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顾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确定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的顾虑 ,并探讨家属与患者的顾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相关性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为来自北京肿瘤医院病房和宁养院的癌症疼痛患者及其家属 10 0对。应用疼痛控制障碍问卷 (BQ)调查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应用SPSS10 .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结果  1)所有的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存在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顾虑 ;2 )家属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总分相关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但两者担心疼痛无法控制、担心长期用止痛药会成瘾以及担心药物耐受的顾虑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1)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普遍存在 ,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提供依据。 2 )家属对疼痛治疗的顾虑与患者的顾虑有关 ,提示应重视家属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并提示教育对象应由以患者为中心扩展到以家庭为中心上来 ,这不但对患者的疼痛控制有益 ,并对改善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2.
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与遵医行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1)确定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存在的顾虑和不遵医行为;(2)探讨患者的顾虑与遵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调查对象为来自北京肿瘤医院病房和宁养院的癌症疼痛患者100例。应用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应用自拟遵医行为问卷调查患者遵医嘱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1)所有的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都存在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顾虑;(2)54%的患者有未遵医嘱用止痛药的行为;(3)能否完全遵医嘱用止痛药的患者顾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部分项目顾虑均较重。(4)疼痛缓解程度、所用止痛药及患者正在接受的治疗与顾虑有关。结论(1)癌症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及不遵医行为。(2)能否完全遵医嘱用药的患者顾虑均较重。结果一方面为临床评估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提出了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进一步提高其遵医行为的意义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存在的顾虑,以探讨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调查对象为来自北京肿瘤医院病房和宁养院的癌症疼痛患者100例。应用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0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其顾虑分值较高。结论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普遍存在。结果是一方面为临床评估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提出了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顺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意义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疼痛教育项目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癌症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教育,包括系列讲座、集体咨询、个体化辅导等活动,应用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的变化及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数据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疼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总体顾虑水平明显减低(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了疼痛治疗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症疼痛控制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有疼痛主诉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分别进行调查,以发现目前癌痛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控制癌痛.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疼痛状况调查表,对2011年4月1日~4月14日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并有疼痛主诉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按时规律服镇痛药的患者只占50.0%;70.0%的患者在调查当时诉中、重度疼痛;76.6%的患者和69.0%家属担心成瘾;80.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太大而对目前的镇痛治疗不满意.结论:癌痛患者和家属对镇痛药的用法和安全性普遍存在错误认知,镇痛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未得到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疼痛教育项目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程度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癌症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和遵医行为的变化,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疼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总体顾虑水平明显减低(P〈0.01);能够完全遵医嘱用止痛药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疼痛中度及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症疼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癌症疼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癌症疼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4例癌症疼痛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其影响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成瘾恐惧、对止痛药物存在误解、对疼痛治疗的顾虑、经济问题、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是影响其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消除患者的成瘾恐惧感及对疼痛治疗的误解,加强药物知识宣教,合理选药和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提高癌症疼痛患者接受止痛治疗依从性、确保止痛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方法护理对门诊癌症患者家属对疼痛治疗认知度的影响及满意度。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5―12月在门诊建立档案的癌症患者家属200例,对其申请的麻醉药品进行统一登记和编号,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进行护理。比较2种方法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对疼痛治疗认知度、患者疼痛情况、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止痛药成瘾性、止痛药不良反应、止痛药镇痛效果、输液或打针与口服给药情况、正确评估癌症疼痛、疼痛及时就医、按时服用镇痛药、提醒患者疼痛治疗等方面的认知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8.20±1.09)分vs.(6.71±1.36)分,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3.08±3.68)分vs.(25.73±2.65)分,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理方法不仅可帮助患者家属学习疼痛药物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疼痛治疗的认知度,促进家属对患者的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癌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采用调查问卷及电话随访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率、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用药依从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及功能量表评估优于对照组,症状评价两组除了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同步持续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症患者疼痛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对癌症晚期患者癌性疼痛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5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疼痛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癌性疼痛控制水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担心耐药性、担心疼痛无法控制、担心药物成瘾、担心副作用、担心影响治疗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疾病康复、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家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癌症晚期患者应用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癌性疼痛控制能力,促进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康复,逐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