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库蚊蛹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蚊蛹是蚊虫分类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流行病学发展的需要,要求对蚊种各虫期须有系统的、完整的描述,并对其分类性状进行新的评价和应用。近廾年来,国外对库蚊属(Genus Culex)蛹的分类已引以重视,Belkin(1962)、Brain(1967)和Sirivanakarn(1972-1977)等先后曾对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某些亚属库蚊蛹进行系统描述。在国内,则仅见零星记述(陈汉彬等,1980-1983),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告,本文拟对我国库蚊属蛹的分类作系统报告。库蚊属在我国已知有9亚属66种和亚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记述三种库蚊的蛹期形态,即孟庆华(1953)记述的黄氏库蚊(Culexhuangae)、陈汉彬(1981)记述的天坪库蚊(C.lianpingensis)和 Klein(1970)记述的里奇库蚊(C.riehei)一、黄氏库蚊 Culex(Culex)huangae Meng,1958.根据3个蛹皮记述,产地:贵州威宁。  相似文献   

3.
中国尖音库蚊复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尖音库蚊复组(Culex pipiens complex)是库蚊属(Genus Culex)的重要类群之一。其共同特征是:喙全暗;各足股、胫节无淡色纵条,各跗节无淡色环;雄蚊阳茎中叶(背支)简单,肛侧片基侧臂不发达(图一).本复组包括模式种尖音库蚊[Culex(Culex) pipiens Linnaeus,1758],以及一些形态相似的亲缘种(sibling species)、亚种或“型”。其中的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广布于我国并已证实是我国班氏丝虫最重要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同时也被认为是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4.
致倦库蚊幼虫期血淋巴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致倦库蚊幼虫 2~ 4龄期单位体积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的变化。方法 :应用姬氏染色结合相差显微镜方法对血细胞观察并计数。结果 :(1)致倦库蚊幼虫的全血细胞数 (THC)随着龄期的增长及血淋巴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2 )各种类型细胞比例也随龄期的增大而发生变化。二龄幼虫血细胞组成以原始血细胞为主 ,占 93 9% ,三龄、四龄血细胞逐渐开始分化 ,原始血细胞比例趋于减少 (84·5 %、74 8% ) ,而浆血胞所占比例从二龄的 4 8%到四龄的 12 5 % ,粒血胞从 1 3 %到 7 6 % ,珠血胞和类绛血胞开始出现 (1 5 %、2 3% )。 (3)在细胞形态上 ,粒血胞在离体后容易破裂 ,浆血胞在发育过程中有形态转化现象 ,并经常呈现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 ,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结论 :致倦库蚊幼虫不同龄期的单位体积血淋巴细胞数量、分类及形态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尖音库蚊组的分类志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音库蚊类群与医学关系密切,但分类鉴定时有混淆。本文系统报告我国尖音库蚊组的组下分类,将已知的8种和2亚种,根据雄蚊尾器特征,分为三个亚组,即尖音库蚊亚组、迷走库蚊亚组和希氏库蚊亚组。并附有种的鉴别特征和检索。  相似文献   

6.
以阳茎侧板的形态特征为依据,于1984年10~12月检查了武汉地区尖音库蚊复组雄性外生殖器玻片标本217个,结果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及其中间型的总构成比分别为28.11%、43.78%及18.11%。在越冬期前,三者之间构成比变化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X~2=-20.96,P<0.005)。12月底以后,未再发现上述雄蚊。提示它们的耐寒性不同;雄性似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气干法对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库蚊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6,但染色体结构却存有一定的差别,显示出其种属的特异性。按染色体从小到大的次序将3对染色体分别编为Ⅰ、Ⅱ、Ⅲ号。致倦库蚊第Ⅰ号染色体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M),第1号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第Ⅲ号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M);淡色库蚊第Ⅰ号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Ⅱ号与第Ⅲ号均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M)。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拟态库蚊亚组蚊虫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蚊属海滨库蚊组(Culex sitiens group)拟态库蚊组(Cx,mirneticus Subygroup)其特征是在进化中发展了淡鳞斑。我国过去记载有9种。根据《中国蚊类校订名录》(陆宝麟、许荣满1979)所记载斑翅库蚊组在我国有6种。在对我省的蚊类调查工作中,发现了其中的4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常见库蚊的种型,利用其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特征对蚊虫进行快速的种类鉴定。方法研究样本为乌鲁木齐市区采集、人工繁殖的成蚊和幼虫,形态学鉴定并测定试验蚊虫的mtDNA-COI和rDNA-ITS2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结果对成蚊及幼虫进行形态鉴定,根据镜下特征判断为尖音库蚊复合组。试验蚊虫mtDNA-COI和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测序,对获得的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结合形态学鉴定等因素确定为尖音库蚊。结论应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特征鉴定蚊虫种型具有简单、快速的特性。确认了乌鲁木齐市一种常见蚊种为尖音库蚊,引入了分子生物学鉴定蚊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结合《中国蚊科志》的编写工作,查看库蚊属某些新种的模式标本,发现下列六种的分类地位有待商榷,分别讨论于下: 1、从江库蚊Culex(Moch.)chungkiangensis Chang and Chang,1974.昆虫学报。 17(3):347—51。从江库蚊是张培轩和张思淼同志根据贵州从江的雄蚊标本与Brug(1932)对叶片库蚊(C.foliatus)的原描述有差异而记述的新种。叶片库蚊原是根据印尼爪哇的标本作为C.castrensis的一个变种记述的。Edwards(1934)根据Jackson采自  相似文献   

