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光分析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发光分析是一种高灵敏的分析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技术。随着药物分析的发展,要求分析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价廉。而发光分析技术恰巧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近几年来药物的发光分析技术发展很快,不同的发光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药物分析的各个方面。厦门大学化学系陈国珍教授和许金钩教授等编写的《荧光分析法》第二版已经出版,书中的第八章专门对药物的荧光分析进行了论述,抗疟药品、抗菌素类、抗结核菌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电泳及其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毛细管电泳的几种分离模式及其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分析了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特点,在抗生素纯度分析中,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或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进行分析,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常根据需分离物质对的结构特点选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疏水作用电动色谱,胶束电动色谱或微乳毛细管电泳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采用硼酸盐缓冲系统在紫外末端进行检测,而对四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张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9):776-777
我院自1981年~2000年行气管切开术282例 ,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82例 ,其中男196例 ,女86例 ,年龄1~78岁 ,病例分类 :脑外伤110例 ,脑溢血3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 ,气管异物25例 ,手术前预防性气管切开22例 ,颌面颈外伤20例 ,喉梗阻18例 ,喉气管支气管炎10例 ,格林巴综合症6例 ,重症肌无力症2例 ,喉气管灼伤2例。2讨论2 1病例种类分析 :20年中随着时间的进展 ,脑外伤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增加。由于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外伤及中毒的…  相似文献   

4.
以某些电物理量如电极电位,电流、电量等的突变作为滴定分析法的终点判断,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优点,且能用于非水介质中的测定,因此被广泛用于药物分析。本文就电容量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近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收集并分析网状Meta分析(NMA)文献,为我国今后NMA的撰写和投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NMA文献,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14年3月31日。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在检索获取的586篇NMA文献中,2002至2006年间发表NMA数量小于10篇,自2007年开始,发文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以后的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586篇NMA文献分布在224种期刊上,被SCI收录的期刊187种,占期刊总数的83.48%,刊载的NMA数量为88.40%;共有3197位作者参与NMA的撰写, 97.81%的作者只撰写1篇NMA,50%以上的NMA来自英国和美国;在中国,台北市发表NMA数量最多。结论:通过对NMA文献的发表数量、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和涉及病种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NMA国内外发表现状,为我国今后NMA的撰写和投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在中、西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热分析技术与其它分析仪器及计算机联合使用的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马金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59-2960
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脑出血48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男32例,女16例。再次脑出血者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47.2岁。本组43例为第2次脑出血,5例系第3次脑出血。全部病例均经CT证实,并排除脑肿瘤、脑外伤及血液病等  相似文献   

8.
史勋 《江西医药》2004,39(1):41-42
近年来,国内期刊常见用Bessman提出的MCV、RDW的贫血类法对贫血作病因分析。认为较传统分类法更能反映贫血的病因。本文根据Bessmen提出MCV、RDW分类法,随机回顾158例临产妇人院的第1次血常规,并由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气酸硷分析在脉管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30名正常人,32例脉管炎病人患肢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量资料以X±SD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C02、PO2两组无显著差异,血液PH值试验组低于正常值(P<0.01)。结论 脉管炎病人患肢PH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基本药品目录实施前后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更好的指导社区用药。方法:对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高血压药物使用数量,金额、频率进行排序,与2010年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本药品目录前后比较,用药量前3位分别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联合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正逐步替代传统固定的复方制剂;高血压药物用药量增加了15.68%,但是高血压药物总费用下降了0.81%。结论:本中心目前的高血压药物应用符合指南精神,依从性好且费用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11.
多肽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多肽药物的生物活性分析、结构分析、纯度分析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摘要:中国药学会于2019年9月发布《中国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检索2007~2021年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中有关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偏倚控制的相关文献,依据《指南》相关内容,进一步描述混杂偏倚控制,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混杂偏倚控制提出新思路。本文发现,混杂因素包括单因素、多因素和未知混杂因素,应用较广泛的混杂偏倚控制方法有分层分析、Logistic回归、倾向性评分、工具变量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指南》提示,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质量需结合健康中国战略,有效控制研究中不可避免的混杂偏倚,提高药物流行病研究结果的安全、有效性,激励公共医疗健康的创新,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卵巢肿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运胜  高国兰 《江西医药》2003,38(4):270-271
青少年妇科肿瘤并不太多见,绝大部分为卵巢肿瘤,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不同于成年人。本文就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10~20岁青少年卵巢肿瘤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青少年卵巢肿瘤占同期收治卵巢肿瘤的8.8%,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20岁,平均初诊年龄17.6岁,青春少女发病率高于幼女,12~20岁有36例,占85.7%,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8例,恶性28例,本组恶性、交界性发生率分别为66.7%,19.1%。所有病例均未婚。发生部位:左侧18例(42.9%),右侧19例(45.2%),双侧5例(11.9%)。1.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腹痛20例…  相似文献   

15.
固相萃取法在毒(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液相色谱分析法广泛应用的基础上 ,近年来固相萃取法 (solid - phaseextraction,SPE法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国内外有关药物和毒物的分析杂志上 ,对杂质很多、成分复杂的生物检材 ,采用固相萃取作为分离纯化的前处理 ,同时富集主要成分 ,而后结合HPLC或GC分析检测的报道越来越多[1,2],很有取代传统液—液萃取的趋势。该法对药物滥用者尿液中毒品成分或复杂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也能易于分离并迅速定量[2],因而值得介绍。固相萃取法 ,也称液—固萃取法 ,就是根据液相色谱法原理 ,利用毒物在溶剂…  相似文献   

16.
马一婷  梁劲荃  凌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58-2458
对我院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进行子宫切除的产妇35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总分娩数共12311例,其中剖宫产3821例,阴道分娩8490例。产科子宫切除35例,占同期分娩总数0.28%。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27例。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9例。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7.82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22例。孕周28~42周。输血量800~7500ml,输血率100%。35例中24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死亡4例。1.2手术指征:见表1。1.3围生儿情况:本组23例中,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0分6例、评分3~7分19例,8~10分8例。1.4并发症:本组产妇因为麻醉…  相似文献   

17.
检验科质控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积极探讨检验科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方法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每月科内进行一次各室室间质评结果讨论分析,对各室检验指标进行分析,找出脱靶原因,坚持室内质控管理制度和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并形成科级管理规范。结果提高了全科人员对检验结果质控的重视,规范了检验操作常规,形成了一套质控管理办法,减少检验科医疗差错。结论检验科质控的实施需要思想的重视,管理要到位,坚定改进室内、室间质控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发光(ECL)在药物和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9年,Harvey在电解碱性鲁米诺(3-氨基苯二甲酰肼)水溶液时发现电极附近有发光现象。60年代以后,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都有人对此进行评述[1~5],Bard[6~10]小组在这个领域有突出的贡献。ECL分析是将电化学手段和化学发光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从而弥补了化学发光法的不足,如重现性和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在多种组分同时存在时,可施加不同波形、不同电压的信号进行选择性测量。近年来,ECL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氨基酸、药物、抗氧剂等生化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2001~2002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为合理、有效的门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2年间门诊药房处方情况按消费结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列出使用频率前20位药品,消耗金额前9位的抗生素类药及常用的前16位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中成药和抗感染药是我院门诊主流用药,用药频率最高的是阿莫西林胶囊,金额最高的是胃得安片.结论门诊药房处方分析显示,门诊用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中成药和抗感染药的用药呈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发光分析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