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眼肌病是一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神经肌病。自60年代初报道线粒体眼肌病以来,国外陆续有病例报道,但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5a,1994年12月双眼开睑困难,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好转。6mo后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双眼球固定不动,于1995年6月就诊。患儿为第7胎,足月顺产,行走及言语均晚于同龄儿童。父母健康,母妊娠期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头部发育正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略高,深反射亢进,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06,左眼为0.l,gi眼险下垂,睑缘略高于瞳孔下…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病(CTD)最易侵犯眼部,最常见之并发症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其他如:巩膜炎、葡萄膜炎、结膜炎、眼球突出、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血管病、眼睑缩短、虹膜萎缩及眼外肌病等。虽然,青光眼未被确定为结缔组织病之并发症,但从大量有关眼部现象的报道,可见小梁网状结构表现有自体免疫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相关性眼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线粒体DNA(mtDNA)是由16559bp组成的闭环双链分子,编码13种氧化磷酸化酶复合物的亚单位,以及结构rRNAs和tRNAs。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线粒体DNA突变可使组织ATP产生减少,以致对ATP需求高的组织细胞变性和死亡,现已证实多种单体碱基替代,与年龄相关的片段缺失,可造成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而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病最多见的眼部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其次为视神经病变,眼外  相似文献   

4.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病、血管滤泡性淋巴增生症,是一种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该病在临床较为罕见.限部更是少有累及。最早一例累及眼部的Castleman病是由Castleman报道,国内仅罗清礼等报道4例泪腺Castleman病伴颌下腺受累。我院收诊1例Castleman病累及下直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肌病的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粒体肌病的视网膜病变睢瑞芳张承芬费佩芬韩宝玲郭玉璞关键词线粒体肌病/并发症视网膜疾病/病因学线粒体肌病是由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眼是最易受累的部分。现将我们收治的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chronicprogressive...  相似文献   

6.
杨柳  艾承绪 《眼科研究》1999,17(2):151-152
Lyme病是一种由蜱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侵犯多器官系统,主要表现在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以及眼组织。近年来Lyme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散在报道,但由于Lyme病全身各器官系统表现不一,眼部表现也各不相同,国内尚无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报道均以血...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相关性眼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线粒体DNA(mtDNA)是由16569bp组成的闭环双链分子,编码13种氧化磷酸化酶复合物的亚单位,以及结构rRNAs和tRNAs,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线粒体DNA突变可使组织ATP产生减少,以致对ATP需求高的组织细胞变性和死亡。现已证实多种单体碱基替代、与年龄相关的片段缺失,可造成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而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病最多见的眼部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其次为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等,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线粒体DNA突变的发生、传递规律,将有助于揭开这类疾病的本质,为人类防治这类疾病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病、血管滤泡性淋巴增生症,是一种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该病在临床较为罕见,眼部更是少有累及。最早一例累及眼部的Castleman病是由Gittinger[1]报道,国内仅罗清礼等[2]报道4例泪腺Castleman病伴颌下腺受累。我院收诊1例Castleman病累及下直肌,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2岁,农民。发现左眼突出、下睑缘触及肿块半年。应用地塞米松5mg/d静脉滴注后突眼好转,但停药后又再次复发。半年来肿块增大,伴眼部红肿、流泪等症状。眼部检查:经对数视力表查视力,右眼:0.60,左眼:0.25;眼压:左眼为13mm Hg(1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9.
侯芳  卢宁 《眼科》2009,18(1):67-68
Behcet病与糖尿病伴发的病例曾有过1例报告^[1],但主要描述的是全身体征,而眼部表现目前尚未有报道。2006年7月我院收治1例Behcet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湖南地区眼部曼氏裂头蚴病临床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地区眼部曼氏裂头蚴病临床分析(附14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教研室刘双珍,王成业,吴小影眼部曼氏裂头蚴病遍布世界,多见于东南亚沿海地区。我国以广东,福建为多,湖南地区报道极少。现将我院40余年来住院确诊14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1.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在超过一半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中,涉及眼表持续的炎症以及纤维化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严重的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不但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其他眼部并发症的风险。慢性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应用人工泪液、血清类制剂、抗炎药物等药物治疗,佩戴隐形眼镜、睑板腺按摩等物理治疗、封闭泪点、重建眼表等手术治疗。随着对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许多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涌现临床。总结目前慢性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将有助于为慢性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和更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眼型Graves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型Graves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3例眼型Graves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1)典型的眼部表现,主要特征为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等;S(2)甲状腺功能正常,T3抑制试验缺乏换制或部分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不兴奋;(3)CT、B眼证实眼外肌肥大和/或眶后部脂肪增加。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结论眼型Graves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眼压和排除甲亢及眼部其它疾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人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有30%~40%出现眼部并发症,2%的患者以眼部为首发病变。然而,大多数眼科医师对其眼部表现的临床诊治经验还不多。我们报告以眼部表现首诊的AIDS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分别被误诊为Behcet病及视网膜血管炎的患者各1例,并探讨HIV感染与AIDS并发CMV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猫抓病及其眼部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e)是由巴尔通体 (Barton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 ,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 ,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 [1 ,2 ] 。由于猫抓病在眼部主要引起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而国内在此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为使广大眼科同道认识此病 ,现将猫抓病及眼部表现作一简要综述。1 病原学猫抓病最早由 Parinaud于 1889年首次报道 ,主要表现为肉芽肿性结膜炎、耳前淋巴结肿大和有接触动物史。随后 ,Verhoeff(1913年 )从猫抓病患者的结膜切片中发现一种丝样微生物 ,当…  相似文献   

