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欣  刘振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60-576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4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和46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相似、领悟和数字广度测验,并对经过6周抗抑郁药治疗的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的总测验次数82.19&;#177;21.55、持续错误数31.56&;#177;18.97、随机错误数25.53&;#177;11.31、词汇流畅测验41.68&;#177;5.96、联想学习19.78&;#177;6.21、相似9.68&;#177;3.15、领悟9.82&;#177;4.33和数字广度测验10.85&;#177;2.77,与正常人为53.66&;#177;5.87,16.89&;#177;12.54,9.48&;#177;15.53.56.27&;#177;13.34.28.56&;#177;5.60.13.91&;#177;2.75.13.91&;#177;2.75,14.73&;#177;2.38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与HAMD总分(r=0.35,0.33.0.31.P&;lt;0.05)及迟缓(r=0.45,0.41,0.41,P&;lt;0.01)、日夜变化(r=0.31.0.29,0.31,P&;lt;0.05)两因子分正相关。WCST与其他各项神经心理学测验无明显相关。46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后,WCST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治疗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的减分率与HAMD的减分率正相关(P&;lt;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27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结果: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低于治疗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WCST的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与正确数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心理护理不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有利于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及高压氧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首先进行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2周后,研究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继续单一使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HAMD、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测验、相似、领悟及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第12周后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在治疗第2、4、8、12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质有关,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特质性认知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注意力、执行功能状况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抑郁症患者29例纳入抑郁组,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计算机化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检查,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比较2组执行功能的差别,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WCST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及CPT的遗漏性错误、反应时间标准误差、反应标准误差变异性、固着反应均高于对照组高(P0.05);抑郁组WCST的错误应答数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5),CPT的替代性错误数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1,P0.05);抑郁组WCST的正确应答数与CPT的反应标准误差的变异性呈负相关(r=-0.46,P0.05);抑郁组CPT的遗漏性错误与病程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和注意功能的损害,且与患者抑郁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第0周)和治疗后(第6周、第3个月)的认知功能改变及特点。方法对6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RBANS)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并与8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后方差分析表明,HAMD总分(F=97.69,P<0.01)、RBANS即刻记忆(F=26.10,P<0.01)、延时记忆(F=11.20,P<0.01)、总分(F=3.81,P<0.05)、WCST的总测验数(F=9.99,P<0.01)、持续错误数(F=21.81,P<0.01)、分类数(F=5.49,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2)患者组治疗前HAMD总分(t=29.92,P<0.01),RBANS即刻记忆(t=-4.55,P<0.01)、视觉广度(t=-2.41,P<0.05)、言语功能(t=-3.01,P<0.01)、延时记忆(t=-2.99,P<0.01)、总分(t=-4.52,P<0.01)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组治疗6周后HAMD总分(t=6.37,P<0.01)、RBANS即刻记忆(t=2.73,P<0.01)、WCST的分类数(t=2.49,P<0.05)、总应答数(t=-3.98,P<0.01)、正确应答数(t=2.68,P<0.05)、持续错误数(t=-4.80,P<0.01)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组治疗3个月后HAMD总分(t=2.20,P<0.05),RBANS即刻记忆(t=4.42,P<0.01),WCST的分类数(t=2.41,P<0.05)、总应答数(t=-3.48,P<0.01)、正确应答数(t=-4.80,P<0.01)、持续错误数(t=-5.46,P<0.0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不仅存在情绪症状,认知功能也存在缺陷,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AMD评分、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也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及脑蛋白水解物联合赛乐特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1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两组均首先进行赛乐特抗抑郁治疗2周后,研究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继续单一使用赛乐特抗抑郁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HAMD、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测验、相似、领悟及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2周后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在治疗第2、4、8、12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特质有关,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特质性认知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及高压氧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首先进行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2周后,研究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继续单一使用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HAMD、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测验、相似、领悟及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2周后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在治疗第2、4、8、12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特质有关,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特质性认知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作业训练治疗2个月,对照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工娱疗法治疗2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连线测验A和B、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PANSS量表总评分[(59.82±8.41)、(59.45±9.05)分]及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16.67±3.20)、(17.08±3.2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PANSS总评分(70.23±7.62)、(68.32±10.14)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21.46±3.26)、(20.82±4.21)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各项的减分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44.14±17.51)分]和B测验成绩[(96.47±34.4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51.76±21.18)和(114.31±35.76)分]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和B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③治疗后,研究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8.21±3.96)、(10.24±3.52)分]较组内治疗前[(5.83±3.12)、(8.63±3.4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研究组测验成绩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研究组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87.82±23.21)、(23.20±11.5)、(23.14±42.00)、(4.80±0.76)]较组内治疗前[(78.20±21.40)、(28.87±10.21)、(21.54±26.50)、(4.26±0.08)]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WCST测验总测验、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研究组的测验成绩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验任务成绩,改善患者部分认知领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及脑蛋白水解物联合赛乐特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两组均首先进行赛乐特抗抑郁治疗2周后,研究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继续单一使用赛乐特抗抑郁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HAMD、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数字广度测验、相似、领悟及副反应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第12周后MMSE、词汇流畅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在治疗第2、4、8、12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特质有关,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特质性认知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