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支架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作者自行设计制作的螺纹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支架(allograft interbody fusion cage,AI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8.5岁。Ⅰ-Ⅱ°滑脱17例,Ⅱ-Ⅲ°滑脱7例,退行性腰椎不稳3例。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4例,其中15例同时行内固定,手术共植入AIFC 39个,其中一个间隙植入2个9例,植入1个15例,同时2个间隙各植入1个3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可1例。X线动态观察:术后3-4月手术撑开的椎间隙有1-2mm的回落丢失,1例AIFC破裂,全部获骨性愈合。结论AIFC具有足够支撑、维持椎间隙高度功能,抗滑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可避免取髂骨和金属椎间融合器永久植入的一些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理想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腰椎板切除减压、自体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板切除减压、自体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23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滑脱7例(均为Meyerding Ⅰ度),腰椎节段不稳4例。随访观察近期临床疗效、椎间隙高度及融合率。结果:23例获得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术后3~8个月(平均5个月)X线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融合率100%,无高度及复位丢失。椎间隙高度增大3.6mm,腰椎前凸角增大6.2°。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有效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及椎间隙高度,达到即时稳定,椎间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L3~S1退变性疾病患者24例,共融合40个节段,其中单节段8例,双节段16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6~78岁,平均64.6岁。退变性滑脱伴椎管狭窄6例,峡不连性滑脱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例,巨大椎间盘脱出合并椎间失稳4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椎管扩大减压后切除整个下关节突,切除上关节突上部的内侧半,部分开放椎间孔后壁,椎间隙自体微粒骨打压植骨,Cage斜向中线40°方向植入椎间隙,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完成改良TLIF。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7.4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1年随访时均达椎体间融合,无螺钉断裂和Cage移位、沉陷。10例腰椎滑脱者滑脱完全复位并维持良好。根据JOA评分法,本组术前(13.8±4.1)分,末次随访时(24.9±3.0)分,临床改善程度达优16例,良6例,可2例,平均改善率79.5%。结论改良TLIF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贯彻了TLIF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微创理念,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保留脊柱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基础上,改良后的TLIF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2009年8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后的TLIF技术治疗28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5例,病程6个月~7年;年龄43~75,平均9.2岁,其中L2/3间隙2例;L3/4间隙17例;L4/5n间隙15例;L5/S1间隙2例;伴L4椎体Ⅰ°滑脱6例;伴cobb角大于15。的退变性腰椎侧凸3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三节段融合1例、二节段融合19例、单节段融合9例。全部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双侧开窗减压,完整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切除增生黄韧带及部分增生内聚的小关节突,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椎间隙以行自体骨并单枚Cage融合。术中注意保证棘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的完整性。术后1-3天佩戴腰围下床活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术前术后JOA改变量及VAS评分改变量有明显差异(P〈0.01),随访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明显腰椎不稳征象。内固定系统无折断和松动,滑脱复位无丢失。结论保留腰椎后侧韧带复合结构,两侧开窗切除增生骨质、黄韧带,椎间盘椎管及神经根管彻底减压的改良TLIF技术,既能解除神经组织的压迫,又保留了后侧韧带复合体的完整,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椎管内神经组织,而且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脊柱原有的生物力学基础,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单枚融合器椎间斜放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枚融合器椎间斜放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2月~2010年1月,对21例临床确诊为下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间斜放单枚融合器植骨钉棒内固定术.结果:20例经随访6~49个月(平均20个月),患者症状均消失,滑脱复位率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并发症.术后椎间融合标准按SUK标准,融合率100%.按Macnab标准,优1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以上.结论:单枚融合器椎间斜放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出血少,融合率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2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应用PMMA增强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行短节段固定复位加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手术治疗。对16例骨质疏松及滑脱不严重患者采用单一病椎多孔中空骨水泥螺钉加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骨质疏松或滑脱较重患者采用双椎体多孔中空骨水泥螺钉固定。测量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结果 术中出现骨水泥漏2例,术中及术后无不适。并发硬脊膜损伤2例,经缝合修复后无脑脊液渗漏。1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放射痛并麻木,行翻修手术后症状消失。9例I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患者术后解剖复位,3例Ⅱ度滑脱和2例Ⅲ度滑脱患者留有I度滑脱。随访12~30个月,平均23.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8.46%。随访期间,全部病例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无位移,滑脱无复发。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隙塌陷。融合成功24例,融合率92.3%。结论 采用PMMA增强的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加RF系统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3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融合加RF-Ⅱ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术毕放置负压引流24~72 h;术后下肢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栓塞,卧床6~8周,并在卧床条件下进行腰背肌及双下肢肌肉和大关节功能练习.结果 术后随访2~4年,3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其中4例仍有劳累时腰部及臀部轻度疼痛;1例骶尾部褥疮致切口感染,经后期处理愈合;1例椎间融合器移位,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后融合.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起到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了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I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10例;L4.5滑脱12例,L5S1滑脱15例;23例为峡部裂性,14例为退行性。结果 随访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通过对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比较,37例中33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9.2%;27例I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椎间融合率97.3%;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4.1mm恢复至术后11.7mm,且无高度丢失。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钉系统复位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定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枚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枚PEEK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其中Meyerding分度为I度滑脱10例,II度滑脱16例; L4滑脱17例,L5滑脱9例.根据邹德威方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26例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12月.疗效评定为优2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PEE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可保持椎间高度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F提位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收治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37例,均在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提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时,观察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有无移位,滑脱是否复发,植骨是否融合,术前症状是否残留或加重。结果随访5~41个月,平均25个月,按侯树勋等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94.6%。8例Ⅰ度腰椎滑脱患者和29例Ⅱ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且全部融合,无滑脱复发。结论使用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滑脱复发的问题,且术后症状缓解较彻底,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