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补充谷氨酰胺 (Gln)对脑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前体的影响 ,为延缓或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探索新的营养途径。方法 :大鼠补充不同剂量Gln 2 0天后进行力竭性跑台运动 ,观察血清、脑组织游离色氨酸 (F -Trp)、游离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比值 (F -Trp/BCAA)和脑 5 -羟色胺(5 -HT)含量的变化以及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 :大鼠力竭性跑台运动后 ,各组血清Gln无显著差异 ;补充大剂量Gln组血清和脑F -Trp/BCA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脑 5 -HT含量显著低于各组 ,血糖则明显高于各组 ;补充小剂量Gln组也出现脑F -Trp/BCAA比值显著低于各组的现象。结论 :补充Gln有助于维持运动中血清Gln水平的稳定 ;能有效地减少脑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前体的生成 ,对长时间运动时中枢机能改善有积极作用 ,并以补充大剂量Gln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心理疲劳相关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相关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射击、射箭队37名健将级运动员(男19名,女18名)进行追踪性实验测试、访谈、现场观察等综合性实证研究;对125名不同项目国家队健将以上级运动员(男55名、女7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运动员出现轻度负性情绪状态的约占13%,中度负性情绪状态8%左右;达轻度中枢疲劳状态的运动员占30%左右,达中度中枢疲劳状态的15%左右;达轻度心理耗竭程度的不足2%;(2)POMS总分TMD与ABQ问卷中的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维度、负评价维度无明显相关,脑电的疲劳指数与情绪得分、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负评价各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疲劳指数与主要的躯体行为症状以及训练欲望有较高相关;(3)运动性心理疲劳相关指标体系包括中枢疲劳、中枢认知加工能力下降、躯体行为症状、负性情绪、动机水平下降、负评价与成就感降低维度。结果提示:不同维度间关系较为复杂且不稳定,存在平行、相互影响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划船运动员血液某些氨基酸浓度及血小板5-HT2A受体与螺环哌丁苯结合的影响,为运动员疲劳控制及合理营养补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男子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BCAA组及BCAA CHO组,补剂的同时进行2周大运动量训练,2周后的1次急性运动前后,采用放射标记受体测定技术,测定各组运动员血小板5-HT2A受体与[3H]Spiperone(螺环哌丁苯)结合的最大结合容量、平衡解离常数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液BCAA、游离色氨酸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1)血浆中几种氨基酸浓度的变化:男子划船运动员2周大运动量训练后的1次急性运动前,各组安静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BCAA组及BCAA CHO组BCAA值与运动前相比显著提高.BCAA组和BCAA CHO组运动员运动后血液丙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BCAA及BCAA CHO组1次急性运动后即刻,fTrp/BCAA比值与运动前相比均显著降低.(2)血小板5-HT2A受体与[3H]Spiperone(螺环哌丁苯)结合的最大结合容量及平衡解离常数的变化:男子划船运动员2周大运动量训练后的1次急性运动后,安慰剂组较BCAA组和BCAA CHO组最大结合容量下降更显著(P<0.05);BCAA组及BCAA CHO组的平衡解离常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2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补充BCAA或BCAA CHO对改善血液BCAA含量、fTrp/BCAA比率等某些外周以及中枢疲劳指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血液指标的研究,观察高原训练对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探讨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3名优秀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8周高原训练,训练周期包括高原前(100 m)准备期7天、高原(1890 m)训练期24天和高原后(100 m)调整期25天。在不同阶段的清晨采集安静血样。全血用于测试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用于测试睾酮(s T)、皮质醇(s C)、肌酸激酶(s CK)和尿素(s UREA)。结果:与高原前第7天相比,RBC和HGB在高原第2、14和21天均明显升高(P<0.01,P<0.01);HCT在高原第2、7、14和21天均显著升高(P<0.01);s CK在高原第2、7、14和21天以及高原后第11和18天均显著升高(P<0.01);s UREA在高原第7天以及高原后第4、11、18和25天均显著升高(P<0.01)。与初入高原第2天相比,s T在高原第14天以及高原后第11和25天显著降低(P<0.01);s T/s C在高原后第11和25天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原训练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造血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应激反应较大,身体机能恢复较慢,并伴有疲劳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对优秀龙舟运动员尿液代谢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尿常规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监控。方法:于集训期间及比赛前后连续5次收集运动员晨尿,采用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尿常规检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与安静时相比,男、女运动员尿液p H值、尿蛋白(PRO)和红细胞(BLD)阳性检出率分别在训练期和比赛后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特别是集训1周和集训2周时。(2)与安静时相比,男运动员在不同训练期和比赛后尿液中乳酸、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二甲胺和柠檬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而苯乙酰甘氨酸则明显下降(P<0.05);女运动员尿液中牛磺酸含量显著增加,苯乙酰甘氨酸同样显著下降(P<0.05)。