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及预防手段,减少癌残留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胃癌切除切端癌残留26例。结果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为9.29%,上切端癌残留9例,下切端癌残留12例,上下切端均有癌残留5例。根据性切除术癌残留率为5.26%,姑息性切除术癌残留率为22.3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远、近端胃切除术切端癌残留分别为6.40%和19.5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癌残留与癌肿的大小,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结论浅表广泛型早癌,弥漫浸润型进展癌,癌直径〉5cm,分化程度低或不良,癌侵破浆膜层者,易发生残留。术中切端冰冻活检,有助于减少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药物残留溶剂的监控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昌勤  刘颖 《药学学报》2007,42(12):1237-1242
当药品中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安全值时,对人体或环境将产生危害。对残留溶剂的控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各国药典对残留溶剂控制标准的沿革、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沿革,并对近年来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作者根据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残留溶剂测定专家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乌拉地尔原料药中已知残留溶剂的测定及未知残留溶剂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乌拉地尔原料药中残留溶剂进行测定,并用气质联用法对其中的未知残留溶剂进行确证。结果:乌拉地尔原料药中的未知残留溶剂为苯,并有1家企业超过限度。结论:部分企业生产的乌拉地尔原料药中存在其生产工艺中并未用到的残留溶剂,推测相关药厂未按注册申请的工艺生产或原料药来源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放疗抵抗性小鼠乳腺癌细胞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充足剂量、时间的放疗后,残留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特征,探讨残留癌细胞与癌症复发的可能关系。方法:选用TAⅡ小鼠乳腺癌进行放疗实验,用光镜、电镜进行分析。结果:绝大部分癌细胞已坏死,残留的癌细胞存在于坏死癌组织的碎屑中。从超微结构分析,这些癌细胞仍然存活。残留癌细胞的本质尚不十分清楚。具有未分化细胞的特征。残留的癌细胞在未经治疗的癌细胞群中也找到了相应的副本对应细胞。结论:放疗后残留的癌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癌细胞,它们可能是小鼠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兽药与人体健康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兽药的特点,及其残留和危害,并总结了我国兽药残留的现状,揭示兽药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胫骨结节残留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88医院(山东省泰安市271000)徐景明,彭勇,杜玉,张玲玲,仲伟营,王援朝,徐学芳微小残留白血病(MRD)被认为是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后复发的主要根源,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关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MR...  相似文献   

7.
皮维碘在治疗深度烧伤残留小创面中的应用查新建,郝庆斌,杨豫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450004)在烧伤治疗中,深度烧伤尤其大面积烧伤病人后期常残留散在小创面,该创面有大量耐药菌残存,制约创面愈合。自1989年11月以来,我们在34例深度烧伤残留小...  相似文献   

8.
王丽  孟庆刚 《辽宁医药》2003,18(4):29-31
通过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线性实验和最小检出量实验,对建立的检测Vc残留溶媒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并用该方法考查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Vc产品中残留溶媒的质量水平。该方法准确可靠,用此方法测定Vc中的残留溶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张林林  薛健  许多武  彭非 《医药导报》2008,27(9):1104-1106
[摘要]目的对气相色谱分析动物药材水蛭、海马中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进行适用性实验,并初步调查这两种动物药中农药残留的状况。方法从全国药材市场收集样品,样品以丙酮 石油醚(1:1)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浓硫酸净化,采用DB 1701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样品,GC ECD测定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结果17种农药2个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5.3%,88.1%。两种动物药中都检测到了农药残留,其中水蛭药材样品中的滴滴涕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动物药水蛭和海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动物药中的残留农药污染和蓄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药物流产后宫颈残留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妇科行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宫颈残留物形态、回声、与宫壁之间的关系,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中共检测出宫颈残留43例,其中41例在行清宫后经病理证实,准确率为95.35%。其中16例残留物较多,少量残留25例,无残留组织2例。结论在药物流产后宫颈残留的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可以借助血流显像判定宫颈内是否有微小胎物残留,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不完全流产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产后或流产后胎盘残留,如果做了刮宫术仍不能解决,常导致产后失血,损害病人的健康,也给疾病的治疗带来许多麻烦,反复刮宫会损伤子宫内膜,使再次妊娠造成胎盘的粘连和残留。我院用天花粉蛋白针剂治疗胎盘残留收到明显效果,现将我院1990~1995年间用天花粉蛋白治愈胎盘残留62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o-1995年间住院的孕足月产后(以下简称产后1和利凡诺中期引产后I以下简称中引后),不包括中引后的常现清宫术,确定为胎盘残留2引例,年龄对一44岁,个均324岁、诊断根据病史、产时或流产时所查胎盘情况、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2.
胆道残留结石99例临床分析连城县医院外科罗夏禹我院1987~1995年共收治648例胆石病,术后残留结石99例(16%),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6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4岁。发现残留结石的时间,最短术后15天,最...  相似文献   

