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肥胖症是全球的高发病之一,可引起高血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并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腹腔镜可调节捆扎带胃减容术(LAG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减重手术,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减肥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围术期个体化护理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诊的100例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个体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生活质量(98.75±10.28)分、平均减重(13.62±1.84)kg、满意率98.00%、并发症发生率12.00%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围术期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护理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BMI选择32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减肥效果良好,各项指标稳定。结论应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重度肥胖症效果明显,具有安全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病态肥胖患者数量不断增长, 而腹腔镜下胃减容术则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与此同时, 由病态肥胖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 给术中麻醉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本研究就巴彦淖尔市医院1例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的麻醉经验进行报道, 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行穿孔修补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胃十二肠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取开腹胃十二肠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并对腹腔镜胃十二尺肠穿孔修补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普通开腹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均痊愈。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好、创伤小,恰当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总结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标准术式有4种: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手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handing,LAGB).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能使重度肥胖获得长期且稳定减重的方法,同时可达到长期缓解糖尿病的目标。国内减重手术起步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LAGB)是一种通过限制摄入以达到减重目的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所有减重手术中创伤最小、最安全、最简单的减重术式[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23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术前访视准备,术中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4 h,术中出血平均180 mL,术后安返病房,无并发症,术后5 d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充分护理准备和护理配合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李大成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75-3576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治疗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120例,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溃疡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分值、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同时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术相比,腹腔镜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治疗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7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73-307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胃转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患者,术前行护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严格监测并控制血糖,指导合理膳食;术后注意观察病情、监测和控制血糖,加强胃管护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注重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1个月按糖尿病诊断标准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提示糖尿病病情好转;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均未出现新的糖尿病并发症.结论:对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成功率为100.00%,无死亡情况(死亡率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患者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P〈0.05,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对其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进行治疗时,给予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其心理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且可获得满意疗效及较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焦虑心理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82例患者中存在焦虑17例(20.7%),其中男6例(35.3%),女11例(64.7%),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的发生与病程、合并症、饮食、治疗、对疾病的认知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心理状况相对较差,多存在着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平时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除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关怀,以全面提高其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对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治疗经验。方法23例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行穿孔修补术。结果手术治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急性高龄患者的治疗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可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术中术后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后,30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为6~20 d,平均(10.5±4.3)d,平均住院时间为(19.2±5.7)d.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TLC 、RV、PaO2及PaCO2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良好,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航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85-18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6例胸外科收治的严重肺气肿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经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个月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VC%以及FVC1.0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手术时间65~240min,平均120min,使用呼吸机时间为5~48h,平均16.3h,术后住院时间20~90d,平均39.5d,术后3个月死亡1例,严重肺心病4例,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21例。结论胸腔镜微创下实施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近期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将7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行穿孔修补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仅为(13.4±1.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1.7)ml;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体温异常率仅为7.8%,与对照组(88.0%)相比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较传统开腹修补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单纯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采取护理配合,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征  刘炼  姜孝新 《肿瘤药学》2014,(6):430-435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或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以了解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失血少,麻醉次数少,排气时间早且住院时间短。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S和DFS无显著组间差异。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理T、N分期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首都医药》2012,(3):8-8
本刊讯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成功为一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进行了微创——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LVR)治疗,术后,患者精神很好,生活可以自理。此为北京大学首例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而且是目前国内治疗效果最好的一例。患者于先生来自天津,今年50多岁,有20年重度吸烟史。近四年,他因间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入住该院呼吸内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