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指标主要在集训1周、比赛次日和恢复1周时变化明显。不同性别运动员尿液共有7种代谢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龙舟运动能够引起运动员机体内与糖、氨基酸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发生显著改变,运用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实现对运动员无损伤的训练监控可行。(2)不同性别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信息存在差异,可能由于训练负荷安排和运动员机能状态不同所致。(3)龙舟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信息比尿常规信息能更加敏感和全面地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对运动性疲劳和过度训练的监控和早期诊断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运动对睾酮及其代谢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在运动员训练,还是普通人实验室的模拟训练中,都能观察到运动引起血睾酮水平的波动。研究表明,运动员血睾酮水平是反映其内分泌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与运动能力、肌肉力量、疲劳消除等有一定的关系[1,2],因此血睾酮值是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测的常用指标,运动引起血睾酮变化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运动影响睾酮代谢的主要环节目前关于运动对睾酮及其代谢环节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展开,见图1。图1运动对睾酮及其代谢各环节的影响1.1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正常生理状态下,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是调控睾酮合成的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测定了 8名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不同强度训练期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是反映古典式摔跤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 ;血清CK能比较灵敏地反映摔跤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 ,且受干扰因素相对较少 ;血清睾酮、皮质醇和T/C比值能较好地评价运动员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8.
游泳运动员比赛期间的血清睾酮与血清皮质醇比值 (T/C)和无氧阈速率 (VAT)发生变化 ,其变化形式表现为 :首先 ,在比赛后VAT值的下降与上升以及T/C值的下降在时间和程度上不一致 ;其次 ,赛后男女游泳运动员T/C值的下降在时间和程度上不一致。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后 3周仍然存在明显的疲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低温全身冷冻治疗促恢复技术对机体疲劳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某部队16名战士为实验对象,按照身体基本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超低温恢复组和对照组,在大强度集训中期,超低温恢复组利用全身冷冻治疗促恢复技术进行为期2周的身体机能促恢复,对照组自然恢复。实验期间采集2次血样:第1周的周一及第2周的周五,分别作为基础值和多次干预后的值。测试指标包括:(1)自我感觉指标:睡眠质量评分;(2)内分泌相关指标:血清睾酮(T)、血清皮质醇(C)、血清睾酮与皮质醇比值(T/C);(3)训练负荷及组织损伤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实验所得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对采集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基础值比较,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睾酮水平增加8.51%,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该指标显著降低(P<0.01),超低温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基础值比较,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对照组皮质醇水平均有增加,其中对照组变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超低温恢复组变化不显著;超低温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基础值比较,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对照组T/C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低温恢复组无显著性变化;超低温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基础值相比,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多次干预后CK水平极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增加22.20%,无显著性变化;超低温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基础值比较,实验后超低温恢复组BUN水平极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增加但无显著性;超低温恢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低温全身冷冻治疗技术在改善运动员睡眠质量、加快机体恢复、减轻肌肉组织损伤、缓解疲劳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重应激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多重应激刺激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为筛选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药物提供工作平台.方法:SD大鼠应用束缚加跑台、悬吊加游泳和束缚加游泳等不同组合应激.给以人参水煎剂观察药物反应.结果:3个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明显降低;悬吊游泳组和束缚游泳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降低73.7%和56.5%(P<0.05),皮质醇水平升高51.6%和52.9%(P<0.05),睾酮/皮质醇(T/C)比值分别下降87.7%和78.7%(P<0.05).人参能够明显改善动物各系统的功能状态.结论:悬吊或束缚加游泳多重应激的动物表现出与人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症状相似的症状,实验组大鼠灌服人参后症状有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