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大红袍、马蹄香、隔山消及其配伍的部分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复方“红袍胃安”中大红袍、马蹄香、隔山消三味药及其配伍对大白鼠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对小鼠抗炎、镇痛,免疫器官重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法致胃溃疡、蛋清毛细管法、小鼠热板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免疫器官称重法等经典的实验方法。结果:各给药组均无抗溃疡作用。大 马 隔及各单味给药组均能降低胃液pH值,增加胃液总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对于胃蛋白酶活性三药配伍能增强,各单味给药组均能降低;两两配伍组均能增加胃液量和降低胃液pH值,大 马和马 隔组能增加总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大 隔组能降低胃液总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性;各给药组有镇痛的趋势,大红袍组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三药配伍及隔山消组能降低脾脏指数,各给药组对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的的趋势。结论:三药单用及三药配伍后能增强消化能力,与本方主治的病症食积不消、恶心呕吐等是相符的。与前期对全方的研究比较,无论是单用或配伍对胃粘膜的保护和抗炎镇痛等指标都不如全方,本次试验为下一步的拆方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惠娜  魏玉辉  陈明  张建强  刘纯  武新安 《中成药》2011,(9):1592-1594
目的 观察平胃散及其组方药材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对促进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平胃散及其组方药材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在大鼠灌胃给予挥发油7d后,灌胃给予核素标记药物,采用SPECT技术对大鼠胃中核素标记药物残留量进行扫描,通过软件计算获得半数胃排空时间(GET1/2).结果 平胃散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β-桉叶醇(37.79%)、茅术醇(27.88%)、D-柠檬烯(15.02%)、沉香螺醇(4.12%);苍术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β-桉叶醇(45.66%)、茅术醇(39.58%);厚朴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β-桉叶醇(46.69%)、Eudesu=a-4(-)en-1 1-o1( 13.44%)、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10.02%);陈皮挥发油中主要含有D-柠檬烯(77.67%)、β-桉叶醇(3.23%);甘草挥发油量极低.灌胃给予2 =g/kg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挥发油及吗丁啉的GE T1/2分别为37.57、54.89、35.18、32.01和22.13 min,阴性对照GE T1/2为58.06 min.结论 平胃散挥发油主要源于苍术、厚朴和陈皮;平胃散、厚朴、陈皮挥发油具有较强的促进大鼠胃排空作用,而苍术挥发油对大鼠胃排空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健脾和胃汤系笔者20世纪90年代从《中国中医药报》上偶得,由太子参、苍术、白术、茯苓、甘草、法夏、陈皮、木香、砂仁、豆蔻仁、厚朴、佛手、香橼皮、川芎、丹参等组成。方中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土,平胃散加豆蔻仁和胃降逆除湿,佛手、  相似文献   

4.
<正>健脾和胃汤系笔者20世纪90年代从《中国中医药报》上偶得,由太子参、苍术、白术、茯苓、甘草、法夏、陈皮、木香、砂仁、豆蔻仁、厚朴、佛手、香橼皮、川芎、丹参等组成。方中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土,平胃散加豆蔻仁和胃降逆除湿,佛手、  相似文献   

5.
郝甜媛  吴贵华  陈常青 《中草药》2012,43(2):308-311
目的完善香砂平胃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其处方中木香、苍术、陈皮、甘草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木香、苍术用同一种方法提取、显色且点于同一板上使实验更简易、经济;采用HPLC法测定香砂平胃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 TLC鉴别方法能特征地鉴别木香、苍术、陈皮、甘草,斑点均清晰,阴性无干扰;厚朴酚在186.3~1 552.5 n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3.9%,RSD为0.35%;和厚朴酚在121.39~1 011.55n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104.5%,RSD为0.28%。结论 TLC鉴别方法简单易行;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良好,能够准确测定香砂平胃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量。  相似文献   

6.
平胃散是治疗湿困脾胃证的代表方剂,原方出自周应所著《简要济众方》,主治胃气不和,后收录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组方简炼、寓意明确.全方之旨性味从辛、从苦、从温、从燥组合,发挥其能消、能散之功,藉以调整脾运、胃消、肠动的功能,能平胃土之不平,主治湿困脾胃之证偏实者.目前临床以该方随证化裁广泛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现对平胃散近5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1 培脾和胃汤 组 成:炙黄芪15?g,白术12?g,桂枝6?g,柴胡6?g,厚朴12?g,鸡内金6?g,陈皮10?g,炙甘草6?g. 功 效:健脾助运,升发清阳,降泄胃气. 主 治:急慢性胃肠病(脾虚气陷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方中黄芪、白术为君药,健脾补胃;桂枝、柴胡升发脾气,厚朴、陈皮降泄胃气,四者为臣药;佐以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健脾助运、升发清阳、降泄胃气之功.  相似文献   

8.
香砂养胃丸具有和胃止呕、舒气宽胸的功能,是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的常用药。由白术、香附、苍术、陈皮、木香、砂仁、枳壳、茯苓、广藿香、厚朴、山楂、甘草、莱菔子、党参、半夏曲、六曲、麦芽17味药制成。目前尚无鉴别方法。为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我们运用薄层层析和显微鉴别方法,对其中14味主要药材进行了鉴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胃消滞丸对湿阻证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湿阻证大鼠模型,通过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等指标来考察调胃消滞丸的主要药效作用。结果调胃消滞丸高、中剂量(700,350mg/kg)能明显减少湿阻证模型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增加胃液总酸度及明显提高胃蛋白酶的活力。调胃消滞丸各剂量(700,350,175mg/kg)均能明显促进湿阻证模型大鼠的肠推进及胃排空功能。结论调胃消滞丸对湿阻证模型大鼠的胃肠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艳玲 《新中医》1994,26(8):19-19
香砂六君子汤治胃脘痛2则周艳玲《和剂局方》载香砂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8味药组成。本方药性平和,组方严谨,是调和脾胃,治疗胃脘痛之要方。胃脘痛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