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医古典文献学既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也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中医古典文献学也是中医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医文献学中以古典中医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古典文献学方法,如目录、版本、校勘及训诂、文字、音韵等为工具,进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研究,并探索研究其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利用方法的学科。从研究领域看,中医古典文献学应包括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中医古典文献学史、古典中医学术和中医古典文献整理等方面。中医古典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指其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等。中医古典文献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文献学是对中医文献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中医文献研究应突破仅系整理古籍的框框,立足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推陈出新。为此,在研究的广度上,应古、今中医文献并重;在研究的深度上,必须努力揭示中医文献的学术精髓,并发挥理论思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以促进中医学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医史文献是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史、中医文献、中医文化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等。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属各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医史文献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登堂入室之功。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以下或简称“医史文献专业”)兼顾中医基础研究、医史文献整理与临床实践,是中医学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之一,是传统中医教育的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4.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有课程分化、机构整合、学科系统三个方面机遇: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从课程整合到机构整合,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交叉复合发展到中医医史文献课程分化重组,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方位协作系统的形成,多学科知识系统的形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与临床医学交融系统的形成.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更新到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知识形态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医文献研究的价值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中医临床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文献研究,并介绍了开展中医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超尘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乾嘉学派传人,投身于中医文献的相关研究数十年,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著书立说、诲人不倦,推进了中医文献在训诂、音韵,语言文字学等领域的发展,填补了诸多学术空白,从枯燥孤独的学术研究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治学之路.  相似文献   

7.
郜峦  陆翔 《中医教育》2012,31(5):83-84
1中医文献学教学现状 中医文献学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中医文献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指导学生如何从浩瀚的中医药文献中甄别、选择和阅读中医药文献,从古今中医药文献中发掘宝藏,汲取营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选择、开发、利用文献的能力[1].我校是较早在本科生中开设中医文献学课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目前,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中医专业所有学生中开设,共计27学时.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文献学基础知识,了解了各类中医文献的源流,丰富了知识储备,开阔了学术视野,因此总体而言达到了课程开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钱超尘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乾嘉学派传人,投身于中医文献的相关研究数十年,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著书立说、诲人不倦,推进了中医文献在训诂、音韵、语言文字学等领域的发展,填补了诸多学术空白,从枯燥孤独的学术研究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治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焦振廉 《陕西中医》2007,28(6):761-761
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文献及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现,并影响着中医发展的方向。关于中医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1外形与精神外形是中医文献的外在形式,精神是中医文献的思想内核。中医文献的研究一般要从外在形式入手,如版式、装帧、牌记、  相似文献   

10.
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涵特点、外延特点与体系特点决定了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特点。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信息化主要是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体系化、检索化和即时化,这标志着中医药信息研究将进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一、中医古籍的范围中医古籍即中医古代文献,它是中医文献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1911年以前用文言文写成的中医药图书文献。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非中医专著古籍中的有关中医药资料,应不应该纳入中医古籍范畴进行研究?二是与中医密切相关的一些古籍应不应该纳入中医古籍范畴进行研究?对第一个问题,当代中医药文献专家马继兴教授其实已经作了回答。他在《中医文献学》一著中列举了一些非医书中的医学资料,如《金石萃编》一书中的《龙门药方》收集有不少宝贵的临床资料。并说:“非医书中的医学资料也是我们在从事研究中医文献和…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献信息学课程建设目标和教育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文献信息学课程整合了中医文献学、文献检索、文献信息管理和中医文献信息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中医文献信息学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会有效获取和管理中医文献信息,并创造性利用中医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建国以来中医五行学说文献据库,既可在学术上弘扬祖国医学的核心理论精华,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又可使文献数据系统、完整、规范,大大提高文献的查全、查准、分类、比较率。为中西医各科医生和从事教学或科研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检索手段,实现中医五行学说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源充分共享,使中医精华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内涵特点与体系特点,并结合国家1999-2015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纲要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出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特别提出中医医史文献“信息六化”和“智能六化”急待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医文献是中医学术的载体,中医文献学在中医学术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中医其他学科的基础,是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关键;中医文献学的首要任务是指引利用中医文献的门径,它可以启迪科学研究思路、帮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方法、深入研读专业资料、充实和丰富学术底蕴,因此中医文献学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古籍文献学>是全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张灿玾教授集20余年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之心得撰著而成.笔者系统地学习了该书,发现该书涉及的中医文献时间跨度广,资料丰富,小到查寻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大到治学方法,均可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中医妇科文献内容,主要见于一些妇科专著、论文及综合性医籍中.笔者在编写<中医文献学·民国至现代的中医妇科文献>中,经查考大量资料后,初步统计:近百年中医妇科著作有240余部,其中民国时期(1912~1949年)60余部,现代(截至1999年)约180余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约4000余篇(包括中西医结合).本着从理论价值和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笔者对近百年中医妇科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研究,但难免有不足这处,恳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 利用VOSviewer、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知网、万方数据库所收载的中医医史文献学硕博论文的年载量、高校发文量、导师指导模式、研究生教育经历分析、高被引文章、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变、具体研究方向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二十年,本学科经历上升期、爆发期、波折期。各高校师资力量有一定差距,跨校合作培养较弱,疾病史是本学科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在延续传统文献的基础上,未来将更多地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倾斜。结论 本学科研究目前有饱和趋势,应加强本学科的培养力度,进行跨高校、高校-医院培养,增强本学科的外延性、深度性,以适应当今中医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开设中医古籍文献学的目的意义,即中医临床和中医古籍文献研究工作以及中医学术继承发展的需要进行了阐述,对中医古籍文献学与中医文献检索利用,医古文三门课程不同的学科属性作了简要的辨析,从而提出了中医院校应上级开设中医古籍文献学的设想,也回全了中医界关于中医文献检索利用和医古文可以取代中医古籍文献学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医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运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分析<内经>所包含的多层次结构,辨识经文中存在的各种讹误,有利于对经文作出合理的训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