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不孕症患者予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2.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不孕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妇女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患不孕症妇女采用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18例不孕症患者经过治疗后,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达88%.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妇女不孕症(属女方因素引起不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治疗。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治愈21例,治愈率为65.6%,总有效率达92.1%。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效佳,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女子不孕症的疗效。方法: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子宫内膜周期性更新和炎症的消退,改善宫腔内环境,创造新的床面。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少腹逐瘀汤随诊加减治疗女子不孕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病例38例,均为寒凝血瘀型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38例,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150mL每日两次口服,两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7%。结论: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联合中药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美满霉素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少腹逐瘀汤,疗程二十天,随后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满霉素联合中药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制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药、蒲黄、五灵脂)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结果:35例中,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的作用。方法共有7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少腹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安宫黄体酮片口服。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增殖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少腹逐瘀汤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从代谢组学的视角探究少腹逐瘀汤的治疗机制。方法以冰水浴结合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以GC-MS为检测手段获得血浆代谢轮廓,通过倍数(Fold Change)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最终得到天冬酰胺、谷氨酸、核糖醇、尿嘧啶等8种差异性代谢物。除胱氨酸外,其他差异性代谢物的含量在血瘀大鼠体内显著降低。低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可显著提高尿嘧啶的水平,并使除3-磷酸甘油酸外的差异性代谢物向正常水平回归;高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可显著提高天冬酰胺、核糖醇的水平,并使木糖醇、尿嘧啶的水平向正常回归。结论少腹逐瘀汤可能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发挥对血瘀证的治疗作用,不同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对血瘀证导致的代谢物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采用地屈孕酮以及少腹逐瘀汤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预防息肉复发的效果。方法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妇科2019年1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屈孕酮组和少腹逐瘀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TCRP治疗,地屈孕酮组实施TCRP+地屈孕酮治疗,少腹逐瘀汤组实施TCRP+地屈孕酮+少腹逐瘀汤治疗,术后对3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患者干预3、6、12个月息肉复发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情况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6、12个月时,地屈孕酮组及少腹逐瘀汤组复发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地屈孕酮组及少腹逐瘀汤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腹逐瘀汤组及地屈孕酮组3次复查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少腹逐瘀汤组治疗12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地屈孕酮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加服少腹逐瘀汤与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即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静滴青霉素和甲硝唑.超声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6.7%,对照组的有效率:66.7%,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很好疗效,超声是观察其疗效的行之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炎华  刘文静 《当代医学》2012,18(22):148-149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进行治疗,并且将另外40例作为对照组,仅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及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85.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川芎、灵脂、蒲黄、赤芍、醋元胡、肉桂、干姜、制没药、当归)煎汁口服治疗病53例。结果:治愈3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0.6%。结论:少腹逐瘀汤是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隔姜灸天枢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少腹逐瘀汤汤剂,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痛经程度、月经周期以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情况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隔姜灸天枢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应用西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4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经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均萎缩,病灶面积降低53%~57%,粘连情况显著改善。结论少腹逐瘀汤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其临床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组方,属于活血化瘀方剂,依据其组方原理,临床针对血瘀偏寒,胞宫瘀滞之不孕症,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PGF2α、PGE2、VA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PD寒凝血瘀证患者,可通过调整患者血液前列腺素浓度,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口腹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用酒调和后贴敷神阙穴,每个月经周期经治疗10天,共治疗了3个周期,并与消炎痛治疗的4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95.8%、83.3%(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