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水平及应对方式,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宝鸡地区2家三级综合医院的265名护理人员,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总均分(1.97±0.4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护理人员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82±0.38)分,高于全国护士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14±0.43)分,也低于全国常模;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结论宝鸡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工作压力源水平较高,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缓解三级综合医院的工作压力,鼓励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燕玲 《职业与健康》2015,(22):3070-3072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招聘的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常用的应对方式,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某军队医院招聘的护士进行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调查,发放问卷295人份,有效问卷289人份,有效回收率为97.96%。结果军队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75±0.86)分]、护理专业及工作[(2.65±0.96)分]、患者护理[(2.3±0.73)分]、工作环境及资源[(2.12±0.82)分]、管理及人际关系[(1.94±0.75)分]。工作压力源单项得分位于前2项的是"工作量太大"和"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分别为(3.04±0.85)分和(3.10±0.88)分。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为(1.84±0.47)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为(1.27±0.52)分,低于常模。结论工作量大、工资及福利待遇低是军队医院招聘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关系,为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助产士和60例产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及SCL-90等量表调查,比较2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心理健康状况得分。结果助产士的总压力源得分(2.66±0.70)高于产科护士(1.99±0.57,P<0.05);助产士的情绪疲溃感(28.28±8.60)、工作冷漠感(12.39±5.04)、工作无成就感(35.74±9.81)、消极应对方式(34.72±4.96)均高于产科护士(23.47±7.35、8.56±3.18、28.62±7.45、30.86±4.50,P<0.05),而助产士的积极应对得分(29.57±3.36)则低于产科护士(33.44±4.71,P<0.05);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1.74±0.61)高于产科护士(1.46±0.50,P<0.05);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工作疲溃感总分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性(r=0.687、0.549,P<0.01)。结论助产士与产科护士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差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介入护士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状况,分析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合肥市8家综合医院PCI介入科护士145名,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45名PCI介入护士职业压力源平均总分为(2.46±0.58)分,其中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分配是最主要的职业压力源[(2.87±0.48)分]。PCI介入护士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女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介入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分配、专业护理及工作安排、患者的护理方面、管理与人际关系总分呈负相关(P0.01),与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呈负相关(P0.05)。PCI介入护士积极应对与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分配、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患者的护理方面、管理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0.05),与职业压力源总分呈负相关(P0.01)。PCI介入护士消极应对与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分配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I介入护士多方面的职业压力影响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产科护士的压力源情况,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对福州市某医院135名产科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压力源得分排名前5位的条目依次为经常倒班、病人突然死亡、担心工作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太大和病区拥挤,得分分别为(2.73±1.00)分、(2.66±1.22)分、(2.65±1.03)分、(2.50±1.00)分和(2.42±1.04)分。所有护士得分均在35分以上,且重度压力所占比例最大,为52.59%。不同工作年限调查对象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得分及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调查对象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科室是影响调查对象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产科护士尤其是产房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缓解产科护士压力,除了产科护士本人应以良好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外,护理管理者和医院相关部门也应根据产科护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帮助产科护士缓解压力,提高产科护士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士压力源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我县2家二级医院妇产科共7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包括: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1)妇产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以程度高低排序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2)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职称、工作时间、人事性质的护士压力源总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士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压力源总得分与积极应对及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P<0.05);(4)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护师及以上职称是护士压力保护性因素,而本科及以上学历、消极应对是护士压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多关注年青及高学历护士的心理健康,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应对系统及社会支持系统,从而缓解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阿克苏地区结核病防治院护士的应对方式、压力源和心理弹性的现状,并了解结核病防治院护士压力源、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9月106名阿克苏地区结核防治院护士,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6名阿克苏地区结核病防治院护士应对方式得分为32.62±11.81、压力得分为32.62±11.81、心理弹性得分为57.51±13.93;,阿克苏地区结核防治院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源中患者护理方面呈负相关(r=-0.263,P0.007),管理及人际关方面呈负相关(r=-0.240,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3个维度(乐观、坚韧和力量)均呈正相关(r=0.381、0.459、0.378,均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坚韧性呈正相关(r=0.250,P0.05)。结论医院管理层面应从缓解职业紧张的角度,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心理教育;临床护士应注重运用多途径的社会支持资源,擅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期缓解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弹性,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女护士工作压力源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轻其工作压力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收集北京市东城区1 886名女护士,采用普查的方法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进一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共发出问卷1 886份,收回问卷1 735份,回收率为91.99%。北京市东城区护士压力源5个条目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问题(2.29±0.81)分、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25±0.75)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17±0.69)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11±0.87)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1.87±0.77)分。