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白×,女,9岁。1986年10月7日诊。昨晚饭间突发下腹抽搐疼痛,神情呆滞,目上翻(约3秒钟),后即头昏晕,欲卧床。追问病史,患儿5岁时曾高烧一周,嗣后常有类似发作。近半年来发作渐增为每周二、三次,常感腹痛且头昏晕,前医投香砂六君丸、半夏白术天麻汤,效甚微。川医诊为:癫痫小发作。刻诊:  相似文献   

2.
脉痹治验     
李××,女,46岁。1987年11月2日诊。双足烧灼样疼痛二年,呈间断性发作,双足浸于热水中更甚。曾在石家庄医院诊为红斑性肢痛,应用麻黄素、苯丙胺、强的松龙封闭,症状可暂缓。两个月来疼痛发作频仍,入夜被暧  相似文献   

3.
张×,女,32岁。1988年10月4日诊。患者双手指冷痛反复发作两年,每在初秋天气转凉即发作。发作时双手指冷痛、麻木、皮肤苍白,继而发紫、变红,须将手放入温  相似文献   

4.
高××,女,21岁,未婚。1989年7月初诊。患偏头痛3年,常年反复发作,因之退学。曾多方就医,进行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今年在北京某医院检查,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本次发作已有半月余,左侧头痛剧烈,痛连眼、齿,发作时伴有恶心、心烦易怒,痛止后头胀头重,精神不振。服用麦角胺咖啡因、654—2,及散  相似文献   

5.
1植物性癫痫倪某,女,10岁,学生。1995年9月17日诊。发作性头痛3年,频繁发作4月余,偶有突然昏厥史。经南京某医院诊为“植物性癫痫”,迭经中西医治疗罔效,后因连日发作影响学业而休学,来我院求治。患儿每次发作均在清晨6时许,头昏头痛,继则胃脘不适...  相似文献   

6.
哮喘治验     
张××,男,44岁。1978年9月20日诊。自幼患哮喘,每逢感寒发作。近几年发作频繁,冬令尤甚。三天前,因受凉咳喘复发,每晚自注肾上腺素七、八支,方可缓解。诊见:精神不振,瘦弱,面色苍白,咳痰不爽,喘息抬肩,小溲清长,大便溏薄,舌  相似文献   

7.
介绍朱勉生教授针灸临床诊断时望、闻、问、切四诊经验及特色。四诊过程中注重与病人"形神合一"互动交流和人文关怀,重视舌下金精玉液望诊、呼吸诊脉,教吐纳、六字诀、咳嗽并闻诊,疾病发病时辰和发作时辰问诊,脉诊与穴诊结合、肾间动气脉诊、双手诊脉等,均体现了朱教授诊断特色。同时四诊诊断常在针刺之前、针刺留针中、出针后以体察疾病气血动态变化等,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车某,男,33岁,1998年3月初诊。自诉患癫痫20余年,近2年逐渐加重至一昼夜发作3次。患者20年前因情志不遂出现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并有口吐涎沫,曾去某医院就诊,诊为“癫痫”,曾服多种中西药物,病情时好时坏,每遇情志不遂即发作,近日发作频繁,每日3次,白天1次,夜晚2次。正在就诊时突然发作,见患者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不时还有叫声,面青,经针刺人中穴后苏醒,醒后感头昏,疲乏,余无不适。诊为“痫证”。治以舒肝健脾,理气豁痰,活血化淤。给自拟癫痫汤治疗,具体药物及服用方法如…  相似文献   

9.
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谭某,女,63岁,2001年2月2日以胸闷、胸痛间断发作3年余,加重2天来诊。心电图运动试验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诊见:烦躁,夜寐不  相似文献   

10.
<正> 林某,女,30岁,1979年1月24日初诊。患者腹痛、泄泻、肠鸣反复发作已7年。每发于春季,时至夏季则自行缓解。平素抑郁寡欢,胸脘痞闷不适。发作前均有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史,曾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诊为“神经性腹泻”。经中西医治疗罔效。诊见:立春后不久,偶因与人争吵后即觉腹痛,溏便夹泡沫,每日3~5次,泻后痛无缓解,肠鸣、矢气频频,今病已20余  相似文献   