15.
脑囊虫病的眼部并发症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的眼部表现及治疗。方法 应用CT确诊脑囊虫病,作眼部常规检查、CT和眼B超检查。对脑囊虫病患者用吡喹酮杀虫治疗,同时应用降颅压药物、神经营养药和糖皮质类固醇,降低颅内压,减轻视盘水肿和炎症,保护视力合并眼部囊虫者手术摘除,玻璃体内囊虫采用玻璃体切割吸出,视网膜下囊虫术前定位后切开巩膜和葡萄取出,眼外肌和眶内囊虫直视下取出。结果 646例脑囊虫患者伴有视力下降者78例81眼,占12  相似文献   

16.
Purtscher病2例     
Purtscher病是由远离眼部的头或躯干等处突然受到重力挤压所致的眼部损伤,但主要以视网膜病变为主,1910/1913首次由Purtscher描述,此病较为少见,我们1993至今见2例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65例Behcet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眼型Behcet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9月~2003年9月问,以眼部损害为主要表现前来我院就诊的65例Behc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首发表现、眼部及眼外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临床疗效特点诸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未见眼部损害为首发表现者。首发临床表现以口腔溃疡居首位(80.0%),口腔溃疡发生率占100%.FFA以视网膜主干血管及视盘渗漏为主者,病势较轻,预后良好;以视网膜微血管渗漏为主者,病势较重;伴视网膜出血及棉绒状斑者,病势最为凶险。表现为前部葡萄膜炎及角膜炎者预后较好。结论对眼部及眼外病变的全面正确认识是及时诊断治疗Bchcet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较常见的血管疾病,以主动脉弓及其分枝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为其特征。1908年由日本学者Takayasu首次报道并描述其眼部改变,所以又叫Ta-kayasu病。因其侵犯不同部位的血管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故有各种病名。如炎症侵犯主动脉弓产生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缺血的表现时则称无脉病或主动脉弓综合征。关于本病的眼部表现,国内已有零星的报告,但伴有眼前部炎症者甚少。本文报告一例以  相似文献   

19.
AIDS病引起的眼部表现,包括肿瘤损害、感染的或非感染的损害。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视网膜棉絮状白斑,本文报道1例。患者25岁,同性恋,嗜好静注麻醉剂,1984年10月被诊断为AIDS病。当时经眼部检查:眼附属器及眼前节正常;右眼视力10/10,左眼9/10,镜片不能矫正。眼底所见:右眼视乳头及大血管干正常,后极部与动脉末梢相关处出现棉絮状白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病的眼部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海拔病的眼部表现西藏军区直属门诊部眼科易贵荣高海拔病[1]是指人体在高原(指海拔3000米以上)低氧环境下,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眼部长期暴露在外,除了高原低氧低气压环境影响外,还受强烈的紫外线辐射,风砂刺激,维生素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