11.
库蚊属斑翅库蚊组(Culex(Culex)mimeticus group)包括一些习见的广布蚊种,其特征是在进化中发展了淡鳞翅斑。我国见于报告者有下列9种:斑翅库蚊C.mimeticus、棕盾库蚊C.jacksoni、棕叉库蚊C.fuscifurcatus、短臂库蚊C.kangi、类短臂库蚊C.sengi、拟斑翅库蚊C.mimuloides、小斑翅库蚊C.mimulus、新斑翅库蚊C.neomimulus和类斑翅库蚊C.murrelli等。此外,笔者等1977年又在广西采获一新种天坪库蚊C.tianpie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我国库蚊雌性尾器的分类学价值.方法:常规方法制备我国库蚊属52种雌性尾器玻片标本,并分析比较.结果:制定了我国库蚊属亚属检索表.结论:雌性尾器可作为我国库蚊属的亚属和某些种团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库蚊的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当地可以传播西尼罗病毒病潜在的蚊媒,库蚊的种类和分布。方法采用调查收集历次自然疫源地资料,结合文献整理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可以传播西尼罗病毒的潜在蚊媒的库蚊(含可疑种)有7种,全省各地(市)均分布的为淡色库蚊(culex pippins pallen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结论基本了解了山东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库蚊的种类及其分布,尚需掌握流行病学确切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1977年初秋,在带领医学动物进修班学员赴广西实习时曾在天坪山采获一批孑孓,并经隔离培养育出两性成虫。经研究,确系班翅库蚊组一新种,根据产地命名为天坪库蚊[Culex(Culex)tianpingensis sp.nov.] 一、形态描述雌蚊中型蚊,翅长3.7~4.3毫米。头头顶正中盖以金黄色平覆鳞和散在竖鳞,后头有众多的金黄色竖鳞,少量暗色竖鳞分布在枕部两侧,两颊有乳白色宽鳞区并向眼  相似文献   

15.
1973年以来,我们结合《中国蚊科志》库蚊属的编写工作,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采集工作,并且对过去已报告的蚊种标本进行复查,发现有如下新纪录。 1.惊骇库蚊C.(Neoculex)territans Walker,1856.Insecta Saundersiana. Dipt,,1:428. 鉴别依据腹节背板有淡色端部横带;雄蚊尾器抱肢基节亚端叶前部只有两根带状棒。端节细长,末1/3内侧缘有膜状突起和微刺。阳茎侧板间背桥亚端位;幼虫头毛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都是从外观上对蚊虫进行分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用同功酶酶谱鉴定生物类别的方法。已有对冈比亚按蚊六个成员种研究的较成功报道。现将淡色库蚊和埃及伊蚊的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酶谱及糖、蛋白质、脂的初步比较报告如下: 一、淡色库蚊和埃及伊蚊的三种同功酶酶谱的初步比较方法和材料 (一)蚊虫匀浆的制备 1.标本来源:淡色库蚊和埃及伊蚊系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饲养,在南京医学院寄生虫。  相似文献   

17.
<正>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uillet,1898)是我国分布较广,重要传播疾病的媒介蚊种。其生殖营养周期的观察和研究,对于了解淡色库蚊生态习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制订防制措施,均有十分重要意义。作者从1984年起在山东邹县班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和五指库蚊生活史各期超微结构。方法:野外采集这4种蚊虫并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4种蚊虫的幼虫栉齿、成蚊小盾板、蛹呼吸管和外壁纹饰和卵的超微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4种蚊虫生活史各期SEM观察均发现新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有望应用于蚊虫分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观察滞育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和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脂肪累积动态和冬季耐寒表现,以二者发育蚊作对照。结果雌蚊羽化时脂肪含鼓均甚微,糖水喂饲5天后上升明显,尤以滞育淡色库蚊最甚,呈直线上升,从0.04mg增至20日龄时的0.40mg发育淡色库蚊其次。三带喙库蚊滞育蚊和发育蚊不仅积累少而且无明显差异。耐寒性表现也以滞育淡色库蚊最强。150天累计存活率三带喙库蚊仅为16.54%,滞育淡色库蚊高达85.98%。当室外水缸中温度较低(0℃左右)情况下,滞育三带喙库蚊在80天内全部死亡,滞育淡色库蚊尚存活69.52%,从而表明淡色库蚊可滞育越冬,三带喙库蚊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20.
淡色库蚊抗性相关基因--NYD-GB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验证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性相关NYD-GBE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糖原分支酶基因5′、3′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GBE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2070bp(GeneBank/NCBIDQ102393),编码68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GBE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和拟暗果蝇(Drosophilapseudoobscura)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82%和72%,与人糖原分支酶的基因同源性次之为60%。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GBE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7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GBE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