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高压氧(H-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脑外伤患者96例,入院时患者的GCS评分为3~7分,均于入院后行血肿清除术34例在伤后12~48小时内行早期HBO治疗,62例在脑水肿消退后行常规HBO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GCS评分和6个月后GOS评级出现明显差异.早期HBO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早期的HBO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缺氧的发生.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HBO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04—2017-04间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的随访。6个月随访时依据GOS评分标准,观察组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病残、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重度脑外伤(s TBI)术后并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入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s TBI术后并脑积水患者75例,将其中采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V-P分流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先行V-P分流术,3~6个月内再行颅脑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BI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CS优良率和GOS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 TBI术后并脑积水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联合V-P分流术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在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11—2017-12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2组患者均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早期缓解,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清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比例,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3疗程后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个疗程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高压氧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扩大血氧弥散半径、促进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建立、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清除自由基、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对近3年208例GCS评分≤12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旨在评估高压氧(HBO)和盐酸纳络酮对颅脑外伤后觉醒及其他功能恢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血S100B水平测定在判断术后颅内感染和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的成人颅脑外伤患者共160例,入院即刻及第1~7天每天抽血取样测定血S100水平。根据GCS评分分为≤8分组66例,8分组94例;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组145例;依据术后12月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4-5)54例和预后不良组(GOS 1-3)。比较分析各组间S100水平差异。结果 GCS≤8分组入院时血S100B水平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01);从入院第3天开始,感染组S100B水平较未感染组出现显著性升高(P0.001);从入院时开始,预后不良组的S100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结论 S100B是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对于预测术后感染、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方法:按照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原则,将206例颅脑损伤(GCS)评分<12分的患者分成为A组(常规)、B组(HBO)、C组(醒脑静)、D组(醒脑静联合HBO),治疗后根据功能独立性评测(FIM)量表评定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四组患者在治疗时间、FIM评分增加值和持续性植物状态发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觉醒及其他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吸氧装置的合理选择.方法 将300例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0例,分别采用自制头罩(头罩组)和球囊连接管(连接管组)2种装置吸氧;对两组治疗完成率、吸痰次数进行统计,其中成功完成治疗且连续治疗2个疗程的209例患者于HBO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结束时进行GCS评分.结果 头罩组治疗完成率高于连接管组,吸痰次数少于连接管组(均P<0.01);连接管组治疗1、2个疗程时GCS评分显著优于头罩组(均P<0.05).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HBO治疗选择球囊连接管效果优于头罩,但依从性较差.可首选球囊连接管吸氧,不能完成治疗者及时改用头罩吸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照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延迟康复治疗组,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伤后1个月、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5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为(45.0±15.0)岁,入院GCS评分为(6.9±2.6)分,早期康复治疗组和延迟康复治疗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伤后1个月,早期康复治组的患者GOS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M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伤后3个月,早期康复治疗组患者GO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