用亚锡离子还原法进行99mTc标记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51,对8例下肢血管性病变患者,静脉注射99mTcSZ51后2、4和6小时行平面显像,必要时加做断层显像,或采集24小时后的延迟图像。结果:8例中7例属下肢血管血栓,1例为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溃疡。7例中3例新鲜血栓RII均为阳性,其中1例经溶栓治疗,RII复查转为阴性;另外4例系陈旧性血栓,RI阴性。结论:99mTcSZ51RII适用于下肢新鲜血栓的诊断,尚可有效地观察溶栓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4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颈髓及胸髓各1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6例病灶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影,增强后肿瘤呈显著强化;1例CE-MRA示肿瘤周边及内部见不规则血管影;2例髓内肿瘤均继发脊髓空洞或囊肿。结论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儿童常见恶性实体瘤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202例恶性实体瘤(淋巴瘤91例、神经母细胞瘤81例、横纹肌肉瘤20例、肾母细胞瘤10例)患儿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各自骨转移发生率、表现特征及好发部位。结果 202例患儿骨显像阳性者92例,占45.5%,其中单发病灶20例,多发病灶72例。好发部位为下肢骨骼和椎体。91例淋巴瘤骨显像阳性者38例,占41.8%,单发与多发性转移灶分别占28.9%与71.1%。肾脏受累15例,占16.5%;81例神经母细胞瘤阳性46例,占56.8%,单发与多发性转移灶分别占21,7%与78.3%。原发灶显影30例,占37.0%;20例横纹肌肉瘤阳性8例,占40,0%;10例肾母细胞瘤均未见骨骼转移。结论 骨显像对诊断儿童恶性实体瘤的骨转移有一定的价值,神经母细胞瘤的骨转移最常见,肾母细胞瘤极少发生骨骼浸润。^99Tc^m-MDP骨显像可显示恶性淋巴瘤的肾脏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9.
脑和脊髓血管母细胞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脑和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及MR灌注成像 (PWI)表现 ,着重讨论血管母细胞瘤的PWI特点。方法 :对 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3 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16例行MRI平扫和增强 (其中 5例同时行PWI ,3例曾行CT检查 )。结果 :44例患者中囊腔结节型 3 3例 (其中大囊小结节 2 7例 ,单纯囊性 6例 ) ,实质型 10例 ,43例均为单发 ,1例多发 (小脑半球病灶为大囊小结节 ,颈髓为单纯囊性 )。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 3 3例 ,小脑蚓部 8例 ,脑干 1例 ,胸髓 1例 ,1例多发 (病灶分别位于小脑半球和颈髓 )。所有壁结节及实质型肿瘤均显示明显强化 ;5例血管母细胞瘤实质部分PWI均呈明显高灌注表现 ,血管母细胞瘤的SRRmax和rCBV分别为 ( 87.3 2± 3 .18) %和 70 4.68± 46.74,肿瘤与脑白质的rCBV之比为 13 .79± 0 .99,两者的MTT之差为 ( 0 .99± 0 .3 9)s。结论 :CT、MRI均可用于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 ,MRI因在显示肿瘤壁结节和流空血管方面优势明显 ,价值高于CT。PWI对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的CT诊断(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并分析了100例经脑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CT阳性率为97%,诊断准确度为66%。将CT阳性者分为未破裂AVM和破裂AVM二组,描述了各的CT特征,并与血管造影结果对照。未破裂AVM组中22例有占位效应,破裂AVM多为血 管造影微小AVM。13例血管造影隐性AVM,CT均为阳性。比较了CT和血管造影对脑AVM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