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突发性脑卒中或大脑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定位损害,可造成患者记忆力、认知力、思维以及情绪和行为的损害,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疗法在对VD的治疗中不仅发挥着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优点,而且经济安全,正成为  相似文献   

2.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的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VD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直线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近年来,VD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近3年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老年性痴呆,主要由各种脑血管疾病(缺血或出血性以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疾病),也可以由多发性梗死引起[1,2],如多发梗死性痴呆(MID)或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亦可由单个的战略性梗死、多发腔隙性梗死和滴灌流损伤如边缘带梗死和缺血性脑室周围白质病(Binswanger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障碍。它可以由腔隙状态、多灶性脑梗死、有关部位的单一病灶(如额叶、颞叶)脑梗死、皮层下脑病等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理论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系由一系列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近年来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VD可作为针灸的有效适应证,因此,针灸治疗VD的临床文献报道日益增多。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针灸疗效肯定,且对患者的智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康复有诸多积极意义,但是近年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针灸治疗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电针、毫针、激光针和穴位注射。结论未检索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最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技术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从针灸选穴,穴位刺激方式及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1996—01/2004—10期间与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穴位;电针”,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2篇相关文章,临床研究49篇,动物实验研究43篇。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3篇,9篇系重复研究,8篇为观察性文章,6篇为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对69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38篇选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按辨证或辨病取穴,或在辨病结合辨证的基础上取穴。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电针等多种刺激穴位方式被应用,电针以操作易行和参数可控等优点在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临床和基础研究已从神经递质、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目前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灸作用机制的核心环节仍有待进一步揭示,基因水平的研究可能是重要楔入点。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d,Va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目前主要的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和优缺点加以归纳整理,为VD的基础研究提供合理的动物造模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有关VD动物模型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为血管性痴呆新模型的研究建立基础。结论:虽然VD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采用的公认合理的方法并不多,因此建立一种脑缺血所导致的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的特点以及对于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系由一系列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近年来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VD可作为针灸的有效适应证,因此,针灸治疗VD的临床文献报道日益增多.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针灸疗效肯定,且对患者的智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康复有诸多积极意义,但是近年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治法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求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可靠证据。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针灸治疗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电针、毫针、激光针和穴位注射。结论 未检索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最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系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主要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注意力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障碍为主要表现.血管性痴呆在中医属痴呆、癫疾、郁证、文痴、善忘等范畴,是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西医对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但至今尚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而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则具有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优点,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将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曾智  李佩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77-578,57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VD也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国内有关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VD发病率为0.43%~2.64%,占痴呆总数的68.2%,并呈迅速增长之势[2]。目前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从针灸选穴、穴位刺激方式及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1996-01/2004-10期间与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穴位;电针”,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2篇相关文章,临床研究49篇,动物实验研究43篇。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3篇,9篇系重复研究,8篇为观察性文章,6篇为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对69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38篇选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按辨证或辨病取穴,或在辨病结合辨证的基础上取穴。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电针等多种刺激穴位方式被应用,电针以操作易行和参数可控等优点在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临床和基础研究已从神经递质、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目前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灸作用机制的核心环节仍有待进一步揭示,基因水平的研究可能是重要楔入点。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痴呆症,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的总称。临床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等为主要特征,包括多发梗塞性痴呆及脑出血、脑血栓后痴呆等。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欧洲和北美的70岁以上老年人中,VaD的患病率高于阿茨海默病(AD)。而在日本,VaD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据日本资料统计,在痴呆患者中,VaD占36.3%,AD占33.7%,混合性痴呆占19.5%,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占10.5%。我国的情况与日本相似,据国内11个城乡普查结果,60岁以上人群中VaD患病率为324/10万人口,AD为238/10万人口。我国有人对北京地区60岁以上老人调查,结果痴呆的患病率为3.96%,而VaD占其中的2/3,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及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认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病位在脑,其本在于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其标在于痰浊瘀血,蒙闭清窍,其病程演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治疗主要有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单味药物治疗等。中药治疗VD的机制主要有:增强胆碱能神经递质、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功能,抗氧自由基作用,调节NO功能,钙拮抗作用等。目前中医研究的思路和设想主要有:病因病机的研究应以脏腑为本,以痰瘀阻络为标;应注重VD的症候演变规律;注重临床疗效的提高;重视VD的基础研究,实现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使VD临床用药全方位化。  相似文献   

17.
18.
血管性痴呆的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军  李祥 《现代康复》2000,4(11):1701-1701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分析了214例血管性痴呆EEG改变特征结果 EEG异常率为88.8%,并且以广泛性异常为主,痴呆程度越重EEG改变越明显。结论 EEG改变与痴呆脑卒中的病灶性质、数量及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8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组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DHET),每组34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共观察42天。结果 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有效率79.41%,药物组为20.58%(P<0.01)。结论 电针闻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DHET。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曾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721-1723
血管性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的引起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文章阐述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状况进行综述,提出了血管性的防治措施以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