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心理护理、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质控小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3月起实施分组单项质控,根据医院妇科实际情况,在妇科病区设立5个护理单项质控小组,制定实施各小组工作细则与质控标准。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组单项质控模式,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两组对照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0例,患者临床资料齐全,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控,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对质量监控,风险因素分析,总结讨论,知识培训指导,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基础护理合格例数/率、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护患纠纷的发生。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合格护理例数,合格率分别为96.0%和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均为0例,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为2例,护患纠纷为0例,组间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生化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质控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三级质控体系前移在老年康复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老年康复科实施三级质控体系前移的护理管理制度调整,以2016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质控体系前移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康复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管制图与查检表应用于消化科护理质控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的72例消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质控管理,观察组实施设计管制图和查检表进行质控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急救物品管理及药品管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制图和查检表应用于消化科护理质控瓶颈问题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流程超声质控管理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来医院就诊并进行超声检查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超声管理流程,观察组给予全流程超声质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超声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对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对人员素质、设备管理、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执行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及对照组管理后(P0.05)。观察组管理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对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及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全流程超声质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超声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形势常态化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新形势常态化质控管理模式。记录两组医院感染人数,评价两组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急救物品指标评分情况;记录两组护患矛盾冲突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急救物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冲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形势常态化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率,避免护患矛盾冲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实施质控小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4~10月收治的12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质控小组,实施专门的护理质量监督,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环境管理考核评分、基础护理考核评分、服务态度考核评分、专业技能考核评分和健康教育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实施质控小组护理,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妇产科质量管理中实施质控小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慈溪市崇寿镇卫生院妇产科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前后的患者各32例分别为常规组和质控组,观察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质控小组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质控小组应用于妇产科质量管理中,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CU护理质量管理中质控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入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疾病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未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对照组出现4例护理安全事件,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ICU质控小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中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探讨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1~6月就诊的8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环节质控对针灸推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90例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90例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常规护理联合治疗室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针灸推拿患者开展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周质控记录表在提高外科病区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外科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2月,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周质控记录表。统计两组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2例,对照组中发生不良事件11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质控记录表在提高外科病区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中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30)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0)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93.33%比对照组患者7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有正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6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结合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疾病特点,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83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83例则仍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科病房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2017年1~8月从医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8例纳入研究,按照平均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无缝隙护理模式使护理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8%(P0.05);观察组的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妇科病房,可强化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在中医院护理质控管理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80名医院护理人员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实施护理。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考核成绩,其中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患者,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在中医院护理质控管理中效果显著,并且应用价值高,不仅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技能得到了提升,还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方案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7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时期分组,2016年1~9月收治的41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和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胃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脊柱外科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参与医疗组群策群力的病例讨论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在本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责任护士参与医疗组病例讨论、制定护理危机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医疗纠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综合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医疗纠纷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危机管理策略能提高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