东城区护士工作压力源子条目得分前五位由高至低依次为: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2.81±0.95)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2.59±1.04)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2.52±0.94)分、工作量太大(2.48±0.96)分、患者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2.47±0.99)分。其中年龄40~岁、本科及以下学历、中级职称、已婚、夜班每周3次以上、护龄≥16年、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 000元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5.23、3.84、9.67、12.01、6.69、7.11,均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和夜班情况是北京市东城区护士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2、6.057,均P0.05)。结论北京市东城区不同人群女护士存在不同的工作压力,其中年龄和夜班情况是护士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护士压力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减压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市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与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相关性。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市6家医院364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和灵活工作实践归因得分。采用单因素比较、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的影响因素。结果ICU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总分为(27.22±2.68)分,工作压力总分为(112.69±12.62)分,工作-家庭冲突总分为(67.28±9.9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工作压力与灵活工作实践归因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工作-家庭冲突与灵活工作实践归因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性别、已婚、子女人数、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均是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的影响因素(β=-0.760、1.153、1.157、-0.824、0.778,P<0.05)。结论ICU护士选择灵活工作实践个人生活归因高于工作归因,而性别、已婚、子女人数、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均是其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的影响因素。ICU护理管理者应从排班模式、心理疏导和工作与家庭联系出发,缓解ICU护士工作压力,为其创造更多的生活时间和更灵活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护士心理弹性水平,探寻护理职业风险对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
方法 对该医院425名护士,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护士人口学特征,用护理职业风险评估问卷评估各科室的护理职业风险,用心理弹性量表调查护士弹性心理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最终有406人完成研究,回收有效率为95.53%。不同科室护理职业风险得分各有不同,ICU得分最高,为(404.67 ±120.23)分,特需门诊得分最低,为(172.43±113.31)分;护理职业风险得分最高的前三项职业危害分别为静脉曲张、倒班危害以及人力资源不足。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平均得分(82.98 ±10.05)分,工作能力维度得分最高,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低。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在某些心理弹性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职业风险得分与护士心理弹性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376~-0.101,P < 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以未婚组为对照,已婚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作用(β=0.090,P < 0.05);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作用(β=-0.032,P < 0.05)。
结论 护士的护理职业风险较高,其心理弹性水平较一般医护人员差。护理职业风险与心理弹性负相关,故应重视护士职业风险管控,鼓励护士获得更多的家庭或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丹 《现代医院》2011,11(11):121-123
目的通过调查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和健康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三个量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得分为(2.26±0.51)分,疲倦综合征得分为(7.54±5.41)分,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58,p<0.01)。结论管理者应该从职业压力源头入手,才能更好地促进急诊护士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对日周性作业疲劳的影响.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的3所三等甲级医院479名病房护士(非孕期、非病假)的睡眠质量及其日周性作业疲劳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使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评定被调查对象1天的疲劳情况;自拟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护士的一般资料.结果 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PSQI总均分为7.31±3.45,PSQI7分的病房护士有200位(41.75%),睡眠总分与学历呈负相关(r=-0.11,P<0.01),学历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呈负相关;睡眠与婚姻、工龄、职称、职务无相关性.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与作业疲劳存在密切的关联:(1)睡眠总分与1天4个时间点的疲劳均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34,0.25,0.33,P值均0.01).(2)睡眠总分与4个时间点疲劳的5个因子有相关性.(3)睡眠的7个因子之间以及4个时间点的疲劳均分之间也呈明显的相关.(4)睡眠质量与作业疲劳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障碍以及催眠药物的使用是导致工作疲劳的重要因素.(5)睡眠质量与延迟下班无相关(r=0.06,P=-0.17).结论 应重视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了解护士的工作疲劳程度,科学地安排工作任务和流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睡眠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劳逸结合,提高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降低工作疲劳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区护士工作压力及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为科学排解工作压力,防范艾滋病病区护士心理亚健康、提高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护士一般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湖南省5所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中在艾滋病病区工作的1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病区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高等水平(89.43±11.81)分,护士总体幸福感(59.79±5.12)为中等偏下水平,艾滋病病区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艾滋病病区护士工作压力偏大、而主观幸福感偏低,应建立完善的护士支持系统,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稳定护理队伍,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SCL-90症状自评表对某院2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表中5个维度的平均分依次为2.40±0.60,2.47±0.78,2.27土0.79,2.26士0.58和1.73±0.57;SCL-90症状自评量表90项总分大于等于160分的45人,占17.5%;筛选症状阳性的89人,占3,1.6%;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的偏回归系数β=-1.019,Wald=8.777,P〈0.01,OR=0.361。结论:某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造成的压力较大;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的均分对SCL-90症状阳性有预测作用,在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维度压力大的护士更有可能出现SCL-90症状阳性。  相似文献   

18.
周锦  宗庆辉  卫青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608-1609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相关措施的执行情况,为在临床施行DVT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科患者30例,根据Autar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其进行风险评分;自行设计“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实施床边观察表”,通过现场观察,记录护士对患者护理过程中DVT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考查Autar风险评分结果与护理人员预防措施执行情况的相关程度。结果骨科患者30例,Autar风险评估平均分15.17±2.71,护理人员预防DVT执行情况平均分12.53±3.06,两者基本无相关性(r=0.19,P=0.33)。结论骨科患者DVT风险得分普遍较高,护理尚未常规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分,未能依据DVT评分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对患者DVT的预防主要是经验性,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