13.
中孕引产目前在我国常用的方法为利凡诺羊膜腔或宫腔注射,我站自1997年开始一直采用此法,证实此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感染率低、引产时间短等优点。但胎儿胎盘娩出后蜕膜残留率高达60%~70%,而且妊娠月份愈小,蜕膜残留率发生愈高。以往对中孕引产后蜕膜残留均施行清宫术,而清官可造成病人疼痛、损伤、出血、感染等副作用,为降低清宫率.我们对1997-01~2003-06间在我站中孕利凡诺引产后胎盘完整排出,蜕膜部分残留者,随机抽取518例服复方生化汤促残留蜕膜的排出,替代常规的清宫术进行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残留滤泡组织反复再感染应用CO2激光治疗15例,效果满意,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8~25岁。滤泡残留位于扁桃体上极处12例,下极3例,双侧8例,治疗对用1%丁卡因对残留滤泡局部表麻2~3次,必要时可补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中残留溶剂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中甲醇、乙醇、异丙醇等14种残留溶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4种残留溶剂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5,平均回收率范围在75.34%~102.31%,检出限范围在0.001~0.004mg/m2,3批样品测定结果为0.09~0.24mg/m2。 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能有效地控制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中残留溶剂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评估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残留抗生素的潜在选择性耐药风险,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内20家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药废水中残留抗生素进行检测;通过比较废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抗生素浓度,评估废水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结合风险熵对残留抗生素的潜在选择性耐药风险进行评估。制药废水中抗生素残留浓度普遍较高;大部分制药企业现有废水处理系统对残留抗生素去除效果不理想;17家制药企业排口抗生素选择性耐药风险处于高风险水平。 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普遍较差,建议制药企业改进其废水处理系统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统一的、适合于不同生产企业的氯唑沙宗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两种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SPB-1和HP—FFAP)和两种温度系统,对来自于不同企业的氯唑沙宗样品进行残留溶剂筛选考查,结合生产企业工艺信息确定被测残留溶剂种类;采用聚乙二醇(Supelco—Wax)色谱柱,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解介质、正丙醇为内标,顶空进样法检测氯唑沙宗中的甲醇、乙醇、醋酸丁酯和氯苯。结果:经筛选考查实验,供试样品中筛查出甲醇和乙醇两种残留溶剂。4种被测残留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5~0.99999,n=8);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13)为93.8—102.4%(RSD为0.5~2.3%);4种残留溶剂的最低检测限为0.00015~0.00027%;本方法的日间重复性良好,三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3d重复进样,峰面积比值的RSD(n=9)为0.65—2.93%。结论:筛选考查实验结果为被测残留溶剂种类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建立的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并适合于不同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易其林 《中国新医药》2004,3(3):100-101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手术时机选择对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2年78例肝胆管结石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等情况。结果 78例中,急症期手术4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24.3%),死亡1例.术后结石残留率3%,择期手术治疗3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13.5%),术后结石残留率21.9%。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时机,避免急症期内被动手术和减少再现再次手术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残留结石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5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结果:术前静脉胆道造影检出胆管结石11例,180例中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28例,均行EST取石,腹腔镜术中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经胆囊管取石3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术后ERCP诊断胆总管残留结石17例,EST取石10例,再次手术7例。结论: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静脉胆道造影,使用腹腔镜术中B超检查,术前、术后ERCP的应用,提高术前、术中、术后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药审评中对于原料药合成及制剂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的残留情况非常关注,通常不主张使用一类溶剂,如果使用必须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列人质量标准;二类、三类溶剂必须进行方法研究,视考察结果决定是否列人标准。审评中对于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合理性也引起普遍重视。目前,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多采用气相色谱方法。根据本人在药审中心参加审评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