11.
任××,女,52岁。1988年10月17日诊。患高血压病八年,反复发作头晕,气短,平素常服西药维持降血压。诊见:近几天来,头晕目眩、头痛,行走不稳,心悸气短,失  相似文献   

12.
例1.汤××,男,7岁。1984年10月3日诊。患儿脐腹痛反复发作一年余,每在饥饿时发作,纳食减退,形体日渐消瘦。曾在黄石某医院诊治,粪检发现滴虫,诊为小儿肠道滴虫,予灭滴灵治疗未愈,后服中药杀虫止痛亦  相似文献   

13.
廖×,女,38岁。1986年10月7日诊,住院号3915。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伴脘腹胀满10日,发作间隔2~4小时,每次发作10分钟至20分钟不等。中西医结合病房予以疏肝和胃止  相似文献   

14.
<正> 内耳眩晕董某,男,47岁。1980年9月26日初诊。自诉患眩晕病反复发作4年多。发作时突然感觉周围物景出现绕身旋转,即闭目卧床,如坐舟中,不敢活动,两耳响如蝉鸣。恶心呕吐时转头、睁眼、眩晕更甚,至今右耳失聪。曾多次到县、市医院就诊,均诊为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征)。服药三五天后病愈,唯耳鸣未除。稍有繁忙又复发作,后又去省某医院仍诊为内耳眩晕病,经治疗  相似文献   

15.
司×,女,50岁。1982年7月10日诊。右侧头部及面颊部疼痛半年余。疼痛反复发作,发作时,疼痛上至头角、眉棱骨,下至下颌部及牙齿,呈阵发性剧痛,状如刀割、火灼,每  相似文献   

16.
1坐骨神经痛阮某,男.65岁,工人,1993年10月14日诊。患者于4年前出现左侧腰臀腿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当地医院诊为友们坐骨神经痛,眼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两月前因劳累疼痛发作次数增多.不能行走转侧弯腰.甚则不能入眠.遂来我院就诊。刻诊:舌暗红,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弦.实验室检查:血沉13mm/h.抗“O”、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证属肾阳亏虚,筋脉失温。治宜温肾化气,以通经脉。方用真武场加味:制附子、桂技各129,白芍189,衣等、白术各15g,生姜10g。6剂,水煎服。二诊时自诉疼痛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疼痛程度亦较前减…  相似文献   

17.
1 眩晕案林某某 ,女 ,35岁 ,1995年 8月 5日诊。患者 1a前因脑外伤后致头痛头晕 ,时发时止 ,平素少食乏力 ,视物昏花 ,发作时头目昏眩 ,恶心呕吐。经西医检查诊为脑外伤综合症。发作时静滴甘露醇症状有所减轻 ,但时有发作。诊见面色、口唇紫暗 ,面部、眼睑浮肿 ,舌红暗体胖大 ,苔白厚腻 ,脉迟涩。证属湿瘀互结 ,方用当归芍药散方。处方 :当归、泽泻、川芎各 30 g,白芍、茯苓、白术各 2 0 g,水煎服每日 1剂。服药 5剂后眩晕减轻 ,头痛消失 ,未见恶心呕吐。继服 6剂 ,眩晕消失 ,面部眼睑浮肿均消失 ,它症亦明显减轻 ,原方各药量减半继服 1个…  相似文献   

18.
疳积1例治验     
赵法新 《中医研究》2010,23(12):53-54
患者,男,10岁。2010—02—02初诊。家长代诉:自幼体弱,常易感冒、发热、扁桃体肿大化脓,反复发作,每1~2周感冒发作1次,均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其后常出现胃肠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一、鼻衄陈××,男,10岁。1983年7月12日诊。鼻衄半月余,二、三日一发,量多而色淡,常于夜间发作。刻诊:面色苍白,身体消瘦,精神倦怠,少气懒言,伴头昏,食欲不振,睡眠  相似文献   

20.
吐法临证验案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案例1:男,59岁,因发作性右肢瘫痪,言蹇3d于1996年2月26日来诊。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10-20min,且每次发作的症状相同。在某医院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予甘露醇脱水、扩血管药物、中药天麻钩藤饮等治疗3d不效,发作次数反逐渐频繁。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