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肌胞(聚I:C)是单链的聚I和聚C在一定条件下按硷基配对原理形成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均聚物。它是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双链是这类多聚核苷酸作为诱导剂的必要条件之一。单链的聚I和聚C并无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聚I:C除具有高效的干扰素诱生能力外,还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抗某些肿瘤的作用,而且能加强吞噬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国产聚肌胞小剂量肌注诱导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和携带者血清干扰素的试验研究,共59例,分两组在不同地区进行,均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干扰素:1组29例,用药前、后血清干扰素滴度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国产聚肌胞可明显地诱导出慢乙肝患者血清干扰素;另1组30例,诱生干扰素的阳性率为53%,作者认为小剂量聚肌胞亦能诱导出干扰素。  相似文献   

3.
聚肌胞为人工合成的双链核酸,是聚肌苷酸:聚胞苷酸复合物的简称(Polyinosinic acid Polytidilic acid-Poly I:C-PIC)。1967年Field等发现PIC是高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我们自1970年开始至1978年  相似文献   

4.
聚肌胞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观察江丹林(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丹阳市212300)聚肌胞为干扰素诱生剂,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我院于1994年10月~1996年4月使用聚肌胞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6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材我院儿科1994年1...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聚肌胞(POLYIC)是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生剂。为了探讨POLYI:C对EHF的疗效,我院于1985年6~9月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任务,用双盲法将POLYI:C对20例EHF早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7年Field发现聚肌胞Poly Ⅰ:C(简称PIC)是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曾受到很大重视,各种实验研究非常活跃;但国外采用1mg/kg左右的剂量在人和动物均表现有明显毒性,以及在人体使用时,由于血清核苷酸酶的破坏,干扰素诱生能力明显降低,所以临床的试验报告不多,至今没有作为药品投入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聚肌胞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林 《江苏医药》1992,18(5):282-283
聚肌胞(Poly I:C)为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的共聚物,药理研究和临床工作证实,聚肌胞既是高效的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又是免疫调节剂,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刺激吞噬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翠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83-3684
目的:研究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108耳外耳道乳头状瘤局部注射干扰素加聚肌胞后的临床效果。结果:96例108耳用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2~4次后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及恶变。结论: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水痘是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多采用抗菌药及对症治疗,疗效往往欠佳。近年文献报道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水痘疗效较好,观介绍如下。1聚肌胞聚肌胞为高效干扰素诱生剂,能发挥类似干扰素的作用,使细胞的抗病毒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具有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刺激和促进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付大华等[1]给予52例水痘患儿肌注聚肌胞2mg,热退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对照组38例给予抗生素或复方新诺明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0.89±0.56天,无新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干扰素在体内的抗病毒作用,作者以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先处理局部皮肤以防止种痘病损。采用聚I:C诱生的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干扰素,用超诱生法以增  相似文献   

11.
聚肌胞(Polyinosinic Acid: Polycytididyeic Acid, Polylic)住射液为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组成双股核糖核酸(RNA)的灭菌水溶液。聚肌胞不仅有诱导干扰素的作用,而且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加强吞噬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上主要作为广谱抗病毒药和试用于某些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12.
薛冬 《华西药学杂志》2001,16(2):141-141,143
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与小剂量α-干扰素联合较大剂量聚肌胞治疗62例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聚肌胞为高效内源性干扰素诱导剂,注射后2~12小时就能使人体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干扰素,可恢复被抑制了的免疫功能,发挥类似干扰素的作用,使细胞抗病毒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刺激和促进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故在临床被广泛使用。本文就聚肌胞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作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4.
聚肌胞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肌胞(Poly I:C)为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抑制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其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单疱性角膜炎 苗在前,田士忠用聚肌胞注射液配成滴眼剂点眼治疗36例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结果:痊愈2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方法:用聚肌胞注射液配成0.2‰的滴眼剂点眼,4次/d~6次/d,第1周加用0.1%地塞米松眼水,点眼3次/d,辅以维生素B_2、维生素C口服。聚肌胞联合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愈率68.2%(30/44),有效率84.2%,效果良好。方爱武,戴旭应用聚肌胞联合利巴韦林结膜下注射,治愈率92.0%(46/50)。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儿月20~22日,广东省科委在广东新会县召开了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PIC)技术鉴定会。196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824任务组(现生物物理所二室)开始了聚肌胞的研究工作,先  相似文献   

16.
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细辛、苍耳子对小鼠干扰素诱生的影响,以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辛组和苍耳子组.苍耳子与细辛浓度均为1g/ml,前者为0.4g/只小鼠.后者为 0.1g/只小鼠.用新城疫病毒(NDV)诱生α干扰素.用Con A诱生γ干扰素.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干扰素,以Log干扰素滴度的几何平均数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辛组和苍耳子组对α或γ干扰素的诱生显示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细辛及苍耳子均有明显抑制NDV和Con 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一些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易患该病。近年来,病毒性感染皮肤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常规用抗病毒药物病毒灵、病毒唑、聚肌胞疗效差,而干扰素、泛昔洛韦又因价格较贵不能广泛应用。笔者所在皮防所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给予高锰酸钾液外用,加肌肉注射聚肌胞、内服维生素类及解热镇痛药物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左丽  李永念 《贵州医药》1997,21(1):11-12
本文报导古尼拟青霉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有效成分的研究,以VSV为攻击病毒,Hep-细胞为测定细胞。结果显示,古尼拟青霉多糖诱生及促诱生干扰素能力较菌丝体提取液增加4-8倍,且两者诱生动态曲线相似。提示多糖是古尼拟青耆诱生干扰素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聚肌胞致黄疸1例江勇,陈绍勇(江西省共青城医院,德安330401)关键词多聚肌甙酸-胞苷酸类;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聚肌胞(PolyI-C)是一种合成的双链RNA,具有高效诱导干扰素能力,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为目前治疗肝炎的可取药物[1]。该药用于临床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病毒性感染皮肤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抗病毒药物病毒灵、病毒唑、聚肌胞疗效较差,阿昔洛韦、干扰素又因价格昂贵不能广泛应用.因而临床上选择治疗病毒性感染皮肤病的药物受到限制.最近,我们用高浓度高锰酸钾(PP)液外用,加肌注聚肌胞,内服维生素类、解热镇痛药治疗带状态疱疹.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